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
要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学会学习”。怎样才能找出最适合你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呢 ?下面就学习的机理和可选择的学习类型及接收的类型等作概述。1 学习机理人的学习像其他事物一样 ,都不能脱离物质运动而存在 ,它是物质运动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一种产物。已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学习是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 ,脑是学习的器官。人脑由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 ,每个神经细胞都有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细胞体里有细胞核 ,分布在大脑皮层外部 ,形成灰质 ,突起是细胞向外突出的部分 ,可分为长的轴突和短的树突 ,称神经纤维 ,每个神经细胞的…  相似文献   

3.
PBL与普通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师地位、学生角色、媒体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但PBL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即反馈与评价效果不佳.本文以实验研究的方式提出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从而能及时诊断、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其今后的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由来 从教以来, 我在心理咨询室接待过各类学生,其中有一类学生是最让我感到最心疼和着急的,这类学生便是我们俗称的"书呆子".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种废寝忘食的精神,几乎耗尽了所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律不碰.可是,付出与收获却不成正比.他们往往会在心理室痛心疾首地诉说着自己有多么努力,有多清晰的目标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可每次考试的结果都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原来比较沉闷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也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展示个人风彩的最佳平台。但是一部分教师把其中的“自主”学习方式,理解得不够准确,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了。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今天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三个字 :“实”、“疑”、“活”。“实”即“真实、扎实、朴实”。教学的“实”即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有效地、深入地学习。“疑”即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伴随着对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谈英语学习的"苦"与"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从事对外贸易、科技研究,还是参与体育比赛、文化活动,甚至与国外的亲友联系,几乎都要用到英语。大多数在校中职生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却有很多问题,妨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成效。  相似文献   

8.
一、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接受学习”入手  1 “接受学习”是学会学习的第一层次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 ,完成智育的三项任务 ,即传授给学生陈述性知识、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教会学生习得和应用策略性知识 ,使学生成为自觉的自我学习者和能自我调控的人。据此 ,按照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观点 ,我们将“会学”的内涵概括为四个层次 :(1 )会“接受” :在接受教师传授的陈述性知识时 ,会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 ,并在五个学习环节中会观察、记忆、想像、思维 ,会用脑动手。(2 )会应用 :对习得的概念和规则 …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个体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建立一个和谐的、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只有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合理选择,才能真正发挥合作的效益,否则便会适得其反。下面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0.
“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两种学习方式,在中学教与学中同等重要,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还无法专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融合为一体,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可行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各自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是整合这两种学习方式,并探讨整合的途径以及注意的几个问题,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理念,更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学习"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对“学习”分析、论证中指出,创新是学习的应有之义。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学习链”短、“学习幅”过窄,学习深度不够三个误区。为此,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14.
接受学习并非机械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都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彼。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准学习起点,让接受学习有的放矢容,使接受学习有序开展;携手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和谐共进。不可厚此薄合理组织内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学生"看作动词.以"学"与"生"的和谐共存为基础,认为"学生"内在地包含了几项应有之义.第一,为什么学:造就绚丽多彩的"'人'生'";第二,怎样学:要"生"学,不能"死"学;第三,学什么:以知识为媒介,臻达"人生之道".对这些意义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理解"学生"一词所蕴涵的应有之意,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培养、对于学习化社会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创造兴趣要从小培养,求知欲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语文课如果仅仅只围绕作品分析模式和学科知识体系反复“砸”,学生势必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而也就更难有创新,因此应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为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未知世界,并使其成为生动活泼、情趣融融的创新“加工厂”。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日本的语言学家还是中国的日语语言学家,都对日语助词“は”和“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本文对“は”和“が”的区别进行分析、说明,目的是能使日语初级学习者在“は”和“が”的学习、区别上有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对“は”和“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则:一、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甚至认为学习语文需要天赋.天赋固然重要,但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参与,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则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无意注意占优势,上课时总是爱动,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动"为突破口,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一方面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美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例,探讨语文教学中的空白和利用空白进行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旨在推动教学波澜,培养学生思维和想像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