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汉代出土资料中存有很多文献所遗的汉代幕府职官的内容,如西汉将军幕府职官有军候丞、卒长、军武库丞等,新莽将军幕府职官有左率、理军、军库长等,东汉将军幕府职官有军曲、中部护军、部曲督等。这些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军事职官的发现,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认清汉代军事官制的全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奉常是西汉掌管宗庙礼仪的中央职官,其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学者在研究西汉奉常,主要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但《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反映的大约是西汉中后期的情况,难以证明汉初职官设置的实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的出土为研究汉初的奉常提供了宝贵资料。从《二年律令·秩律》所载来看,汉初奉常与太常的名称变化要比传世文献记载的更为复杂;外乐、太卜、太祝、祠祀等奉常属官的实际情况与传世文献的记载也有不少差异。  相似文献   

3.
汉代邮驿职官可简单分为五类:一是置系统的职官;二是传系统的职官;三是邮系统的职官;四是驿系统的职官;五是政府机构中特设的,不属于上述四类的邮驿职官。这些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邮驿职官能够让我们对汉代的邮驿组织建制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可补史阙。  相似文献   

4.
出土资料中有很多文献所遗的汉代职官,如均平官,有均长、均监、平丞、酒平;太守府属吏,有助府佐、用算佐、小府啬夫;地方县官,出土资料所见更多,有狱丞、官啬夫、官有秩、录事书佐等;里吏,有里唯、里治中、唯长史.这些内容可补传世文献资料记载的汉代官制之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传世文献资料关于汉代侯国职官的记载不全面,幸好在出土资料中发现大量汉代候国职官的内容,这使得我们能更进一步认清汉代候国官制本来清晰的面目。从出土资料内容可知,西汉末年东海郡属侯国的职官体系为:相、丞、尉、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游击、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侯家丞、仆、行人、门大夫、先马、中庶子共21种。其中,丞、尉、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游徼、游击、牢监、尉史、官佐、乡佐、邮佐、亭长、侯家丞、仆、中庶子皆不见于文献所载之侯国职官系统。这些职官可补阙汉代官制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出土资料中发现很多汉代王国职官,如祠祀官,有太祝、祝长、太宰等;畜牧职官,有厩丞、家马丞、中左马等;王国政务官,有都水长丞、正、太仓丞等;王国宫廷事务官,有私长、乐府长丞、太史等。这些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西汉王国职官可以补史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莽职官在出土资料中多有发现,据统计仅文献所遗的新莽中央职官便有23种,如太师公将军司马、车郎中令、园宰等。从实物资料所见新莽中央官制来看,新莽中央官制有个特点,即新莽中央主要职官多由西汉职官易名而来,非主要职官或低级职官多为新莽增设。由此可以推测,新莽时期中央官僚机构的下级官吏或进行过扩充,以至于官僚机构膨胀,最终导致国家财政危机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8.
敦煌悬泉汉简中保存的近百枚关于羌人活动和羌汉关系的资料大多为传世献所未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西汉中后期中央和地方所置专门管理羌人事务的官吏的状况,神奇年间羌人叛乱及西汉政府所采取的镇压措施;西汉政府对降羌的管理;西汉政府官吏对降羌的压迫与奴役等情况.两汉时期羌乱是一个重要的边疆问题,敦煌悬泉汉简的出土对于认识研究西汉中后期羌乱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9.
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称为“重号将军”,其他称号的将军称为“杂号将军”或“列将军”。关于杂号将军,《西汉会要》、《东汉会要》中有详细的列举。但是,从汉代出土资料中又发现大量为文献所遗的杂号将军称号,如居延将军、汉阳将军、禽适将军等。这些杂号将军的称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补汉代职官之阙。  相似文献   

