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向阳 《百科知识》2007,(7S):25-26
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尔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看清自己和生物体内的器官,从而有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但是评委会还忽略了该项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即MRI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人体内部的器官,而且能观察到人的看似捉摸不定的意识与情绪。  相似文献   

2.
看到光线     
《科技新时代》2007,(11):102-102
绚丽的三维视觉滞留光学跟踪器(POV)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沿着它快速旋转的环上分布着64个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芒可以构成任何你想要的图像——从地球到本·拉登的面孔。为了超过其他POV项目,设计师詹姆斯·尼克·西尔斯在自己的POV项目中安装了能追踪圆环旋转的磁传感器,以便一个微处理器能精确地控制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或者关闭。[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路 《百科知识》2007,(11S):4-5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于2007年10月8目做出决定,把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联合授予美国的马里奥·R·卡佩奇(MarioR.Capecchi)、英国的马丁·J·伊万斯(MartinJ.Evans)和美国的奥利佛·史密斯(01iverSmithies),因为他们发明了“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引进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简岩 《百科知识》2007,(11S):1-1
今年的诺贝尔奖越来越让人感受到:人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科学。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的马里奥·R·卡佩奇、奥利佛·史密斯和英国的马丁·J·伊万斯,因为他们发明了“利用胚胎干细胞对小鼠引进特异性基因修饰的原理”。这是涉及人们生老病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炮弹出膛     
《中国青年科技》2005,(9):13-13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于8月2日对其新研制的炮射导弹进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试射,并取得了成功。这种导弹采用连续制导飞行,用于远程对地攻击,是诺·格公司专门为美国海军新型驱逐舰上的改型舰炮系统设计的。  相似文献   

6.
杨樱 《科教文汇》2007,(8S):175-175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凯瑟琳·安·波特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而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熟路》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被视为她最好的作品之一。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本文将采用对比的方法从主题寓意、人物刻画、叙述视角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以突显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郭兴 《百科知识》2007,(7S):38-40
英国圣·玛丽医院用一名睾丸癌患者自己冷冻了21年的精子成功地孕育了一名健康的男婴。这个消息不仅令世界震惊,而且可能催生生殖时尚一族。因为主持这项研究和治疗的圣·玛丽医院的高级胚胎学家格雷格·霍恩还透露说,从理论上讲人的精子能冷冻保存5000-6000年仍可复苏并用以授精和孕育后代。由于冷冻精子婴儿使用的是男人年轻时留下的精子,  相似文献   

8.
44岁的安德烈·沃特斯在遭受了一段时间忧郁症的折磨后,对准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特里·朗在45岁那年喝下了一大瓶防冻液;36岁的贾斯廷·斯特扎尔克在听到警车的声音后开车狂奔,结果死于交通事故。内科医生班尼特·奥马鲁称,经他手进行过尸检的所有在46岁之前死亡的职业橄榄球运动员都存在脑损伤迹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逆风而行     
《科技新时代》2009,(4):99-100
前年夏天,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学生亚历山大·米勒和简·莱曼开始了一项不同寻常的计划:制造一辆能逆风而行的风力车。  相似文献   

10.
安利 《百科知识》2007,(5S):28-29
1982年春天,7岁的克丽斯蔻·默兹洛克在游泳池里溺水达20分钟,送到美国爱达荷州波卡提洛市医院急诊室时已经不省人事。身材高瘦的比尔·郎赫斯特医师马上召来小儿科实习医师麦尔文·莫尔斯。  相似文献   

11.
输电塔变身发电机 用不了多久,高压输电塔就不再仅仅是用来输送电流,而是能自己产生电力了:由法国建筑师尼古拉·德龙、朱利安·肖邦和工程师拉斐尔·梅纳德设计的Wind-it巧妙地将垂直轴风力涡轮发电机藏到了传统高压输电塔的内部。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7,(9):1-1
1925年 丹翁人 尽管达尔文预言人类祖先始于非洲,自从尤金·杜波依斯19世纪80年代发现“爪哇人”之后,恩斯特·海克尔认为,人类源自亚洲的说法开始盛行。1925年,澳大利亚的解剖学教授雷孟德·达特描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费霞 《知识窗》2007,(7):5-35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这只是阳面。马克·吐温的阴面是生意场上的一败再败。商海波诡云谲,令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杰出的马克·吐温就是其中一员,并且一直败到58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地心旅行     
比尔·斯通打算让目前最先进的水下机器人潜入到地球上最深的洞穴。如果能取得成功.他将把这种机器人送上太空,在木卫二厚厚的冰层下寻找地外生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另眼看世界     
有些人的行为总是出人意料,有些人对照相机敏感,还有些人两者兼而有之,因此要拍摄到看上去很自然的人物照片,对于摄影师而言是一种严峻的挑战。邓肯·索尔就是一位能成功应付这种挑战的摄影师。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自然的渴望推动了建筑室内外环境元素的融合。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艺术和密斯·凡德罗“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指出极简艺术使建筑室内外景观能更好地融入不断变化的、存在于自然之中的艺术形式中。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时代》2009,(7):78-78
埃本·贝耶尔和加文·麦克英泰尔想把蘑菇砌进你家的墙壁里。这对年轻的创业者创造出了一种结实、便宜的生物材料,可以用来替换价格昂贵、又对环境有害的聚苯乙烯泡沫或者其他塑料材料。这种新材料可以用于建筑物墙壁的隔热保温,也能用于包装材料和其他产品,甚至连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和汽车的车身面板都是潜在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假如你碰巧是一个影迷,或者是一个学电影的人.那么在别人说“I’ll be back”的时候,你一定会听到阿诺·施瓦辛格的声音在回响。这句话出自1984年影片《终结者》。它差不多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面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台词。这也是乔纳森·莫斯托和巴勃罗·霍尔曼两人心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6,(5):119-119
1847年,在表兄的资助下,恩斯特·韦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建立了西门子电报机制造公司。实际上只是一个手工作坊,而且连西门子本人在内全部人员只有10个人。短短8年后公司发展到了90多人,在德国销售额达到了50万马克,并开始在英国、俄国、奥地利、日本成立分公司。  相似文献   

20.
翻山越岭     
Seen  Malyon  李寒 《科技新时代》2005,(10):28-28
谢莉·查普曼喜欢在周末外出爬山,希望有一台称手的相机能陪她一起见证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