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许多菜名反映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这也给菜单的英译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中文菜单的翻译,不仅要注意语言上的转换,而且要注意文化层次的进一步转化。本文从谈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出发,提出中文菜名英译时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及可借鉴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烹饪——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国际上已广为人知,其菜名的正确翻译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中餐菜品极为丰富,流派分呈,且中西方饮食文化有较大差异,中餐菜名的英译工作虽然颇具意义却又非常棘手。为此,本文从中餐菜名英译现状入手,分析了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并归纳总结出中餐菜名英译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菜名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菜名丰富的文化涵义,往往给外语翻译工作者们带来很大的尴尬及困惑,翻译后的中国菜名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文章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探讨,从奈达动态翻译观提出了直译和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更好地宣传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5.
周苏菡 《海外英语》2012,(22):185-186
中式菜名的翻译在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中国菜享誉世界离不开好的翻译。文章中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菜名翻译的影响,并针对目前中式菜名的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就如何发挥中式菜名的翻译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保留其文化特色而提出了菜名翻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菜名属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中国菜名丰富的文化涵义,往往给外语翻译工作者们带来很大的尴尬及困惑,翻译后的中国菜名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文化底蕴。文章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探讨,从奈达动态翻译观提出了直译和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更好地宣传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中华饮食文化逐渐为国际友人所了解和喜爱。在向国际友人介绍、推荐中华菜肴时,如何翻译中菜名,如何有效传播中国美食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菜肴命名中的修辞手法,并针对运用修辞手法命名的中国菜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希望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尤其是饮食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点菜或服务员介绍菜品时,菜单的误译产生了不少误解,极不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因此,中国传统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当前译本现存问题、菜名翻译影响因素、菜名翻译的原则几个方面简要探讨了中国传统菜肴的英译方法,以帮助更有效地传播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菜名特别是川菜菜名中不乏历史典故、优美传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要准确翻译这些菜名绝非易事.本文在分析川菜菜名一些典型的误译例子之后,提出应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坚持文化适应性原则,运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的具体方法来翻译菜名,使外宾能一目了然菜名文化含义,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饮食文化中,菜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式菜名的翻译承担着饮食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在中式菜名的翻译中,体现了巨大的文化差异,出现了一些翻译中的错误,所以建立一个规范化的菜名翻译体系,传播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张兵兵 《英语广场》2020,(13):30-32
在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此背景下,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扩展到了文化层面。五花八门的中式菜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译者在翻译中式菜名时,应增强自身文化素养,结合翻译目的灵活运用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勇于探索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中餐,中餐菜单中菜名的英译成为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必要手段。以中餐菜单菜名的命名方法为基础,运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探讨中餐菜单中菜名英译的各种方法,达到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含有丰富文化涵义的中国菜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给译者翻译时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推广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菜名翻译在兼顾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同时,要尽量渗透中国文化。文中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来应对菜名英译时文化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通过运用韦努蒂的翻译策略,旨在探究该纪录片饮食文化的翻译。结果发现,异化策略被更加广泛的运用到题名、菜名、和节日习俗的英译。研究表明,对饮食文化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并且体现中国不断崛起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孙婷婷 《海外英语》2014,(14):139-140,14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饮食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极具自己的民族特色。与此同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的不同,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开始不断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菜的品种更是五花八门,因此,菜名的翻译也是翻译中的一个独特的部分。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文化内涵的丢失,以便于更好地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同时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更加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郭亮 《考试周刊》2012,(25):76-77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餐菜名更是浓缩了各式菜肴的烹饪技术和地方特色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餐菜名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菜、中国饮食文化的窗口和桥梁。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参照,根据中餐菜名的三种主要命名方式具体讨论了中餐菜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倪晓丽 《英语广场》2023,(22):46-50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日益频繁,饮食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菜名翻译在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菜名翻译需要综合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译者更加规范地翻译中国菜名,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美食享誉世界,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就自然成了很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中餐菜名的英译应当能够清楚传递菜肴的原料、味道甚至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等信息.文章试着从翻译的标准及方法两方面对中餐菜名的英译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菜名蕴含着中华名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命名方式。中式菜名英译中,如果单纯地将中文菜名直译成英文,必然会导致交际上的误解,因此,中国菜名的英译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对其文化因素的保留在英译中显得尤其重要。该文从文化保留与翻译策略入手,介绍了中国菜名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分析了翻译主体对中国菜名英译文化因素保留应做的工作。无论是笔译或口译,译者都不可拘泥与直译或意译的定则,而应该灵活处理翻译方法,以保留中国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0.
杨晓彤 《英语广场》2021,(11):42-4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饮食文化逐步影响世界。“鲁菜”作为八大菜系之首为外国人所熟知,但水平参差不齐的鲁菜菜名翻译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探讨鲁菜菜名的翻译问题,总结鲁菜菜名翻译规律及经验,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等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