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舟记 《新闻实践》2011,(9):76-76
本刊讯经过整整一年的市场调查和技术探索,舟山海印印业有限公司(舟山日报印刷厂)特色“香报”终于试验成功,并作为一个创新文化产品投放市场。“读报闻香”让读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阅读新体验,也就意味着所有拿到“香报”的读者在翻动报纸版面的同时,可以感受到报纸散发的宜人淡雅的清香。  相似文献   

2.
吴楣 《报刊之友》2012,(7):36-37
武汉黄鹤楼漫天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围绕“强化服务奋力创新提升实力”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黄鹤楼周刊“服务终端引导终端造福终端”的办报宗旨;坚持“服务立企、创新活企、开门办企”的运营理念,广泛征求意见、多方组织学习,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改版提质、宣传提效、文化提升。  相似文献   

3.
袁敦卫  刘建中 《文化遗产》2010,(4):151-156,159-160
莞香是东莞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无论是其实用价值还是丰厚的文化意蕴,它带给人们的文化想象是无限丰富的。莞香文化的血脉在断裂近三百年后,再次得以接续,它将有力激活东莞的地方文化记忆,丰富东莞的地方文化想象,并为东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传媒新思维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着力方向,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聚焦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文化创意产品,结合文创产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案例,讨论传统文化的物质性属性与价值性特征。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形成是物、人与文化三种要素的交互过程,而文创产品的价值功能体现为共建意义、消费满足和媒介叙事的三重建构。在物质性转化中“,物—人—文化”的三者互动,正是充分利用了文创作为“物”的媒介功用,激发了人的创新精神和创作热情,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价值性延展中,文创产品则调动了其文化属性、商品属性和媒介属性,将创意与文化相结合,将消费与体验相结合,将传播和链接相结合,满足了社会中各方的多层次诉求。  相似文献   

6.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10,(44):28-28
《说文解字》中说:“香,气芬芳也。”而馨香的“馨”,也是香气远闻之意。而能产生这些美好的气味之物,尤其是专门用来制造香的原料也被称为香,如:沉香,龙脑香,迷迭香等。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是当前我国博物馆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而西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起步较早,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位、创意、开发、设计等方面已经高度成熟、值得借鉴。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方法,比较全面地对比了国内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念、现状与特色,总结出了西方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重要经验、做法以及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之处。提出当前国内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要明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功能定位,体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要赋予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内涵,体现鲜明的博物馆特色;要增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趣味性与创新性;要将博物馆商店当成“博物馆的又一个展厅”“用文化创意产品卖文化”等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8.
2002年央视“3·15”晚会上 ,香武仕音响被曝光 ,成为轰动一时的话题。有报道称 ,被曝光前香武仕音响销售红火 ,属于中国十大音响品牌之一 ,每年销售额达亿元。香武仕之所以能“香”起来 ,固然有商家的胆大妄为、工商部门的失察等因素 ,但媒体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以“香武仕”为关键词 ,登陆著名搜索引擎 google进行检索 ,可以查到200多个页面。其中当然有“3·15”之后揭露香武仕真相的文章 ,也有部分重复页面 ,但更多的是当初吹捧香武仕音响的新闻报道及广告。考虑到有相当多的媒体内容没有上网以及搜索引擎漏…  相似文献   

9.
姜丽萍  饶丽君 《视听》2024,(4):112-116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图像传播和视觉呈现效果,小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数字时代也有了可行的突破路径。以纪录片《惟有香如故》为例,基于视觉重构理论分析香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困境,发现香文化的数字化呈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传统小众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至新阶段并产生本质变革,既有观点和概念已无法对其进行全面解释,基于此,作者提出“Cultech”(文化科技)概念。“Cultech”是指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文化消费场景搭建与信息智慧服务中应用的数字化手段,具有智能化、交互性、兼容性、人文主义等特征。“Cultech”发展的关键问题体现为“五个面向”,即面向人类、面向科学、面向需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那么,作为媒体人,我们要注重新闻宣传“软实力”的提升。当今时代,信息共享,资讯发达。“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媒体生产的反映和顺应时代潮流的产品,能有力引领和推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而也是间接的物质产品。可以说,新闻宣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媒介文化,从字面的意思理解由三个要素构成:媒介、文化、媒介产品.其中,“产品”要素成为当下媒介文化的核心,媒介产品是用来销售赚钱的.通过议程设置,媒介文化建构了我们生活的“拟态环境”. 大众文化是与精英文化相区别的,但大众文化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大众媒介承载方式,异化了大众文化.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  相似文献   

