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促进教学工作,更为繁荣发展武术文化起到推动作用。遵循武术文化发展规律,注重思想环境和运动环境的创造,确立武术文化观念,增添武术文化情愫,浓厚武术文化氛围,推动高校武术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在促进体育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同时,更为中华武术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武术演武的形成与架构角度,将武术套路演武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文化进行阐释与说明,并进一步构建武术套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原理.主要结论:武术套路是中国审美文化主导下的武术格斗思想与格斗技术的结晶体,是以人体攻防本能为基础升华形成的一种身体运动审美文化,是体现尚武距离美的艺术;在武术套路演武中,招法与劲道是演武文化的灵魂,“拳势”特点体现演武文化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理论入手,以武术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武术发展的涵义和特征,从历史观、整体观、发展观探讨武术发展的战略原则.武术发展是正向的武术运动演变,是一个从古至今向未来延伸的武术运动成长过程.武术发展包括武术作为发展主体的自身发展,以及武术发展所形成的武术文化状态及其演进.武术发展具有社会必然性、历史进步性、需求目的性与内容多元性,武术发展是人的发展.武术发展战略原则需要遵循全局整体观原则、争取和保持主动权原则、目标与手段互动协调原则、间接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4.
武术文化与高校武术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借人体运动方式所表现出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寓中国文化、哲学为一体,集儒、道、佛三教诸多内涵为一身,是中国历代名人志士历练自我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有利于良好品行的形成,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但学武之道绝非是单纯的模仿,亦非知识的简单积累与混合。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武术教学必须坚持武术文化教学以达到武术为人才终身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展理念--身体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运动是一种隐含传统文化的身体文化形式,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实质是不同身体文化的互动;运用“临界正态分布方法”对武术运动发展理论假设的探讨,为审视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提出武术运动国际发展新理念,即互动和谐区(非偏离)的稳定和偏离区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后奥运时代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与传统人性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奥运时代的来临,给武术运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后奥运时代体育运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剖析我国武术运动的本质特点及发展瓶颈;结合中国传统人性文化谈武术运动发展,提出后奥运时代充分继承和发掘武术运动的人性文化内涵是武术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与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从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含义、价值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剖析当前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现状,探索我国高校校园武术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旨在弘扬中华武术,推动我国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传播进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高校校园武术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剖析,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武术文化形成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如何培育和正确引导这一文化现象,以期促进高校校园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系统辩证思维方法,从文化学、本体论哲学和价值论哲学的多学科视角,审视和思索武术的发展.研究认为:1)武术是一种"文化载体",本质上是一种有着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运动.2)武术价值作为价值主体的人与价值客体的武术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武术价值是多元化与多样性的,主体对武术的需要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该考虑武术价值主体具体条件下的需要,从价值主体的尺度,挖掘和发展武术自身属性的某一方面去满足具体主体的需要,从而使得武术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瑰宝,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继承和传播武术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高校是武术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武术修为,从而影响武术文化和运动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因此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学效果,对于武术运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多年教学体验,从体育教学体制、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影响武术选项课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和训练用仪器器材的研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实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训练器材与训练理论和方法;训练、测试与诊断、评定;工程技术知识与体育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组织形式呆板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评价体系标准规则化,定量化,使学生对掌握田径运动的实用性、健身性产生怀疑。思想认识与资源开发不足,使田径课教学失去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社会科学知识对体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和自然科学技术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 :“体育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体育科学技术要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梁晓龙同志多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从事体育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对体育理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将陆续发表作者对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系列文章,以求推动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宝琴 《收藏》2007,(10):126-130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闰六月十九日,即公元1607年8月11日。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达70多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同异及教学中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两个体育项目,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将两者适当的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完美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