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丹 《中学生物学》2012,28(11):52-53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图1)。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加入酶B反应速率与无酶A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而加入酶A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加快,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图2)。  相似文献   

2.
任何活细胞内所友生的生化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核糖核酸(RNA)在无任何蛋白质条件下能进行催化和切割、拼接并复制自身功能的发现,不仅改变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而且对生命的起源、酶的进化等作出了新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松香施胶剂制备中的酯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制备阳离子松香中性施胶剂中的酯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主要说明以松香为原料,加热熔融后加入甘油使其脱水酯化,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改变催化剂用量以及改变反应物配比,来确定松香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改变吸附的温度,测得不同离子的吸附量,根据分配系数D与温度T的关系式lnD=-ΔH°/RT+C作图,由其斜率求得反应的焓变,从而从理论上说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的浓度,根据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作出其吸附等温线,并求出有关常数,从而从理论上说明吸附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度及树脂对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改变吸附的温度,测得不同离子的吸附量,根据分配系数D与温度T的关系式lnD=-△H&;#176;/RT+C作图,由其斜率求得反应的焓变,从而从理论上说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的浓度,根据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作出其吸附等温线,并求出有关常数,从而从理论上说明吸附反应进行的难易程序及树脂对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陈桂生 《新高考》2008,(7):91-95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进行都和酶有关。可以说“酶”的内容几乎贯穿着整套高中生物教材。“酶”的专题复习,首先要明确并深入理解《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其次,要能全面梳理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第三,还需通过对一些典型题例的深入剖析,学会在特定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规范地解决实际问题,落实《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和方法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既可以验证酶的高效性,也可以说明酶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平衡点的催化剂特性.同时,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可使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实验数据记录、分析等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氧气的制法中,同学们学习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如何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催化剂的概念呢?下面是我对催化剂所作出的几点说明: 1.催化剂的“一变两不变”  相似文献   

9.
酶作为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在催化一个化学反应的同时也具有其它一般催化剂的特性。在化学反应的时候,酶并没有改变本身的量,它只能加快这个化学反应的速度,却不能改变这个反应的平衡点。但是,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又不同于与一般的催化剂。酶既是生命活动的产物,又在物质的运动形式上处于更为高级的阶段,因此它比其它一般的催化剂更有优越性,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霍夫曼水电解器从宏观方面验证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为了从微观方面直观地说明水分子的电解过程及水分子的组成,我们设计制作了电解水分子模型,把它作为课堂演示实验的补充,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此模型还可以演示以下内容:①讲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时,可以说明,在电解反应过程中,氢氧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在反应前后它们的组合方式不同;②讲分解反应概念时,可以说明,电解反应只有水分子,电解反应后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③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说明,电解反应前有两个氧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电解反应后还…  相似文献   

11.
以“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为例说明在高中生物社团活动中进行探究类实验时如何有效组织与开展,在探究类实验活动中要让学生自主参与、互相协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生物体内一切生化反应都是由蛋白质催化完成,这个概念在生物化学界已根深蒂固。1981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T.Cech发现了RNA具有酶的催化功能后,首次改变了人们对于酶的化学本质的认识。1994年,美国科学家Breaker等利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SELEX),  相似文献   

13.
对PLA-PCL无规共聚物在猪胰脂酶(PPL)水溶液及不同pH值水溶液中降解的失重率、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变化进行研究,分别考察酶的添加及pH值的改变对材料水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酶的加入促进了PLA-PCL无规共聚物的水解,使得共聚物质量损失更明显,酶对共聚物中CL链段的水解有促进作用;而化学水解过程中LA/CL组分比的变化说明PLA链段优先水解,酸性环境会加速PLA-PCL共聚物的水解。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1 .1 引入教材的引入由新陈代谢概念入手。指明新陈代谢在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中所处的地位 ,即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本质的特征。进而说明新陈代谢的实质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变化的总称。此处包含有问题情景 :( 1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同已知的化学反应相比有何异同 ;( 2 )从物质能量角度将绪论中新陈代谢的概念同新陈代谢的实质相联系分析新陈代谢反应的特征 ;( 3 )新陈代谢场所在介绍反映细胞膜在维持反应场所相对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1 .2 酶的发现按历史顺序介绍酶发现的过程 ,揭示出历史背后所隐藏的科学发现逻辑 ,说明直觉性思…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不同含量氰酸酯/水滑石复合体系进行了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通过Kissinger法、Ozawa法和Crane法计算了复合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及反应级数等固化反应参数.结果表明,水滑石纳米粒子的加入使氰酸酯固化反应放热峰的峰值温度和反应终止温度明显降低,同时降低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但反应级数基本不变.这说明纳米水滑石的加入对固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改变氰酸酯的固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化学课上对平衡移动中浓度平衡的影响和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的介绍是通过这样两个不同的反应来说明的,即: FCl_3 3KSCN→Fe(SCN)_3 3KCl→FCl_3 3KSCN 说明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2NO_2(气)→N_2O_4(气) Q→2NO_2(气) 说明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此产生了一些疑问,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对同一反应能否进行两种改变的实验呢?另外,在做“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时,加的是大量的KCl固体,这就使我们想到:“会不会是  相似文献   

17.
载药淀粉微球的反相乳液法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反相乳液法合成了载药淀粉微球,表征了微球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研究了工艺条件改变对微球吸附量的影响规律。扫描电镜图片表明,淀粉微球呈圆球形,表面粗糙,孔隙发育。红外光谱图存在酰胺基吸收峰,说明可溶性淀粉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发生了交联反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改变对微球吸附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蔗糖酶作用于蔗糖,使之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的反应,根据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变化追踪反应进程,测定酶的比活性以及米氏常数,从而研究反应条件对酶催化作用的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很多,如温度、pH.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外,还涉及酶浓度和底物浓度等。在研究酶问题时涉及很多类型的曲线,通过改变曲线中某一因素会引起曲线中相关"点"或曲线走势的变化.1.曲线中相关"点"的变化例1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0.
酶的分类     
郭兰冬 《科学教育》2006,12(3):55-56
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Enzyme Committee,EC)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把酶分成6大类:1氧化还原酶类主要是催化氢的转移或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反应。在酶家族中数量很多。它又分为两类:1.1脱氢酶类催化直接从底物上脱氢的反应。反应通式:AH2+B A+BH2。其中AH2是氢的供体,B是氢的受体。在酵母菌发酵生成酒精的反应中,有一种醇脱氢酶,它作用于乙醇,使乙醇转变成乙醛。这个反应是可逆的,这种酶也能使乙醛转变成乙醇。发酵时醇脱氢酶就催化乙醛加氢转变成乙醇的。乳酸脱氢酶也属于此类酶,它能催化乳酸脱氢,变成丙酮酸,是参与糖酵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