13.
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以"香"为核心利益点,以传统文化为情感联结的营销理念,在其整合营销传播中,TVC与平面广告等创意对于诉求的精准传达,有力地辅助了品牌形象的塑造。Simple简单:创意点需要尽可能单纯,才能有利于消费者对于品牌所传递信息的理解。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的TVC与平面均围绕"香"来展开。TVC层面,榨油坊里用花生壳捞油闻香的小孩与用打油勺提油闻香的卖油郎,  相似文献   

14.
庆阳香包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符号,蕴涵着深邃的汉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着久远时代的先民朴素的本源哲学.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入手,追溯庆阳香包产生的历史渊源,解析香包在民俗文化中的符号意义,并从以下四方面阐释香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民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在文化民生建设上,可以从构建完备的档案馆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以及构建有力的档案馆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档案馆强化文化建设,对于重塑其文化形象,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3,(3):26-27
在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的传香之道中,最具智慧、最具效力的无疑是其独到且精到的体验营销方式,因此也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成功的,极具参鉴价值的体验营销经典范例。该案例是采用体验营销实施模式中的文化模式,即利用传统文化,使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气氛,从而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进而促使消费者自觉地接近与文化相关的商品或服务,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甚至形成一种消费习惯和传统。在营销手段上,该案例选择的是知觉体验方式,即将知觉器官的感官体验应用在体验营销上,最终增加品牌和产品的附加价值,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值得一提的是,胡姬花在借力中华传统文化来为品牌加分的过程中,并不是只重视"形",而忽略了"神",而是通过1918年的那座古老的油坊、木槌撞击木楔的浑厚之音,以及卖油郎的古朴形象……将古法小榨所传承的中国传统花生油的深厚内功和历史流传下来的"香",有机地附加在产品之上,以实现品牌上的传统回归,以及与消费者缔结起来的印象与情感的关联。更值得一提的是,胡姬花将感官体验应用到了极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立体感知,面面俱到,全方位演绎体验营销的魔力,让消费者领略古法小榨花生油的工艺灵魂,成功地拉近了胡姬花品牌的文化感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使古法小榨传承百年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开始备办年货,云南人过去除夕、祭灶及春节期间有一样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什锦南糖,这是由芝麻片、核桃酥、豆沫糖、花生沾、牛皮糖、鸡骨糖等十余种糖果混合而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糖果,因为喻示着富足、甜蜜同时又因其内容丰富,口味香、甜、脆、糯、酥皆备,甜而不腻,因此广受人们喜爱。逐渐成为云南人春节期间接待亲友必不可少的摆件,不管到哪家拜年都会看到案几上摆得有;不少糖果厂、糕点铺都能制作,但尤以"合香楼"的最负盛名。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黄鹤楼品牌的发展需要两个轮子推动,那么一个轮子就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一个轮子就是营销创新。这就是黄鹤楼的成功秘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FM101.1陕西秦腔广播·西安乱弹在广告经营价值共同体构建过程的分析,提出其蕴含浓郁的西安本土文化的广告传播塑造的城市精神所带给受众的是一种文化的共享,通过对城市文化的不断挖掘,塑造更高层次的“精神共同体”及“价值共同体”。这种深植于城市精神中的共同体构建,为广播广告提出了一条文化营销的新路,塑造了文化共享,价值共建的新理念,开创了以文化消费为导向的“产品文化化、文化产品化”的广告经营新形态,实现了广播广告产品文化溢价的新价值,让广播与新媒体的整合有了切实可行的连接点,实现了文化价值型导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有奖     
《出版视野》2010,(3):40-40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