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这第四座桥,就是切莫笔下也搓“糊涂绳”——要求晰。晰,就是清晰。这个清晰有两个方面的内含:一是语言与语言之间要连贯,逻辑自然;二是指整个文章在语言表达上要有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语言连贯,说白了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要自然衔接,语言贯通,脉络清晰,符合人们思维和表达的规律。语言连贯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  相似文献   

3.
【能力定位】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 ,信息传递和写文章都要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简明 ,就是简要、明白 ,说话、写文章都要努力做到语言既简要又明白 ;连贯 ,就是说话、写文章要有一个完整的意思 ,就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 ,把若干句子组成在一起的时候 ,就要注意句子内容的衔接 ,语气的通顺畅达 ,也就是注意了语言的连贯 ;得体 ,就是语言运用要适应环境。【要点阐释】初中语文大纲提出 :“说话比较简明 ,有针对性” ;“语句要连贯 ,意思要完整、明白” ;“说话要注意对象和场合 ,用语文明得体”。这是对初中阶段语言的…  相似文献   

4.
歧义句例析     
(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提出了“简明”的要求,初中语文第五册(统编教材)知识短文中谈到“语言清晰明白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让对方误解”。章熊同志也指出;“‘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简明·连贯·得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学生作文),有很多语句不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本)中明确要求学生说话要做到“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也强调指出,高中生写作时必须做到“语文规范、清晰、连贯”。近几年来的高考、中考都加强了语言连贯的检测,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强语言连贯教育的重要性。语言连贯是语言运用中最起码、最基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是语言表达一个承上启下的层级,是语言水平基本素质的体现。语言表达的水平层级,大体有4:正确、熟练、恰当和艺术。正确,指语言表达要符合规范;熟练,指语言表达要清晰流畅:恰当,指语言表达要合适恰切,即得体;艺术,指语言表达要讲求美感。由此可见,“正确”是基础,“艺术”是升华,而“简明、连贯、得体”承上房下的地位一目了然。本文仅就其中“简明”一方面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7.
(一)说要“能够做到语言规范、清晰、连贯”是语文基础训练的重点。语言规范是要求语言表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标准;语言清晰,是指能用准确、得体、条理清楚的语言明白无误地表达句意;语言连贯是指在一个完整的语段中,句与句之间衔接有序,连接贯通,句群表述的中心明确。  相似文献   

8.
陈孝国 《语文知识》2014,(10):23-26
所谓语言得体,就是指说话或写文章,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做到语言有分寸,恰到好处。《文心雕龙·熔裁》中强调“规范本体”,也就是强调文章的内容、语言要得体。什么是语言环境呢?语言环境就是说话或写文章时的各种条件,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内部语境,即上下文之间或说话前后之间的内部关系,要注意思路清晰、连贯,有条有理;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目的等各种关系明确。  相似文献   

9.
“衔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所谓“连贯”,就是一个语段里文意要统一、贯通,表达要层次清晰,言之有序。根据上述要求,在解题中如能参照以下四点去分析,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0.
[考点解说]简明,就是语句使用要简要明白.“简”反映了量的要求,说话要尽可能少,不啰嗦重复;“明”反映了效果方面的要求,表达要合乎语法、逻辑、语言习惯等.一般是通过修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考查.清晰,就是要求一句话或一个语段有一个清楚、明白的意思,没有歧义,不生误解,不晦涩难懂.一般通过辨识和化解歧义来考查.连贯,就是要求一个复句的各分句之间或一个句群的各句子之间要互相衔接,有条有理,有照应,进而做到文气流畅,和谐上口,一般通过填写关联词、排列语序、划分句群结构来考查.高考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语境的理解能力,在语言的交流与组合过程中考查.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文章的内容是用语言表达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科学知识的严密性,都要求语言表达具有准确的特点。本单元四篇课文,无论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都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乃是此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语言的准确性,就是语言要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遣词造句恰如其分,清晰、连贯、得体。我们在阅读中要仔细加以理解和品味。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性的词语上,例如:“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  相似文献   

12.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十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连贯,考得更多。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使语言连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保持统一的话题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每一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不要轻易改换主语。如:“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后面衔接最…  相似文献   

13.
连贯是表达中句子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这是一个很热的考点。连贯与清晰紧密统一在一起,不连贯的句子就不清晰,表达效果就差。对于这一考点,特别要记取如下三点:连贯必须有统一的话题;连贯必须有合理的句序;连贯必须是前后衔接紧密或首尾呼应较好的语言。要求选择连贯的语句,是比较容易的试题;很可能将来的发展方向,是要考生根据连贯的要求,自己写上一句或几句连贯的话。  相似文献   

14.
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题考查的总体要求。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尽量少用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的效果。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信息传递要准确、扼要、清晰。连贯就是对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得体就是根据上下3C和语言交流的情境条件选择适当的语句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5.
[应考向导] 语言通顺,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语言要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用词准确,句子内部组合规范,句子与句子之间上下衔接,顺序合理,语义通畅,符合文体要求。高考作文中,在这方面,考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生造词语,文白夹杂,词语不搭配,句子成分残缺,滥  相似文献   

16.
能简明、连贯、得体地运用语言,是《考试说明》中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所谓简明,就是简单明白,即语言表达成分不赘余。做到语言简明要注意:1.字面上词语避免重复;2.语意上避免重复;3.虚词、定语、状语等避免多余。所谓连贯,就是连接贯通,即语言表达思维不断路。做到语言连贯要注意:1.陈述对象要保持一致,话题要同一,表述要围绕同一中心;2.顺序要合理、正确,符合由轻到重、先因后果、从主到次等一定的逻辑关系;3.情境(语境)要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连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符合规范,以及加强语句的联系与衔接使之更通畅,语意更清晰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十年来,高考中仅单独命题考查“连贯”的就有二十多题,是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思路清晰、严密。从方法上应注意下述几点:  相似文献   

18.
一、说要 从当前中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水平看,要使其达到“能够做到语言规范、清晰、连贯”的要求是要花大力气的。 语言规范,就是要求语言的表达要符合现代汉语的法则和标准。前面对语音、词汇、句子等的要求,都体现了这个精神。就书面语言看,中学生运用语言的不规范,主要有下列一些现象:①生造,即杜撰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②滥用,即往往望文生义,生搬硬套地使用词语(主要是成语)。③文白夹杂,即在行文中特别喜欢来一点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词语,不管可用不可用。④欧化句式,即在写文章时死套外文句式,读来很是别扭。严格要求和规范化的训练是克服上述种种弊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连贯”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合乎人们的思维规律。下面我就以高考试卷上的语言连贯题为例 ,讲讲解题规律 ,供大家参考。一、考试题型语言连贯题主要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能力层级为D级。题型为语句复位和排列句序两种。语句复位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1987、1990、1991、1992、1995、1998、1999年均为此题型 ;1996年为排列句序题。解题时 ,要保持语言连贯 ,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三个方面。二、解题思路 :1 陈述对象要一致。例 1…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连贯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句与句之间的排列组合符合规范,以及加强语句的联系与衔接使之更通畅,语意更清晰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十年来,高考中仅单独命题考查“连贯”的就有二十多题,是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其考查形式主要有句子衔接判断、修饰成分及句子排序等。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思路清晰、严密。从方法上应注意下述几点:(1)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一个长句或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或保持陈述主体的一致,即某一主语贯穿始终;或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从不同侧面分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