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道德评价是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模糊综合评价是比较典型的评价方法.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先确定评价指标,具体包括2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由教师、企业同事和学生组成评价主体,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计分,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业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初步探讨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级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合成运算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分析和调查,提出了就业导向下的高职学生能力真实性评价思想.借助冰山分析模型,创新性地构建了层次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实际评价分析中的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构造了基于扩展粗糙集模型下的智能化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不仅可以客观地获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亦能融合相应的专家主观评价权重值,实现对高职学生能力评价的合理化和自动化,并为高职院校的新发展以及高职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在分析系统要素的基础上,可以从教育理念、目标、组织机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六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实践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特点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德尔斐法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方法进行调研讨论及设计。经过专家调研及讨论,确定就业质量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每一指标设定A、B、C、D四个选项,对应优、良、中、差四个层级。统计A、B、C、D四个层级的百分比,可计算每一评价指标的分值,进而计算就业质量总体分值。通过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值比较,可对就业质量高低及对每一评价指标优劣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6.
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对学校、企业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指标可操作性不强、评价反馈机制缺乏。为弥补这些不足,从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影响力、管理、相关主体评价五个方面提出绩效评价体系,一共36个具体指标,并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分值。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较全面,评价指标可操作性较强,能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对实训基地绩效进行较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基于个体发展、高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支持的四维创业教育模糊网络耦合模型。依据创业教育理论、查询有关文献、咨询专家等方式建立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分析法综合考虑各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指标相应隶属度,得到高校创业教育评价分值。通过对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创业教育水平评估,结果表明该校的创业教育评价为良,其中高校教育指标分值最高,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度偏低。该评价模型将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提供理论基础和教育反思。  相似文献   

8.
测量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可以更为准确直观地反映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用德尔菲法尝试确定高职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要素指标及其内涵,并按照各要素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相应的权重分配与赋值,可以测定样本区域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汤自安  刘晓波  郑悦 《考试周刊》2014,(53):163-165
本文在生本教育理念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评价中受益"的原则下,设定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判据并作出评价,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思路,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学生综合素质作出定量的综合评价。通过算例数据对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0.
李莉 《成人教育》2014,34(9):71-74
基于已有的文献基础,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在学习、实践、研究三个层面上进行分解,构建相应的测评指标,并结合对全国范围内10所高职院校的问卷调研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测评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是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借签前期研究成果和对高职院校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的构成要素归纳为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程团队、教学支持和应用效果5个维度。通过德尔菲分析法初步构建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信效度分析、运用德尔菲专家评价法选择评价指标、采用判断矩阵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等步骤,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以期规范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效益应通过对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和教育质量指标的评价完成。其中,教育投入成本指标是指教学成本、管理成本、服务成本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成本等,教育质量指标是指教学管理质量指标、学生质量指标和特殊人才指标。本文建立了多科性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效益评价体系,采用“分值/千元/生均”对综合效益指标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分为三个等级:臆1.25+(特殊人才指数/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分值为不合格;逸3.33+(特殊人才指数/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分值为基本合格;逸5.58+(特殊人才指数/教育投入成本指标)分值为合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定义与其职业能力内涵要素的不统一性问题,开展了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和校企合作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工作.通过对职业能力要素指标的调查分析,采用主观/客观综合赋权方法确定了教师职业能力10个一级要素、31个二级要素和95个三级要素的权重值,据此制定了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评价体系相关执行性文件,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是喜忧参半。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从学生职业道德自我强化意识淡漠、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职业道德教育理念的偏差等方面思考产生"忧"的原因,并提出了给学生以合理明确的角色定位、将职业道德教育变成一块"香饽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主题等相应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5.
KSAIBs作为人力资源个体素质指标的集合,包含知识、技能、能力、中介变量和行为5个要素。依据教育增值理论,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后KSAIBs的增进幅度,可直接反映中职教育质量。遵循中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政府、企业及学生对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要求,应用Delphi法,将中职学生KSAIBs各要素分解为21项指标,构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了KSAIBs各要素指标权重,构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已有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经验,采用德尔菲法,反复征求课程思政领域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课程建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根据权重对指标赋予分值,最终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蒋洁 《职教论坛》2023,(11):105-111
在综合考虑企业、教师及学生等参与主体的基础上,通过咨询专家和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因子分析降维,构建了高职院教产教融合效能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5个。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值表明:一级指标中,教学育人和毕业生评价具有较高的权重,是产教融合效能评价的重要评价内容;二级指标中,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指标具有较高的权重。该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为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效能的提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实际经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可以归纳为毕业生满意度、社会评价满意度、雇主满意度三个部分。采用德尔菲法,征求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内专家意见,确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对各指标判断矩阵打分,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各指标划分为若干等级,根据指标权重对各等级赋予分值,最终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发展及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建立与高职学生创业知识需求和培养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机制,则是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相对传统教学评价方法而言,以创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更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评价过程.通过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评判(Delphi)的方法,获取创业为导向下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权重数据,并以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素养的现状,把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学生的思想素养、心理素养、专业素养、行为素养、社交素养五个方面,并从政策依据和学理依据出发,提出了评价的指标与观察标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研制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