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装置有何特点?师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由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所决定的。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是用块状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的,这个反应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不需要加热,而且生成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故可以用制取氢气的装置来制取。如果所需的二氧化碳量较大,可以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生制取二氧化碳时,所用的酸为什么一般都用稀盐酸?师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都用稀盐酸,而不用其它的酸。其原因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固体,它沉积在碳…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教学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疑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首先在选择作为反应物的酸时应该采用稀盐酸.注意实验室通常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一种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4.
罗琳 《考试周刊》2014,(51):127-129
从生活中运用神奇干冰吹泡泡的实验视频引入,从生活到化学,好奇干冰,走进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从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自然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然后通过议一议、做一做、说一说、理一理等探究活动深化分析推理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再利用相信你会思考、相信你会选择、相信你会变通、相信你会设计层层递进的方式,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接着通过相信你会对比、相信你会操作的方式总结出实验室二氧化碳验证、验满方法及体验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的趣味;最后从化学走进生活,利用已知知识设计氢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体现化学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常发现学生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化学方程式。如何才能正确书写这类化学方程式 ,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分析如下 :   [方程式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CaCO3 +H2 SO4CaSO4+CO2 ↑ +H2 O   [分析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跟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若酸用稀H2 SO4时 ,由于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 ,会覆盖到大理石表面而阻止它与酸接触 ,反应很快变慢最终停止进行。因此 ,使用的酸反应后生成的钙盐必须是可溶的。常用的酸是稀盐酸 ,所以 ,实验室制取…  相似文献   

6.
一、为什么实验室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盐跟酸起反应,一般都有二氧化碳生成.若选用可溶性的碳酸盐,如常见的Na2CO3、K2CO3等,与酸反应速度过快,难以控制;若选  相似文献   

7.
目前.实验室制取氢气仍沿用16世纪人们发现氢气的方法一一稀硫酸和某些金属反应。镁、锌、铁等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由于镁与酸反应太快.铁与酸反应又太慢而锌与酸反应速率正适合实验室条件下制取氢气。另外一方面,因为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氢气易混入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因此,实验室制取氢气多是选用锌和稀硫酸反应。  相似文献   

8.
申振 《化学教学》2000,(8):37-39
在电解质溶液反应中 ,强酸可以制取弱酸。利用这一反应规律 ,我们可以用强酸与挥发性弱酸的盐反应 ,制取挥发性弱酸 ,如实验室制取H2 S气体 ;也可以用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的盐反应 ,制取酸酐 ,如实验室制CO2 气体。同样 ,存在这样一些反应现象 ,如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可以制SO2 ,SO2 通入NaHCO3溶液中可制CO2 ,CO2 通入Na2 SiO3溶液中还可以制硅酸。这一反应现象表明 ,酸的强弱都是相对的。一般地 ,相对酸性强的酸 ,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制取相对酸性弱的酸。还有 ,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可产生CO2 气体 ,CO…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学习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2.学习通过对新旧知识关系的认识,主动建构新知识。3.对获得二氧化碳的多种途径进行探讨,锻炼科学思维和探究的能力。4.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教学设计程序,以“学会构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模型、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学会设计其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主线,设计“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为基于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案例,发展学生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内涵、教学设计程序,并以"学会构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模型、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学会设计其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为主线,设计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2.
1.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不能反过来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因为非金属氧化物与碱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可它就不是中和反应;还有酸与金属氧化物作用也能生成盐和水(如用稀盐酸出铁锈的反应),可它也不是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才是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金怡 《化学教学》2016,(5):65-67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质的方法,可用于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二氧化碳的消失与再现”实验,从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14.
黄海鹏 《化学教学》2006,(11):29-3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分析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初中阶段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物为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为什么选择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稀硫酸与CaCO3反应能不能得到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6.
这节课的难点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 ,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 ,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为了突破难点 ,结合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 ,设计问题 :( 1)哪些物质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 2 )实验室为什么选择碳酸盐和酸反应 ?( 3 )在许多碳酸盐和许多酸中最好选用哪几种 ?在教师的诱导下 ,学生能完成对 ( 1) ( 2 )两问的认识 ,要回答第三个问题 ,可通过探索性实验来完成。表 1,表 2是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表 1 酸的选用 (在石灰石或大理石中加酸 )能否…  相似文献   

17.
从多种角度对二氧化碳的两种实验室收集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无论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限度和溶解程度,或是二氧化碳气泡与水接触的程度即气泡逸出速率和与水化合及碳酸分解的速率来看,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教材对二氧化碳采用排水集气法应改变不明确的或否定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宋文评 《化学教学》2007,(11):47-48,76
以建构主义理论"抛锚式"教学模式为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氧气的制取实验来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探究的问题,不仅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进行了科学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气体,因为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空气的成分之一。因此,无论什么版本的初中化学教材,都把二氧化碳和氧气放在一起,作为研究气体性质和制取方法的典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一般选择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制备过程中,当反应发生装置中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20.
说起碳酸钙,谁都不会陌生.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能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化学上常利用这个反应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在实验室里,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