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床上的爱丽斯》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心理剧。戏剧主题展示的是主人公在现实的困境与意识的自由之间的矛盾与挣扎,而这一主题又通过一种正反相衬的结构安排、内心外化的戏剧手法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德国功能论的译文目的论出发,针对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对《爱丽斯奇境历险记》的译本进行分析、比对,探讨在翻译过程中为实现译文的目的,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目的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舞驱》是他的处女作小说。本文将从明治初期的日本社会背景、《舞姬》这一故事的发生地德国的社会背景、森鸥外的人生观及创作思想、《舞姬》中的主人公丰太郎头脑中的封建意识、对爱丽斯爱情的脆弱性以及自我解放的不彻底性等不同角度,对《舞姬》的悲剧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爱丽斯.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深刻揭示了人类对于理性主义思想的过度崇尚而导致的对人的自由创造精神的扼杀和欲望、本能、情感的扭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代社会人类精神世界的分裂和困惑,以此来唤醒人类对于理性至上主义思想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爱丽斯·沃克通过孟多部落对于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以及他们的文化活动表达了致力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完整的非洲中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爱丽斯(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始终被同一个梦魇所困扰,直到她20岁时参加了一场聚会。  相似文献   

7.
长篇风俗小说《欢乐之家》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成名之作。小说通过女主人翁莉莉.巴特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女性成为了父权社会的无辜牺牲品,同时小说也道出一个事实:尽管男性是父权社会规则的制定者,但是这些规则在约束女性的同时也限制了男性的角色,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父权制压力下的两性角色和地位进行重新定位,揭示了父权社会下男性和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费芙和她的朋友们》被评论界公认为美国现代女权主义戏剧的奠基作之一,但剧评家忽略了该剧的剧情编织和戏剧技巧所构成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互补关系,即福尼斯独特的女权主义戏剧创作策略。福尼斯分别运用了模仿男性传统——揭示女性困境——发现女性自我三种戏剧创作策略来凸显以费芙为代表的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女权意识经历的模仿——揭示——发现三个递进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又紧张的故事氛围。它狠狠批判了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女性被男性所剥削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建立起男女平等制度的希冀。《呼啸山庄》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小说,也是文学界对女性于社会关系中的第一次真正探讨。本文将基于女性生态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0.
女性,是大多数中外剧作家笔下的主角。我国戏剧从元杂剧到近现代话剧,也大都以女性为主角。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戏剧所反映的女权思想、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总是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反对社会,特别是反对男权社会的种种价值观念。在我国古代戏曲《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三剧中窦娥、崔莺莺和杜丽娘的形象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明代后期出现的英雄传奇小说《杨家将演义》,主要塑造了一批英姿飒爽的巾帼女性英雄群像。作者一改《水浒传》对女性的漠视和敌视态度,对于女性的描写不再是若非妻贤,即是荡妇娟妓,其刻画的女性形象具有英勇善战、机智聪慧、大胆追求婚姻自主幸福等品格,尤其歌颂了她们为保国保民和男性一样所建立的卓著功勋,同时这些女性也几乎都受到了与男性同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美戏剧史上的代表作家,奥尼尔与曹禺在其戏剧创作中都体现了女性悲剧意识。以两位剧作家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为切入点,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分别从孕育女性悲剧意识的土壤,对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女性悲剧意识在两位剧作家创作中的不同诠释等几方面对两部作品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讨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女性悲剧意识",从而拓宽奥尼尔与曹禺作品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德莱塞最早的两部作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指出德莱塞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和他对男性人物的刻画是一致的,即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力求真实,从而超脱了“天使”与“妖妇”的传统套式。但是,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仍是经过了男性目光的照射,没能超越作者的男性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空山》透射着浓郁的生态主义思想,阿来试图通过生态主义来表达他对深蕴着乡土气息的机村的热爱、留恋和惋惜之情。但作者在对乡村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内涵关注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女性身份恰当的理解和定位,遗忘了女性与自然天生的亲密关系及乡村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也是受害者这一事实,小说无论对自然的描写、女性形象的扭曲及男性形象的神化都存在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男性话语的叙述作品,在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描述中体现了作者的女性观。以往的评论者往往忽视《森林》中男性话语霸权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忽略其美好的女性形象代表了男性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而在直子和绿子的选择中所暴露了男性叙述者的男性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有符合男性期待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也有令男性厌恶的泼悍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以泼悍女性最为独特,文章以江城和尹氏为例,通过分析男性作家对她们女性恶德的描述,以及对她们悲惨结局的安排和这类女性形象出现的意义,认为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完全处于男性作家男权意识的观照之下.  相似文献   

17.
《屈原》和《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双璧,双璧生辉,光照中外剧坛.它们在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结构形式、语言艺术等方面,为后代戏剧创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典范式.从历史与现实、情感与人物、结构与冲突等方面,比较论析《茶馆》和《屈原》之戏剧美学特征,揭示这两部戏剧经典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两部西方女权主义电影文本《钢琴课》和《女钢琴师》的比较分析,探寻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心路历程。在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中,艺术给女性带上“性面具”。使她们兼具坚硬与颓废的双性气质。女性身体沦为满足男性视觉愉悦的客体,女性主体意识进一步迷失。对性与自然的违逆,必将使女权主义处于更大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是一部既斗智斗勇又充满阳刚的文学作品,主要描绘的是男性之间相互斗争的故事.但在作品中也穿插了少许的女性,从作品对女性的描绘中,同样也可以窥见女性的光辉形象和女性的人性之美.作者在女性形象的隐匿与建构中,实现了人性的回归,体现了女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