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成因和消除的生化手段,旨在为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提供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了阐述,为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预防和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途径进行了综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及消除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消除运动性疲劳,减轻机体生理负担,有利于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特别是在现代的运动训练中:一方面要合理地、科学地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另一方要运用多种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与手段,有效的帮助运动员进行恢复,加速运动员身体恢复过程,缩短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从而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训练状态,为下一次运动训练的开始做好准备。最终能够推动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对运动性疲劳作深入研究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坤 《考试周刊》2012,(37):110-111
本文通过对运动性疲劳的分析及疲劳消除方法的探讨,促使运动员对疲劳有进一步的认识,以便在今后的运动训练中正确地认识疲劳,并尽快地消除,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生理学、运动医学及运动训练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诊断的探讨和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了解,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恢复手段和方法,尽快消除疲劳,加速恢复.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综述法,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及其消除运动性疲劳的途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阐述。为全面系统的认识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本文就运动性疲劳的机制及其消除问题,对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的最新进展试做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简单分析,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表现、以及判断方法,并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现代运动训练水平日益提高,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负荷越来越大,因此运动性疲劳及恢复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基础理论角度了解运动训练后疲劳产生的机制并有效地消除疲劳对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和合理的恢复手段,可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对加速和消除运动性疲劳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资料,总结并概括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运动性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测试运动性疲劳,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陈必江 《考试周刊》2007,(24):98-9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教学和训练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高水平中国式摔跤运动员使用疲劳恢复的特定方法,得出采用人工按摩,营养补充,药物和心理学措施后的疲劳恢复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奏.判断厦消除手段研究进行综述,在消除运动性疲劳途径的传统构架之下,对其手段和方法做了新的归类和注解,以更好服务于中国式摔跤运动性疲劳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分析、疲劳并采用一定的客观判断方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与手段,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沈飞  余峰  岳晓清  秦运来 《考试周刊》2012,(29):113-114
体育运动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和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段。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和体育运动会产生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但疲劳的长期积累又必然影响训练和竞赛效果。机体疲劳后及时有效地清除能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诸多的疲劳恢复手段中,积极性休息是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恢复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及其积极性恢复手段进行阐述,以更好地指导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疲劳消除。  相似文献   

18.
陈振江 《考试周刊》2011,(48):151-152
运动性疲劳的及时消除是每一名教练员(运动员)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运动性疲劳消除后,不但使运动员身体各项生理指标恢复到原水平或超过原水平.而且可以达到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在正确诊断运动性疲劳程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制定良好的生活制度、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膳食结构并运用医学手段来有效消除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论述运动性疲劳的概念、表现,分析散手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从而提出散手运动疲劳消除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疲劳不仅严重的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甚至威胁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运动寿命.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相关问题一直受到教练员及运动医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疲劳研究发展进行初步了解,对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方法及恢复手段进行研究综述,以期对运动训练和竞赛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