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新  张哲 《今传媒》2003,(6):85-86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新闻侵权。有关资料显示,自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法律途径了结的新闻官司已超过1000起,其中新闻侵权诉讼案占80%。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法律的高度正确认识并努力规避新闻侵权,是新闻传播尤其是舆论监督正当合法进行的一项重要保证。 本文就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张志新  张哲 《记者摇篮》2004,(10):44-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新闻侵权。有关资料显示.自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法律途径了结的新闻官司已超过1000起.其中新闻侵权诉讼案占80%。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从法律的高度正确认识并努力规避新闻侵权。是新闻传播尤其是舆论监督正当合法进行的一项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报道侵权是新闻侵权的一种类型,是指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在报道上市公司过程中侵害上市公司及其投资人合法权利的行为。近些年来,随着上市公司报道的大量增加,以及上市公司及其投资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上市公司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新闻侵权有关的纠纷甚至诉讼不断出现,因此,如何在法律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界定正当的上市公司信息报道及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的区别,如何采取措施防范、免受新闻侵权诉讼的困扰等问题,摆在了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5.
闫刚 《新闻采编》2009,(2):37-39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舆论监督而导致的新闻纠纷也在逐渐增多。作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  相似文献   

6.
眼下,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条件下,近年来新闻官司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当前,新闻工作者成为被告而对簿公堂,许多是由于出现新闻侵权而引起的。如何防止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就成为当前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想防止新闻侵权,避免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从根本上说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新闻媒体的实现形式.同时,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要受法律的监督.本文就如何做到既要开展舆论监督,又要避免新闻侵权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新闻侵权引发的诉讼屡有发生,当事人和新闻工作者经常会诉诸法庭、对簿公堂。那么如何能够让新闻工作者既能坚持舆论监督,又不陷入新闻侵权的法律纠纷之中呢?本文就此谈一些认识。一、何谓新闻侵权目前,我国法律上对新闻侵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一般认为,新闻侵权是侵权行为的一种,是通过新闻媒介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上的新闻侵权包括侵犯人格权、著作权等。狭义上的新闻侵权主要指侵害他人人格权。二、新闻侵权的几种形式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身体权、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责任,“铁肩担道义”是每个新闻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关注社会热点,发现社会矛盾,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地采写批评报道,及时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然而,如何在舆论监督中,既敢于用新闻事实揭露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又避免侵权类新闻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闻媒介和新闻报道者被推上被告席的现象日渐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法院系统受理的名誉侵权案件中,仅因报刊文章引起的新闻诉讼案就占到了20%以上。从法律的角度去审视,这些引起新闻侵权纠纷案的新闻报道本身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问题。因此,探讨新闻侵权纠纷的产生及如何避免,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引发侵权纠纷的新闻报道称之为“官司”新闻,把新闻报道引起的纠纷诉讼称之为“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1.
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新闻侵权事件屡屡发生,使得新闻媒体常常成为被告,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发挥自身舆论监督职能的同时避免新闻侵权,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应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旗帜鲜明地揭露社会丑恶,批评不良风气,弘扬正气,这不仅会增强新闻工作的权威性、战斗性,也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欢迎舆论监督,社会各项事业需要舆论监督。因此,搞好舆论监督,正确引导舆论,担负起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责任,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并进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的田要职责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党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毫无疑问,新闻宣传应科学地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公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新闻侵权。有关资料显示,自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以来,全国各级法院通过法律途径了结的新闻官司已超过1000起,其中新闻侵权诉讼案占80%。因此,  相似文献   

14.
从舆论监督到新闻侵权 舆论监督是新闻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和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不当或法律禁止的内容,从而侵害了公民和法人的人格权的行为。舆论监督是新闻传播的固有职能。新闻侵权则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的负面派生物。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侵权事件的数量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理清在舆论监督中新闻侵权的内涵,把握新闻侵权的构成及应对之策,避免舆论监督中的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就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对舆论监督的保护缺失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行中,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有一种现象正越来越强烈地引起我们的关注。这就是,舆论监督势头越劲,似乎由此而引起的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就越多。而由于在各种新闻诉讼中作为被告的新闻媒介败诉的比例较高。这使一些重要的舆论监督活动因媒介惟恐涉讼、顾虑重重从而夭折,  相似文献   

16.
自从《民法通则》实施以来,新闻侵权已成为新闻界面临的最大的法律问题,研究新闻侵权也成为迫不容缓的任务。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对新闻侵权的涵义、特征作一番深入的思考,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新闻侵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一)新闻侵权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新闻侵权,包括了刑法规定的诽谤罪、侮辱罪;狭义的新闻侵权,专指民法规定的对于名誉权、肖像权等的侵害。前者按照犯罪构成理论,后者按照民事侵权构成理论。鉴于新闻侵权大多是因舆论监督不当而引起的,而舆论监督的开展在我国依然处于较低层次。为了支持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界运用舆论的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监督方面有很大作为,新闻工作者以各种方式积极开展舆论监督,产生了一批因舆论监督而声名鹊起的名牌记者;但也有一些记者因舆论监督而对簿公堂。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它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舆论监督的主体是人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作为地方舆论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和谐社会创建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县级电视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工作,促进社会团结、稳定,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因此,县级电视台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注重探索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效途径,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报道方式,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侵权诉讼案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对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正确分析新闻侵权行为的产生原因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新闻自由度的逐渐放开,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强,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闻职业道德滑坡现象也日趋严重,新闻侵权、媒体审判和新闻腐败等败坏新闻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不难发现,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遵守除了依靠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外,离不开法律和社会监督的“他律”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