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 体育文献是记录体育知识的载体文献学告诉我们:“文献”这个词,早在我国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过了。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就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南宋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文献”的注释是:“文,典籍也:献,贤也。”意思是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学资料和精通典章制度的学者,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作《庄子解》。对《庄子·达生》载:“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注释说:“此合乎大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及论语知生之旨,实有取焉。”作为一代明哲的王夫子是怎样把《周易》、《论语》与《庄子》连系在一起?《论语》“知生”之旨要何在?弄清这些问题,对研究古代哲学特别是养生思想均具重要意义。对此愿提出几点浅见,供有关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董凡 《收藏界》2013,(9):11-11
"浮躁"一词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等等。自古以来,我们的老祖先都在劝诫我们要戒骄戒躁。《论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等等。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心态也  相似文献   

4.
以乐养生     
里可 《健身科学》2008,(1):26-26
"乐"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情感,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快乐、欢乐,如《论语学而》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是喜欢、乐意,如《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三是开心、乐观。古人所说的"知足常乐"、"乐天知命"、"常存安乐心"等等,都含有此种意思。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学生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论语》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品,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从立志、改过、勤学、待人、孝敬父母等方面借鉴《论语》言论对学生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6.
贵刊1994年第三期上刊登的《谁最早使用‘钓车’一词》一文把最早使用“钓车”一词提前了一个多世纪。此前一般认为,“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钓车篇》(诗)。陆龟蒙的去世时间是公元881年,也就是说,该诗成于公元9世纪,“钓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9世纪。该文作者引述公元756年前后在世的唐代张志和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所做(填)的《渔歌子》词五首(阕)中的第五首提到“钓车子”:  相似文献   

7.
陈康 《集邮博览》2012,(9):24-25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四个颠峰时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的成就最高,诗词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诗起源很早,而词的出现要大大晚于诗,词发韧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五代,全盛在宋。今年国家邮政局发行"宋词"特种邮票,分别介绍:晏殊《浣溪沙》、苏轼《念奴娇》、秦观《鹊桥仙》、李清照《一剪梅》、陆游《卜算子》、辛弃疾《破阵子》六首词,有3位北宋词人,3位南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古代和现代一些思想家、教育家都有过"学以致用"思想的表达。如《论语》中有:"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300篇,但却难于完成交给他的政治任务;也不能独立应对出使别国的使命;这样的人,书虽然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再如《荀子·儒效》中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学热在中国兴起,沉寂已久的孔孟之学出现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所未曾有过的复兴局面。北大、人大率先创建了国学班,紧随其后,许多大学设置了类似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最近武大还设立了国学博士点。同时孔子的塑像也出现在许多大学的校园里。于丹以《百家讲坛》带动了全国的《论语》热,《论语》成了热销图书。社会上,儒学成为各种讲座  相似文献   

10.
瞿克师 《桥牌》2020,(1):41-49
将近40年前,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周麒先生和我聊桥牌,他问我:“你如何翻译underlead这个词?”underlead在桥牌中的解释是攥住大牌,出了一张大牌底下同花色的小牌。我搜索枯肠半天,没能找到一个言简意赅的中文词来确切表达出underlead的原意。这里我想抛砖引玉,请读者集思广益,希望读者能帮我找到一个最能恰当表达出underlead原意的词。周先生说,他拟把它译为低引或低出。我没能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于是我就借用周先生的智慧,称underlead为低引吧。2006年我为《桥牌》杂志写了篇《惊人的低引》,这里我想再介绍一下低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牌例。  相似文献   

11.
以经典文籍《论语》为参照,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孔子“诚信”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诚信危机”的正面影响,并结合《论语》中维护“诚信”的具体措施,对逐步消解奥林匹克诚信危机,重构“诚信”理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0,(6):3-3
不宜使用有歧义的"纪念戳"一词今年《集邮博览》第5期《鄂文江乐在集邮》一文中多次出现"纪念戳"一词,"纪念戳"是一个有歧义的集邮用语。集邮家郭润康先生曾撰文说:"至于对‘纪念戳’的含义,有人说是‘纪念邮戳’。有人说是‘纪念图章’,都有对的一  相似文献   

13.
古人把《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美喻为“乐府双璧” ,把杜甫的《登高》推崇为“古今七律第一”。我认为东坡中秋词《水调歌头》堪列中秋词作榜首 ,自古及今 ,无出其右者。正如南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所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这“余词尽废”的含义是说 ,东坡此词的豪放旷达 ,凝重亮丽 ,它词难以比及。因此 ,长期以来 ,评注多多 ,但好多评注牵强附会 ,难以屈就。下面我对该词略抒管见 ,以飨广大诗词爱好者 ,并请高明指点。该词词前小序说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由此观之 ,…  相似文献   

14.
孔子养生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思想源头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世界三圣之一,在中国古代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尊崇,尤其是他的中庸思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卫的言论由他的弟子们整理记录成《论语》一书。虽然孔子本人没有专门论述养生方面的著作,但从《论语》、《礼记》、《孔子家语》等文献所记录的孔子言行中,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关注生命、重视修养、崇尚健康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仿影 《武当》2007,(6):29-29
《于丹〈老子〉心得》一书,是《于丹心得全集》(2007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里十部心得之一。随《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日益高涨的国学热情,《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已悄然走进中小学的课堂,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一大亮点。春晚的舞台上,《少年中国说》《千字文》伴随着传统武术,由孩子们口中铿锵有力地诵出,让我们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文章以《武术·新三字经》在青少年武术传播中的价值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武术·新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价值,旨在为新三字经的推广搭建一个新平台,同时为探索中华武术传播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更重要的是为新世纪国学教育工程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仁者寿”是《论语·雍也》篇中孔子的一个著名养生观点。全句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该句原意并非专由养生而  相似文献   

18.
1963年1月1日郭沫若在《光明日报》副刊"东风"上发表《满江红》(沧海横流)词。毛泽东读后,于同月9日填写《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词(以下简称和词)。毛泽东将这首词书赠周恩来时提醒道:"郭词见1月1日《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9.
高鸿 《收藏》2009,(1):22-2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法条中的“瑕疵”一词,解释应该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条,即微小的缺点。“瑕疵”与“赝品”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自1993年起,拙文《试论语文中元教学》、《再论语文单元教学》、《语文单元教学与中篇教学之比较——三论语文单元教学》先后在《扬州师院学报》、《徐州教院学报》发表,引起语文界与学术界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将前“两论”全文转载。目前,我国正在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迎接引世纪挑战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可是,在实施这一战略决策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之一,就是只注重从整体上进行素质教育,而忽视对各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研究。而实际上,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