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实用英语人才培养与教材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多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重视语占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活动上则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以语法作为教授外语的基础,认为语法既有助于理解、翻译外语,又有助于“磨炼智慧”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法脱离实际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交流技能,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向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要建设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编写设计出具有生命力的、能适应英语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语法是语言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掌握好一门语言的必要工具,语法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三种语法教学的技巧: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运用归纳演绎法和对比教学法。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将英语语法与语言技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多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重视语言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活动上则采用的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以语法作为教授外语的基础,认为语法既有助于理解、翻译外语,又有助于“磨炼智慧”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这种教学法脱离实际语言环境,忽视了语言交流技能,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向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要建设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编写设计出…  相似文献   

4.
徐慧 《考试周刊》2011,(44):99-100
语法知识的机械训练和强化记忆苦涩无味,导致教与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本文着重探究如何通过情境活动的创设和渗透式内化训练,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言意义的基础上归纳语法的表现形式及使用规则,使学生体验、领悟语法结构,并通过进一步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其语法规则内化为语言运用的一种习惯,从而提升英语语法学习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高校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语法重要性常常被忽视,造成学生对语法知识一知半解。语法是语言规则,学好语法,熟悉语言运用规则和法则,可提高学习效率,使语言表达更准确,英语学习中语法学习至关重要。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提高语法教学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境,强化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本文将针对微课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秦霞 《考试周刊》2009,(45):119-120
《牛津初中英语》是新课程实施后所采用的一种全新的教材,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二是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言情境真实,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这套教材单词多,语法较为复杂,内容太多,教学难度很大,因此,在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兴趣教学法,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1.如何理解主题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简称《标准》)倡导的主题活动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培养情感、习得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法和教材观念的改革,以往的教材编写过于重视学科内在逻辑序列,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在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  相似文献   

8.
区别于非规则型的以语言活动为学习手段的外语学习途径,外语教学途径基于规则并以语言活动为教学目的.外语教学法是以某种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为基础,在特定的语法框架内,对语言项目和语言技能构成的外语教学活动有条理的程序权重规划.交际语言教学抛弃语法知识框架,以运用规则为框架组织语言活动,不可能产生"交际法".外语教学研究在交际语言教学的外语教学法缺席之后回归方法论、回归外语教学法,其实质是回归语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开展听说读写等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本训练以及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将基础知识转变成学生的言语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运用英语交际沟通的水平。因此笔者提出,要更加关注语法规则在交际场合的应用,通过探究式教学法使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生动化、具体化,让他们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的运用技能。高中英语新教材提出了探究式教学以及交际教学法的语法教学方式。因此改革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探索和构建新型的语法教学模式显得非常急迫。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中开发隐性课程,构建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语言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很难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沉闷。这不仅影响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违背了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英语课是一门语言实践课,既要突出学习者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通信工具被逐渐使用于英语学习。它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由于其在语言教学中的使用,使得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文章通过回顾相关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使用网络交流工具辅助教学的文献,介绍相关网络工具,旨在帮助广大师生更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创建更加适合英语学习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分析了英语学习中存在的误区:把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学习变成单一的看懂,只默读,不朗读;只动眼,不动口:聋子听力,哑巴口语;阅读量不够;把知识当技能,只学不用;浮躁速成心理;重结果,不重过程;对教师的依赖;频繁改变教材缺乏系统性。同时提出了语言学习的理念:语言学习规律是先“语”后“文”。英语是技能不是学问。练听必练说,练读必练写。语言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的,畏惧错误就等于毁灭进步。口耳沟通胜过纸笔沟通“盯住”一套教材,“听烂”一本磁带。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好英语没有捷径。为考试而学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基础英语课是训练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的基础综合课程,英语教学界正在对其进行改革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和要求。实施对基础英语课的探索研究和改革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兴趣。并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高防止语用失误的意识,以激励他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现行中学英语新教材呈现一纲多本,多样化的特点。它们从不同程度上折射了课标的课程理念并凸显了教材的情感、文化、策略和思维等方面的优势。而一线教师对教材隐含的思维因素还尚未有过多的关注。文章就以初中英语仁爱版教材为例,探讨初中英语教材的思维优势及在教学中应如何发挥这些思维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学习二语的学生来说,阅读被认为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较为重要的技能。本文旨在调查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现状,着重研究在高一英语阅读课堂上是否实施批判性阅读教学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使用批判性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母语对一个人外语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会产生促进作用(正迁移),也会产生阻碍作用(负迁移)。汉语与英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受母语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些影响涉及口语,写作,阅读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的负迁移作用,以求找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最高阶段.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能极大地促进、巩固和深化英语学习.然而,这门课又让学生望而生畏.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文章从英语写作教与学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写作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批阅”这样一种单向式交流的模式。而“写长法”教学则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鼓励学生“长长地写”,能写多长就写多长,并且不纠缠错误。这种“长写作”为今后学生有思想的短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发挥以写促学的功效,从而促成外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外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效地建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的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技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鉴于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状况,有必要探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最有效、最实用的教学策略之一。这种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在小组里一起学习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将合作学习运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对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填鸭式”的教学为自主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多模态读写教学模式调动不同的符号资源来构建意义,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感知能力等充分调动起来进行目的语学习。通过在河南科技学院2010级体育学院采用多模态读写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实施改革,教学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