10.
出土资料中载有大量汉代农官的内容,其中有军事屯田机构中的农官护田校尉、戊校尉、己校尉、将兵护民田官;有地方政府机构中民屯的农官使领护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农田官,力农丞,司禾;军屯、民屯机构中皆有的农令、农长、农丞、代田长、屯田丞、别田令史;有地方政府机构中由诸曹直接统属的农官农司马、渔监、田典、左田、劝田史、劝农史;有中央派驻地方的农官漆官、橘官、都田啬夫、都田佐.这些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汉代农官,补了文献记载内容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汉代军事职官十分庞杂,文献记载很不全面.大量实物资料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梳理相关出土资料内容,发现许多文献所遗的是小将和都尉,小将有部曲将、五百将、左柘弓百人将、牙门将、铚粟将、厩将,杂号都尉有车骑左都尉、将兵都尉、厌难都尉、定胡都尉、章威都尉、猛国都尉、助义都尉.这些内容可补汉代官制之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出土资料中载有大量汉代农官的内容,其中有军事屯田机构中的农官护田校尉、戊校尉、己校尉、将兵护民田官;有地方政府机构中民屯的农官使领护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农田官,力农丞,司禾;军屯、民屯机构中皆有的农令、农长、农丞、代田长、屯田丞、别田令史;有地方政府机构中由诸曹直接统属的农官农司马、渔监、田典、左田、劝田史、劝农史;有中央派驻地方的农官漆官、橘官、都田啬夫、都田佐。这些出土资料所见而文献所遗的汉代农官,补了文献记载内容的缺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边郡一般设于少数民族地区,是秦汉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治理边疆的地方行政制度。西河郡为汉代著名边郡,在历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其加强管理,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设立属国都尉、农都尉等职官,对后世边疆治理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出土资料内容可知,汉代关津职官系统一般有关令、关长、关丞、关都尉、关候、关尉丞、关候丞、关啬夫、关门啬夫、津啬夫、关佐、关执奸等职官,层级体系即为令、长、尉、丞、候、尉丞、候丞、啬夫、佐、执奸。从关令、关长、关都尉的具体设置来看,他们因关口险要和历史情况的不同,都曾为关口的一级主管长官。这些内容都可补文献之阙。  相似文献   

15.
“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连发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与《晋书·职官志》的记载相对照,可推算出“五斗米”俸额。在汉代,官俸全以谷物计。“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而晋代同等官衔则是“日食五斛”,月俸为一百...  相似文献   

16.
汉代县尉的典型形象是位为县令长佐官、职在逐捕盗贼。秦代出土简牍文书中有关尉的资料,显示出县内尉与县令同为长官,有相对独立的属吏系统,主要对戍卒进行管理,还拥有除爵任吏等权力。较之汉代县尉,秦代县内尉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秦县内尉属吏进入西汉时期开始属县化,尉官转化为县尉,以逐捕盗贼为职掌,尉史逐渐转化为县廷吏。  相似文献   

17.
以往关于东汉辽东属国问题的研究,争论大致集中在设置时间、何以称"辽东属国"、属国的性质与作用问题等几个焦点上。其中,何以称"辽东属国"是一个核心问题。有迹象表明,东汉辽东郡的辖域曾一度向西扩展,由此极有可能《续汉书·郡国志》辽东属国辖下六县曾一度均属辽东郡,这就使"辽东属国"的分置完全符合《续汉书·百官志》"属国,分郡离远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的关键约束。在此基础上,属国的性质与作用的认识也应该有所更新。  相似文献   

18.
尹湾汉简《东海郡吏员簿》再次证明,汉代"有秩"和"啬夫"实乃两个独立官名:"有秩"分"官有秩"和"乡有秩"两类",啬夫"分"官啬夫"和"乡啬夫"两类。中华书局版《汉书·百官公卿表》及《后汉书·百官志》关于"有秩、啬夫"之点校正确无误,是历史事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1993年 2月底至 4月底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 6座西汉晚期墓葬中 ,共出土了 2 4方木牍和 134枚竹简 ,其内容非常丰富 ,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一批郡级行政文书档案 ,为研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许多具体的第一手资料。本文试对几例职官及制度加以考述。(一 ) 奏事官《尹湾汉墓简牍》竹简三六号 :“壬午 ,奏事官已发。宿家。”此简出于六号墓 ,墓主为东海郡功曹史 ① ,奏事官当为郡向中央奏事的官员。《汉书·京房传》 :“时部刺史奏事京师 ,上召见诸刺史 ,令房晓以课事。”又同卷 :“元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 ,秩八百石 ,居…  相似文献   

20.
清代官员离职或出缺,由其他官员代理其职务称为署理,署理的期限可长可短,现关于乌里雅苏台将军中几任将军的“署理”与“正任”在《清实录》、《清史稿·疆臣年表》、《清史列传》、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章伯锋《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魏秀梅《清季职官年表》与《军机处满文月折包》之间记载有些出入,即作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