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来改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来改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建筑的外观设计中,顶部的形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一个建筑的标志性部位。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外观的顶部形态设计形式也越来越现代化、个性化。在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也直接使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出现了更多了新特点。本文就通过分析建筑顶部形态与城市空间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来探讨现代建筑的顶部形态设计新特点,并阐述了建筑顶部形态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利用将是未来几十年图书馆战略重构的有效有段之一。空间重塑面临多种选择:"书"的空间与"人"的空间、功能空间与公共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与学习共享空间。这种选择将影响和改变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工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并利用其方式和作用来改善建筑内部小气候,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内部环境质量,加强人与自然的沟通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建筑领域中,建筑不仅是要在功能上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整个城市整个社会对建筑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建筑空间组合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一些抽象的标准,而应该立足实际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从而才能够将建筑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建筑的空间中组合是由诸多空间通过各种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种有机整体。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建筑空间组合千变万化,从而使得现代建筑外观呈现出多元化。本文通过对空间组合的深入研究,然后就建筑空间组合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建筑空间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兰 《情报探索》2009,(9):118-120
从图书馆建筑空间的角度。对图书馆建筑的公共空间和共享空间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和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齐虹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308-311,291
哈尔滨殖民时期的道外区是中国居民集居地,在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与外来西方文化的渗透中,生活在这里的中国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巴洛克"建筑流派的风格融汇在民族传统之中.创造了非常有价值的"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形式.并成片区整体式保存下来,这是哈尔滨特有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其历史根背景和对产生的这种兼容吸收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道外历史街区生活形态和受其影响下的建筑特征,分析了其具有的多方面的价值,提出对在保持和发展城市固有风貌特色的前提下,注重城市整体风貌特色和空间轮廓的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如今在追求建筑形态的线性化和轻质化的情形下,建筑变得透明和开敞,很多建筑物的结构突破了建筑表皮,通过线状形态在我们的视野中呈现。本文首先对建筑线性结构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筑线性结构的设计构造表现和建筑形态特征,设计构造表现包括材料和结构两方面的,建筑形态特征包括建筑空间和意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建筑空间不同的组合,会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也正是因为如此,建筑设计人员都是看重建筑空间组合,一般而言,建筑设计人员都会按照建筑功能来建筑空间组合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静态空间以及动态空间组合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应用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空间组合形态对人感受的影响;其次概述了建筑空间组合分类;最后,概述了建筑空间组合分类,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伍星 《科技风》2012,(10):23+29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是人们娱乐、休闲及交流的场所.本文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空间的分析,来探讨空间语言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崔恩齐  王晓娜 《金秋科苑》2013,(20):121-122
城市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造和更新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城市中的建筑不论是从形态还是功能方面来说,都很难适应来自现代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而在对城市建筑改造中新旧元素的互动与共生具有空间资源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的价值,同时也是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空间是维持城市生活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公共空间批评是对城市生活的重新认识梳理,是对空间的强化理解,是对批评对象理性、自觉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空间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文就上海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为例从建筑批评学的功能、社会、形式、文化的角度评述城市公共空间对人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这种建筑类型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建遣与自然环境.由于目前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格格不入,使人们产生了对它的冷漠感、距离感.试图通过对高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分析来倡导高层建筑向城市和公共开放空间发展.使之与城市相融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型城市群建筑的公共空间合理性设计,提高大型城市群建筑公共空间合理设计水平,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在增大城市居民居住区的绿化率的同时,实现城市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的空间利用方案采用多参量自回归分析方法,空间设计中考虑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绿化植被等影响,分析了大型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评价指标,给出空间优化设计拟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方案,大型城市群建筑公共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实现节能环保,利用效率最高,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与公共设施——景与物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星  阮鉴 《科教文汇》2008,(2):183-183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构成了一个个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则正是探讨如何来设计这空间,使之与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都市的统一体。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应要求这一公共空间建筑“公共化”、“城市化”,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逗留、休憩场所,方便以及合理的公共设施,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合理的处理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建筑等的谐调关系是城市环境设计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构成了一个个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设计则正是探讨如何来设计这空间,使之与建筑物相辅相成,形成一个都市的统一体。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城市,应要求这一公共空间建筑"公共化"、"城市化",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逗留、休憩场所,方便以及合理的公共设施,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合理的处理公共设施与自然环境、建筑等的谐调关系是城市环境设计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对建筑形象的重要性反复强调的社会气氛的影响下,今天各种建筑形态、建筑风格令人眼花缭乱。作者从城市设计的高度出发,着眼于城市的有机组成与设计元素,探讨城市秩序与建筑外部实面设计的文化性、符号化与类型学应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邱鹏程 《今日科苑》2009,(12):102-102
基于对建筑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分析,提出了建筑综合体与城市空间开放与同构的空间设计手法,从而实现建筑综合体空间与城市空间共生共融。  相似文献   

20.
建筑空间的平面形式与所处的环境空间的诸多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理运用平面形态是组织建筑空间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