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新闻报道作为及时准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要想进入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入人文关怀:不仅应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角度、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关怀,还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从道德与知识的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更应从文化的角度、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相当多的人崇尚物质主义与金钱拜物教的不良风气下,关注农民,关注农民的价值,就显得格外重要。就“三农”而言,我以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与现实需求世纪之交,由于追逐经济浪潮,人文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时间,关注人、尊重人成为知识界议论的话题。很多领域都把人文关怀引入自己的视野。学者们认为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思考的出发点,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并以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为依据,去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排斥科学对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启良的《西方文化概论》对中西文化比较后认为,人文主义的实质其实就是“人”和“文”的关系。考察人文关怀就是考察文化世界的层面是否对人…  相似文献   

4.
注入人文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既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主体,又是自身存在的价值主体,人不同于一般的“物”,它的根本是“内在”而非“外在”,文明建设的根本是精神。人文精神倡导把情感看作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社会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避免人的异化。新闻报道要进入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透人文关怀:不仅应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角度、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  相似文献   

5.
报纸编辑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新闻知识》2006,(1):79-80
人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重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可见,人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人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也提出了“人关怀”的口号,强调传媒活动中要有人关怀的理念。那么在报纸编辑中要如何体现人关怀昵?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  相似文献   

6.
浅谈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体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传媒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对受众实施“人文关怀”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我国当前新闻传媒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里不少人崇尚拜金主义的不良风气下,关注农民,关注农民的价值,就显得格外重要。就“三农”而言,我以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农民生存环境宁静、安谧的村落,如今只剩下“3861”(儿童、妇女、老人)部队,有点头脑的年轻人都背井离乡,走上了含辛茹苦的打工路,农村的败落、收入的悬殊,贫困衍生了盗心。现在村里的热门话题,已不只是官员腐败,农民们议论多的是“治安太差”。一些人偷鸡摸狗、牵…  相似文献   

8.
“人关怀”在当前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电视传媒也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甚至引导着社会生活的价值和舆论取向,尤其是人们借以了解自己切身生活环境之外的渠道-新闻传播,在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新闻传播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化与依靠瞳品,是一种重要的人现象,那么在当前中国这样一个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化的转型社会,新闻传播的人关怀究意见何以体现呢?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人文关怀”颇受新闻媒体关注,这是让人感动的事:我们终于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更多的关注我们人类自身了。也正因为是对人这一鲜活的个体和群体的关怀,“人文关怀”类的作品才会广受关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同其自觉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且总结优秀的纪录片,“人文关怀”是他们的共性之一。  相似文献   

10.
赵阳 《记者摇篮》2004,(5):12-13
“人文关怀”是近年来新闻传媒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上网搜索,竟得8 万余条。但究其词意,居然发现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连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找不到具体的诠释。综合各家所言,笔者认为,“人文关怀”指的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强调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都是围绕着人与人有关的事物,围绕着对人的关怀展开的。我们曾有过不那么看重人的时候, 有过把“人性”、“人道”当成靶子批判的时候。因而,对于提倡“人文关怀”,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曾有文章认为,“人文关怀”这个词用得太滥了,不用也罢。对此, 我不敢苟同。纵观我们的社会现状,不是  相似文献   

11.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段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方面的问题”,而人文关怀的核心就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笔者作为舆论监督类节目《行风热线》的一名编采人员,在两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受到新闻媒体非常需要人文关怀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 ,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文关怀 ,是一个社会文明发达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所需求的 ,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大众媒体 ,强调对于人的生存生活环境和个性的关注 ,体现人文关怀 ,是21世纪新闻传媒的发展方向。对新闻媒介来说 ,人文关怀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以及社会公平、公正平等的倡导 ,其次是“受众本位”的回归 ,也就是媒介活动中 ,以受众为主体 ,尊重受众 ,了解受众 ,尽力满足受众的需求。我国早在80年代初 ,许多党委机关报就纷纷改版、扩版、增办周末版 ,为的就是改变以往那种严肃有余…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重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可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也提出了“人文关怀”的口号,强调传媒活动中要有人文关怀的理念。那么在报纸编辑中要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昵?下面从几个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传媒企业经营管理的“生命线”、“向心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臼益融入全球化体系,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这些变化,无形中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传媒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个传媒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蕊 《中国广播》2004,(6):45-47,52
近年来“人文”渐成时尚,“人文”二字成了无所不在的关键词,学者们言必称“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积淀”,就连新建楼盘的广告语中也不忘宣传“人文环境”……目前,几乎可以随时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平台上发现人文关怀精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传媒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还是对自身生存的考虑,都自觉自愿地在传播中注入了人关怀,并对此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然而在其探索的过程中仍显现出一些不足,本立足于批判的视角对当代传播中的人关怀进行反思,剖析传播中呼唤人关怀的深层原因,并详析其缺憾之处如对传播中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关怀的眼光过于狭隘、关怀的思想流于表层等,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其进一步走向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传媒工作实践中,一篇“鲜活”的广播新闻报道能够产生精彩纷呈、魅力无穷的立体效应。那么,这种立体效应的深层含义究竟是什么?作以为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8.
高春艳 《今传媒》2005,(6):25-25
《今传媒》是2004年初由《报刊之友》易名改版,由省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定位于“报道传媒、服务传媒、研究传媒,评论传媒”,以“用真诚和真情展示真实的传媒”为办刊理念,致力于“为传媒人、准传媒人,传媒教育者、关注传媒的社会群体做一本传媒领域好看实用的通俗读物”。2005新年伊始,《今传媒》再度改版,逢单月出市场版,以关注传媒,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方面有所失落而提出的,即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立人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先进思想和现代文明意识的主力军,担负着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净化社会文化思想的重任,应该在新闻报道中重视和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我们笔下的新闻才更具亲和力,这也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令人遗…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衡量标准。“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报道讲人文关怀,就是要强化受众意识,以受众为中心,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寻求与观众人性化的平等交流,解读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