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的全球化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语境,特别是面对当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城市社会的变迁,以及面对大城市的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如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大城市如何从传统的空间与旧有发展模式中走出来,形成中国式"城市文化自觉"的空间体系,这既是一个城市化发展模式问题,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值赋权法评价皖江城市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皖江城市新型城镇化的优点与缺点,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皖江城市带城市发展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皖江城市带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构建新型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对2000-2013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类型划分进行了初步定量探讨。结果表明:2000-2013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局部上新型城镇化以"芜-马-铜"为核心圈层,呈现向外围减弱分布态势;2000-2013年新型城镇化4个维度指标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高值主要分布在芜湖、马鞍山的县(市),而生态城镇化高值主要分布在黄山、池州的县(市);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上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Ⅰ高值区、Ⅱ较高区、Ⅲ中值区、Ⅳ低值区,并针对4种类型区提出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总体思路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小城镇城镇化与多维度的制度和社会变迁直接相关,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放宽土地流转管制,推进市町村合并、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等政策和法律手段,多维度的社会和制度转型也因此而构成了日本小城镇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与城市不同,小城镇通常直接脱胎于传统农业和农村社区,其城镇化必然包含着一些特定的作用机制和演进过程。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以"三化互动"为动力机制,以"三区建设"为平台,推动了镇域城镇化的创新发展,较好地把握和诠释了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基于对小城镇城镇化的基本认识,对孔村镇的城镇化进程展开分析,并对产业转型带动城镇化进程的一般机制做出解析。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在中国城镇结构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小城镇虽然经历了30年的发展,但在社会角色上还依然面临着许多角色困境。从社会发展的理念看,新型城镇化只有将民众的共同福祉作为最终目标,形成国家、市场和城镇社区多方参与的动力整合机制,推动传统城镇向社会发展型社区共同体转变,城镇才能跳出发展的角色困境,走上科学的社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刘伟 《生态文化》2013,(2):F0003-F0003
枣庄这座因煤而兴、因煤而发展的老工业基地,在推动新中国工业发展中功勋卓著。随着资源逐步枯竭,产业发展遭遇阻遏,枣庄魅力渐失。如何重现枣庄魅力?产业转型,生态立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枣庄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平台,推动煤城绿色转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启幸福秀美新枣庄建设。国家批准的华东唯一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枣  相似文献   

8.
中心城市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我国数量最多的区域中心城市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这类中心城市的发展将是新常态下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将更多地体现为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像湖南常德这类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的大力推进,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非常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城镇化的成果不应只停留在数字上,城市建设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注重居民的体验和感受。以湖北省赤壁市一个街区公共空间的变化历程为切入点,论述了小城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独自的观点和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两方面,给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质量、实施程度和实施效果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文章还就试点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了初步评价与诊断。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学习《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研判云南省情为出发点,有效识别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特色内涵同质、转移人口梗阻、养老服务断层、名城名镇失真、新城旧城失重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国家战略部署要求和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研究认为: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在发展内涵特色化、转移人口市民化、养老服务体系化、村落保护传统化、名城名镇精品化、生态保护红线化、新城旧城有机化、城市规模标准化等路径方面重点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城市用地分类体系和政绩考核标准的双重作用下,创意园区是中国城市当下创意产业的主要形式。园区模式所具有的明确而封闭的边界、自上而下的管理运营方式和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标准,使其对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受到局限。通过梳理传统城镇化下中国创意园区发展现状,通过简化模型分析,发现创意产业"园区模式"的结构性缺陷:"园区"与"社区"的分离无法满足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对于构建和发展创意城市体系的要求。探索性地提出以社区为底板,以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导向,"政府-居民-企业"三者协同的创意产业"社区模式",并对其运作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从人本性、协同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等子系统层选取24个评价指标,构建起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熵权法对中国3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子系统层中协同性对新型城镇化影响作用最大,人本性其次,可持续性再次,包容性最小;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不均衡,其中协同性差异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围绕新型城镇化和户籍限制逐渐放开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工融入中小城市这一课题,对以往较少被总结的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进行总结,认为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和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户籍改革、就业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四个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国家将逐渐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以本地城镇化为方向,提升中小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农民工人力资本,建设社区式产业园区,这一切将是促进农民工融入中小城市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产城融合"是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城重要实现途径。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阐释产城融合内涵,并且从两者的辩证关系角度来思考解析产城融合的发展规律,产业集聚促进城市空间的变异,城市的发展又给产业注入新的动力,在分析现实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产城融合实现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路径,又是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动力系统,更是参与城镇建设、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工具。以成都市新都区为例,在分析财政政策创新支持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并对资金需求预测进行研究,对财政政策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其中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具体模式选择成为一道难题,争论较为激烈的两大观点为“就地城镇化”与“异地集聚发展”。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为实证,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投资公司+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村民”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为实证,分析了“异地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对“人往哪里去”这一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城乡统筹”的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区域在共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切忌搞一样化、齐步走,而应有自身特色,并作出符合本区域实际的路径选择,以科学的态度实施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推进。不同区域的新型城镇化有六大共同的新标志,而这些共同标志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形成新型城镇化鲜明的区域特色。对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的这种区域性特色,归根结底来自于各自发展的特定阶段性。江苏苏南、苏北是全国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缩影,各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仅内涵着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特色,还由此进一步决定了其差异性路径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差别化推进。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大转型、大发展背景下,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支持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实现现代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有效、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景。基于智慧城市内涵分析与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路线图与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年轻人搬入城市导致农村空心化,愿意传承非遗的农村年轻人则缺少资助,而许多城市又缺少传承和展示非遗的场所。以国家此轮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城市管理者应把非遗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建设中,利用古建筑场所展示非遗,在城区中保留和修建非遗传承场所、城市标识,完善非遗产业园区内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非遗为核心,规划设计特色风情小镇,让非遗传承者参与城市建设,弘扬非遗,推动非遗在城市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