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大学到职场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次转变,对学生整个生命历程有重要影响。在这一关键转折点,开展着眼于个体生命空间、提升学生环境适应性、帮助学生找到与个体特征相符的职业的转变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不容分割的一部分。美国大学通过顶点课程、毕业标识、发展校友、公民教育、职前筹备等途径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转变教育,为学生实现从学校向职场的成功过渡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1,(18):3
"如果说人的出生是‘自然生命’的诞生,那么,学校、家庭和社会则孕育了人的‘社会生命’,其中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是把一个人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历程。"一个为丰富学生和教师的社会生命内容、提高其社会生命质量而不懈努力的校长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对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关怀。学校体育教育最根本的转变,在于当代教育关怀生命的教育价值取向。体育课程内涵的人文性,竞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新的学习内容、方式和评价的变革,无一不引领教育者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期待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是回归生命的教育,教学从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教育从控制生命转变为激扬生命。我校实施生本教学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孩子快不快乐,取决于我们的课堂;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不高,也取决于课堂。生本课堂体现了学生的高参与、高热情、高效率和高创造,而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是课堂中被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走进新课程,在教育思想上最终需要实现的核心转变,就是对学生精神生命主动性发展的认识。换句话说,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把教育的目的与过程同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结合起来,把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生动、主动发展视为教师的第一天职,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真正生命价值所在。一、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是教师的第一天职首先,从学校教育的目的说。我国目前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最终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换言之,学校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把一…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彰显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生命教育本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挖掘生命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珍视自身宝贵生命;抓住课堂教学时间,提高生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公布以来,上海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纷纷提出有关生命教育的对策与措施。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命教育应该是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生命教育,由此开始学校“生命共同体”的建设;同时,学校还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从教师心理支持、家长心理支持和学生心理支持三个角度切入,建立了学校生命教育的心理支持系统,为生命教育在不同类别学校的开展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以关心生命、关心生活为方向,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应该以学校为本,创设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营造尊重、关怀、人性化的学校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经验出发,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源于生命,生命是教育的起点。教育因生命而产生,促进生命的发展乃教育之本。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学校教育应以生命育生命,走近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完善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意义上的生命成长。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追寻生命意义。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发现、实现、创造生命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既崇高伟大又脆弱渺小,人的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青少年漠视生命、性格扭曲的现象日益增多,反映出当前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和生命教育的缺乏。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现实意义以及实施途径,主要包括: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增强青少年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大理如诗,诗颂大理。走进大理,不可不读大理的古诗;读通大理,更不可不读大理的古诗。大理白族自治州老干部诗书画协会通过对大理范围内的历代诗词进行抢救性地发掘、收集、整理并编辑出版了《大理历代诗词选》(上下册),该套书的出版为承传国粹,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宣传大理、研究大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介绍本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方法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通过几年来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元初大理地区权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史学家对元王朝统一西南边疆这一事件非常重视,他们强调中央王朝"元跨革囊"的巨大影响。但这种视角无法告诉我们元王朝对云南各地区的影响究竟处于何种程度。同时,元初云南各地社会文化状况体现出多元特点,不同地区面对元中央势力的进入显然也存在着不同的应对方式。我们选择大理地区探讨元初大理国精英深厚影响力。蒙元依靠军事力量击败大理国,但兵力消耗巨大,加之主力很快北返,因而元初大理国贵族故旧仍然是大理地区的主导力量。掀起浩大声势的起义军领导者舍利畏,以及这场起义的平定者段实都体现了这一点。研究表明,元初大理国王室段氏仍然在这一地区拥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甚至等同于"国主";而姚州白长善的例子向我们证明,即便中央王朝已经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但大理各地区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大理国贵族故旧手中。这说明大理社会权力结构并不随着元王朝的进入而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我们理解元代大理地区土官问题、民族政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经营特色是西餐馆经营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西餐作为外来的餐饮形式,近年来,在大理古城开设西餐馆比较集中的洋人街、人民路、红龙井三条街上,其经营理念与旅游活动中的大众化、时尚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大理古城西餐馆。文章分析了大理古城西餐馆经营现状、经营特色、提出了大理古城西餐馆创新经营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大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对大理这一地域进行了独特的展现,在他相关的作品中,大理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秀美、人文风气宽和的魅力之地。立足于大理这一地域,从金庸笔下的大理人物、大理风景以及大理文化三个方面对大理形象作简要分析,可反映出大理区别于其他地域的鲜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儒学的传入对南诏大理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诏大理国制度化教育始于儒学,形成于"儒释"阶层的出现;从南诏到大理国,虽然经历了从"以道治心"到"以佛治心"的转变,但始终坚持以儒学教育为根本;儒学为先,儒释道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理白族本主文化,对其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郭松年曾于至元十六年到至元二十五年、至元三十年六月以后两次到云南,游历了云南、白崖、赵州、龙尾关、大理等地,留下《大理行记》等传世作品,成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和元代初期大理地区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对游历地的山川地貌及古迹的记录,对研究元初大理地区的行政区划、山川名号和地理分布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思想,反映了大理时期云南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理海东山地城市的SWOT分析,提出建立山地生态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内部优势、依靠外部支持,实行保护优先的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战略;凝炼海东山地城市文化特色的形象,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健康城市,以期实现大理城市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理大学14级预防专业4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辅之以访谈调查,了解预防专业学生开设"护理技能"实验课情况及效果。调查发现预防专业的学生对"护理技能"的实验课非常感兴趣,并提出更好的建议,增加了任课老师的信心,并对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庭院式餐厅是近来各城市悄然兴起的一种餐饮经营模式。大理白族庭院是白族文化的集中表现,而白族式庭院是餐饮文化特色最好的物质载体,借助白族民居庭院开展本土餐饮经营是其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