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1.什么是"难点教学" 首先,笔者认为"难点教学"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教学;其次,通常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突破难点进行数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人们每在日常备课中,也总要思考一番"这节课的难点在哪里";有关的教学常规检查,也总要看看教师每节备课中是否列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文章,大谈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3.
4.
汉语复合词"超常"组合是相对于"常规"组合而言的,是人类思维创新的体现。经历过"超常"组合的汉语复合词拥有令人难以准确把握的词义,欲理解其义,必先知晓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该研究于认知视域下对经历过"超常"组合的汉语复合词的在线意义建构过程进行了详细剖析,并发现各构词成份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6.
在印度,除了泰米尔纳德邦以外,其他各邦的500多个行政区都有一所“天才儿童学校”,总计为512所,其主要招生对象是面向印度农村的超常儿童。有教育专家指出,印度人口的70%在农村,而农村儿童占了青少年的大多数。印度政府开展天才儿童教育项目的初衷就是,无论家庭社会地位如何,都  相似文献   

7.
词语"超常搭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语组合形式,能够带来特殊的表达效果。学术界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涉及语法、修辞、心理学、美学、语用学等方面和领域,笔者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审美效果、交际作用、语法特点、修辞特点及语境理论等项内容,从多方面阐述了"超常搭配"的功能、特点和释义方法。  相似文献   

8.
宁铂出家,全国第一个少年班的毕业生多数已不再从事科研工作……有关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的报道或许已经算不上新闻。这个自诞生始就被置于放大镜下打量的班级,今年从他们分别26年后首次举办的班级聚会上,并未提供更多新信息。关注他们。只是由于又听到了一些关于“神童”、“天才教育”失败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名词"枚"本义是"树干",后引申为量词,并经历了泛化和衰落的过程。到了现代汉语中,普遍认为量词"枚"只用来搭配形体细长或体积小的对象。通过对比北大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下的量词"枚"的用例,可以清楚地发现,与古代汉语中的用例相比,当今"枚"字虽然整体搭配范围明显缩小,但除了继承古汉中的一部分搭配对象外,还可以搭配符合[+体积小]或[+细长]特征的近现代产生的新事物,甚至还大量出现与人或抽象事物相组配的超常情况。这种超常搭配受历史用法影响、使用者心理需求和表达的需要、网络平台的推动而得以盛行,是量词"枚"再次泛化的预兆。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形成了词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旧词语的“交脸”已成了语言新陈代谢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大脑的类推和重新分析的思维机制下,人们用隐喻、转喻、仿词、别解、委婉、超常搭配或起用方言词、古语词等方式赋予旧词以新义,或者改变一个旧词的用法,从而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位,满足了受众的求异心理,在经济省力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激励学生挑战自我,进入“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尚处正在形成状态的发展水平,也称“最近发展区”。学生要超常发展,就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发展区,必须进入“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8月3日,一架经美国底特律达波士顿的班机9:30分飞离北京国际机场.乘客中有一位既普通而又非凡的年轻人--2001年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年龄最小的学生--17岁的男孩尹希.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04,(14):61-62
世界各国历史、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各异,但皆有培养智力超常天赋儿童的传统。据《华盛顿邮报》2002年9月17日专栏文章Looking for a Few Wise Children介绍,美国人正在为寻找“天赋儿童”设定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形式单位系统也变得愈发丰富,一些“超常”形式单位频繁地出现在网络.如“糕富帅”“席丝”等。网络“超常”形式单住的建构机制可初步划分为:借用机制,缩略机制以及重解机制。利用机制建构出的网络谐音形式单位,其在线意义建构过程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应通过制定网络语言的规范制度,加强网络监管的技术投入,编著网络语言词典,惩治别有用心的网络语言创造者等举措对网络“超常”形式单位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5.
高西栋 《现代语文》2007,(9):126-126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写作高手,考场上马失前蹄;部分写作水平看似平平的人,却"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晋代的陆机和南朝的刘勰前后生活相隔二百余年,但都不约而同地描述了写作中的同一现象。陆机说:"应感之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与它记录的词,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其中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有分有合,情况相当复杂。本文以“沉”与“沈”、“間”与“閒”为例,探索这两组字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提示阅读古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神童”指那些智力发展相对较快的儿童,也就是超常儿童。用统计学的标准指那些比总体平均水平高出两个标准差的儿童。一般来说,比总体平均成绩高出两个标准差的儿童占总数的3%左右。根据3%的比例,我国现有14岁以下超常儿童约800多万。  相似文献   

18.
古板的政治课要“活”“动”起来,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历史、文化不同,思维方式各异,但皆有培养智力超常天赋儿童的传统。虽判断标准不一,不可以短长论之,但可参考,为我所用。据《华盛顿邮报》2002年9月17日(周二)专栏文章Looking fora Few Wise Children介绍,美国人正在为寻找“天赋儿童”设定新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有许多含有相同语素、在意义上对称的词语.如“男人”和“女人”、“好人”和“坏人”等。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称的词语,如“新房”和“旧房”、“大人”和“小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