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问题驱动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推进过程中,课程改革已经成为试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的关键.我们结合<现代教育思想>课程教学实践,对课程教学的各要素重新进行设计,以结构化教学为框架,问题驱动教学为基础,将知识教学和能力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对课程教学改革有所促动.  相似文献   

2.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是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需求,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工作室为途径,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一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文章就"工作室"制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内涵、"工作室"制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及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依托产学结合的校内实训平台实施"项目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我校尝试以校内产学结合的实训平台为依托,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部分核心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项目教学"的实施1.依托产学结合的校内实训平台设计"项目教学"  相似文献   

4.
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高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为出发点,以推动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发展为切入点,以培养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依品行树人,靠技能立业"为宗旨,通过对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阐述了"模拟导游"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旅游企业需求、导游岗位任务、项目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设计了课程基本思路,特别注重课程"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景演练"教学方法的设计,对促进课程改革有着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背景,以"强化基础,注重实践,突出创新"的课程建设为特色,围绕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网络资源建设、双语教学、虚拟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国际化等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构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建设新体系.探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模式,努力实现以课程内涵促进教学效果,以课程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以课程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吴佳 《教书育人》2022,(4):95-96
项目体验式教学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规划实践项目对接,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分组合作完成规划实践项目,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出发,有利于推动以新工科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教学中,规划实践项目能够有效地转化成项目体验式教学模式中的"项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规划评审的真实情境进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数据库技术及网络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长、自主学习为宽、项目开发为高的"三维立体"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将信息化教学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法相结合,并将其应用在课程教学中,使两者优势互补,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以"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课程为例,对信息化教学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从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课程考核、教学成效等方面给出实践效果,为基于信息化教学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毕业设计为项目的"软件工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软件工程"课程现状的分析,文章提出将毕业设计作为项目引入到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将CDIO理念应用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经过实践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VSO教师的教学风格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教学特点基本相同。他们的教学形象生动,教法灵活多变,教材丰富多彩,课堂效果颇佳,深受学生欢迎,因此我们外语教师应借鉴他们的经验,改变教学观念、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2.
论作为教学精神的教学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对话不单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关系和教学认知方式,而是一种教学精神。其典型特征是共享智识、促进理解和创生意义。其表现形态有三:教学主体与课程文本的对话、教学主体与教学主体的对话以及教学主体的自我对话。  相似文献   

13.
绪论课的地位作用与讲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安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92-93,105
论述了绪论课的地位、作用与讲授策略,指出绪论课的教学目的。强调绪论课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基本问题,概述了机电系统动力学绪论课的教学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坚持“人文为魂”与“能力为本”,使人文属性和学生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首先要确立课堂改革、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都以“人文”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课堂改革而言,课程的整合要以“人文”为中心,选择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内容;以人文方法论为基础,整合多元教育教学手段和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立足多元或多样的方法,就是坚持了“人文为魂”。坚持“人文为魂”必然强调“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改是一个世纪性话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质,关键在于搞活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汉语的规律、汉语学习的规律及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的原则。只有清楚地认识其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会计教育方面教学目标明确,以学生参与为主,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注重案例教学和论文写作,会计教学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借鉴这三个国家会计教育模式,我国会计教育改革要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会计教育目标及课程设置,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教学理念,增加课堂讨论、改变作业形式,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加强高校的会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法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律实务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应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体位,加强培养实务型人才。必须把实践教学作为能力培养的主战场,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实务能力培养体系,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制,构建适应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9.
教学本质特殊交往说论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角度去分析 ,教学即特殊的社会交往。教学交往在目的、主体、媒介、机制和方式等方面区别于一般交往。在教学交往中存在两种关系结构 ,其主要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特殊交往说对认识教学本质、建构主体性教育、增强交往有效性、选择教学内容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师资教育杂志》2012,38(1):49-52
A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attitudes toward small‐group teaching (SGT) was administered to 442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26 randomly selected schools in Israel. Data was collected on teachers’ prior experience with SGT, their knowledg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pproach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colleagues’ support for the use of innovative teaching techniques. Teachers expressed somewhat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SGT on a scale dealing with teacher control of the class, but they were distinctly positive on a scale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SGT for presenting subject matter, and most positive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SGT on pupil development. Teachers experienced with SGT were more positive on 2 out of 3 attitude scales than were those with no experience. Data from measures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SGT characteristics, their perception of colleagual support for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prior experience with SGT accounted for 30 per cent of the variance (canonical R = 0.55) in their responses to the three attitude scales. Finding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 model of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