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G-H-M理论的教育产权制度缺陷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G-H-M理论的扩展分析,将剩余控制权分为名义剩余控制权与实际剩余控制权,并以此探讨我国教育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目前的教育产权制度设计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称,名义剩余控制权的不完全,以及由此产生的预算软约束、委托代理和寻租等问题.可以尝试从明确教育资产所有者的财产权利、界定所有者权利与教育机构法人权利、建立完善的教育产权激励机制等方面对教育产权制度改革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的民办高校产权制度是一种"产权公有"的制度安排,即收益权、控制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为整个民办高校所拥有,而非为某个(些)特定的人所拥有.建立公益性的产权制度,是我国民办高校可以选择和借鉴的发展道路.构建公益性的民办高校产权制度,需要民办高校自身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资源配置状况及其流动问题,因而必须根据教师人力资本的具体特性予以合理安排。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导致了教师流动的不合理:所有权错置导致教师管理条块分割而难以适时流动、剩余索取权谬误导致教师收益权失真而流动失衡、剩余控制权配置不当导致教师流动权残缺而流动失序等。为此,必须正确界定教师法律身份,明确其人力资本国家所有权;改革教师聘任制度,统一聘任实施主体;调整剩余索取权安排,统一教师人力资本收益标准;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规范剩余控制权行为;补偿教师流动成本,健全剩余处置权。  相似文献   

4.
产权残缺是公立高校产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缺位对我国公立高校内部产权效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我国公立高校产权残缺的涵义、原因、以及对公立高校产权效率的影响,并从产权激励方面提出一些产权制度安排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人力资本制度安排及其激励机制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目前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企业家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本文讨论了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安排,完善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产权制度以及在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上获得一定的满足,从而实现企业家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略论 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该说,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远没有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1〕。原因自然很多,有一条是十分关键的,那就是,我们一度对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不充分、很模糊,却又时刻以理论要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名义,有意或无意地指导着教育理论研究的方向。我们喊了这么多年理论联系实际,可回过头来扪心自问,剔除引进的、传统的,我们到底在中国当代教育实践这块土地上生长出了多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的教育理论呢?要走出困境,有必要进一步阐明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老调”“重弹”,或许会有些裨益。1.对“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日常理…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安排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以使企业的产出最大化,即如何在企业的两大主要要素投入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分配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实现企业的产出最大化。本文从资本稀缺性与专用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资本雇佣劳动”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资本相对稀缺性与专用性的变化分析,指出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对混合经济这个概念的理解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微观层次的混合经济即混合所有制经济,其必然涉及企业产权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国有企业绝对控股到相对控股的过程.国企相对控股的提出相对于绝对控股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对拥有控制权却不拥有剩余索取权的人的激励和监督障碍、多级代理成本等问题.结合目前我国非竞争性与竞争性领域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状况,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下控制权成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剩余控制权与特定控制权之间的作用关系构成了控制权机制的作用机理。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使得控制权机制的激励作用超常放大。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企业家激励机制可以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论界普遍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运行效率。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监控体制和采取激励机制加以解决。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有权外化所引起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的分割问题。“经营权”是所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然要求享有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过程,就是这种比例关系的确立过程。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在代理人的要求被漠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代理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谋求自身的利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不能把委托-代理关系与雇佣劳动关系混为一谈,否则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统的用益物权系指土地用益物权,本文首先认为海域使用权和土地使用权应分别设置,自成体系,共同构成我国的用益物权制度,接着以空间权理论为引线,进一步提出我国的用益物权体系可以客体为标准分为三类:海域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和空间使用权。同时,本文认为海域物权制度对传统集合物理论和不动产判断标准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现实财产相比,网络游戏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限制性和稀缺性等特点。目前,法学理论界对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主要有债权说、知识产权说、物权说及新型财产权说等多种观点。当前网络游戏虚拟财产保护仍存在诸多法律困境,如所有权归属、物权变动模式、归责原则适用及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在立足我国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纠纷司法实践基础上,对其民法保护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助推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产权制度存在教育机构行政化色彩浓重、学校资本所有权与学校所有权的错位等弊端。要革除这些弊端,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产权制度.理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社区、学校、家长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产权关系,完善学校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私权化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需要及必然结果。然而,知识产权私权化的不合理扩张和异化则可能导致知识创造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在社会权利体系中表现为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这种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已经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5.
在大陆法系民法中,物权和债权是传统财产权的重要支柱,二者的关系是当下民法学者关注的重点。在现存的民法理论中,物权行为理论科学性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以物权和债权的区分为基础,以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为核心,以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为内容,正确地剖析了交易的法律本质。我国很多学者认为我国不存在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在《合同法》、《物权法》中又存在着物权行为理论的内容。因此,物权行为理论作为财产法理论构建的规律,其内在的科学性规定了民法必须接受。"物债二分"是生活的逻辑。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面临的大学产权、教育股份制、投入与产出、资源配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主张要明晰大学产权、试行股份制改造、提高投入与产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克服资源配星的种种弊螭。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产权关系及其所有权与剩余收益权缺位等几个非营利组织产权的关键问题。按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的不同、对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两个最基本非营利组织产权关系方面,对其进行了合一、部分分离、分离三种划分。从非营利组织委托一代理关系和受益人主体虚位以及其公益性等方面,分析了非营利组织所有权和剩余收益权缺位原因。  相似文献   

18.
物权与债权被认为是对私法上财产权进行的非常重要的划分,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物权是债权发生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债权运动的目的和结果,在近现代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规定上,物权与债权作为反映不同财产关系的两类财产权,相伴而存、相离而立,这既是客观经济生活中不同的财产关系在法律上的必然反映,也是法观念与法技术发展和完善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权与债权的区分也越来越弱,出现了物权债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业主委员会规范化运作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管理作为朝阳行业在我国已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物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还任重道远。尤其是业主委员会的规范化运作,对于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业主委员会的不规范运作行为可以用产权经济学理论找出根源,进而提出保障业主委员会规范化运作的有效机制以及加强业主自治管理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公私财产权的保护是法学领域的永恒命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单列一章,其犯罪的同类客体或法益系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是,由于这一章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五花八门,并非所有的侵犯财产犯罪都侵犯了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笔者结合民法物权理论,在财产所有权的理论价值上重泼笔墨,通过实例论证了所有权理论作为侵犯财产型犯罪所危害法益的理论不足,进而提出以"控制权"来理解"所有权"的主张,以期得到法学界同仁的雅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