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最近看到《钓鱼》(2003年第15期),见刊有“比赛中钓不上鱼来,是塘主下药了吗?”的专论。记者范宁根据读者来信,并拜访了技术顾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值得一谈。在排除“因气候或环境变化,从而引起鱼情变化”的因素外,把责任认定塘主“使了坏,下了药”的原因所在。因而使比赛场因钓不到鱼大杀风景。笔者手头上有两份材料,倒能说明一点:一、塘主大量投放人工饵料(并不是一定耐饥饿性的人工饵料,一般人工饵料即可)。上海市青浦区莲塘养殖场于2001年举行钓鱼比赛前,指定了钓鱼的池塘(一般放养密度较高,上钩率高)。塘主在钓鱼的当天清晨(约4~5点…  相似文献   

2.
春末夏初的5月,在投放塘里钓鱼,钓边钓角大获丰收、钓深钓远收获寥寥的例子非常多。下面试举去年的两例。5月1日,我县的大十五计划鱼塘开始投放鲤鱼。上午7时放了250千克鱼,到中午时,二三十位钓鱼人还都一无所获。上午的钓鱼过程中,我就注意到脚下的浅水边不时地有成团的浑水泛起,但这并未引起我的重视,我仍和其他钓友一样,用4.5米长竿钓深钓远。午饭过后,突然有人在塘的东  相似文献   

3.
李勇 《钓鱼》2005,(12):32-32
赤日炎炎的夏天,大水面比小水面好钓鱼,这是钓鱼人的共识,其原因是大水面水域宽阔,水的对流好,水温低于小水面,大水面一般不投放化肥或家畜粪便、饲料等,水质比小水面好,这是钓大水面的优势,不过大水面鱼的密度不大,钓手要想多钓鱼,必须从气候、钓位、饵料等诸多方面摸索规律。根据我个人的实践,把它归纳为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25日,气温26-33℃,我和钓友小张去一养殖塘钓鱼。该塘是一口多年未清塘的陈年老塘,水质较肥。到了塘边才早上6时,小张图方便就在离路较近的东南角下钩。我见有微微东风,就在西岸找了个钓位。从6时到7时,小张共钓获5条鲫鱼,1条鲤鱼,而我空竿。7时以后太阳逐渐上升,钓况才逐渐好转。7月2日,同一口塘,同是我们两人,同是高温天气赶了个大清早。这次不同的是刮着偏南风,我在南岸他在北岸下钩,5时40分到7时,我的钓获比他多3倍。后他移到南岸,情况就大有改观。我们用的都是台钓法,所用饵料也相差无几,钓技也相差不多,主要要从水中找原因了。经过分析,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看法:高温季节的清早或阴天,在肥水塘不宜钓下风口。  相似文献   

5.
周宇杰 《钓鱼》2014,(14):37-37
野钓不同于养殖塘,鱼的密度普遍较低,除了饵料与钓技之外,天气往往是影响钓获的最大因素,因此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在出钓前都会选择一个好天气。笔者08年开始就留心天气因素对钓鱼的影响,并且在自己的《钓鱼日记》中做下记录。几年下来,对天气因素有了一定的心得,比如:冬季垂钓较好的天气是阴天或者下雨天,风向北风、东北风为佳,甚至下雪天对钓鱼人来说也是连口的好天气;如果是大晴天,钓鱼人感觉身体舒适,但出钓收获惨淡。  相似文献   

6.
杨伯城 《钓鱼》2006,(2):38-39
如何垂钓罗非鱼,有许多钓鱼书籍和期刊杂志也陆续刊登了一些钓罗非鱼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介绍。笔者在汲取前辈们的经验和实战体会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钓罗非鱼的实际,从罗非鱼的习性特点、选择钓位、钓具、饵料、等技巧浅谈一下罗非鱼的钓技钓法,以飨钓朋友。  相似文献   

7.
初夏,江南地区由于天情、水情、鱼情的独特性,无论在养殖塘还是自然水域,钓鲫活动都会遇到许多困惑,钓绩往往不尽人意。但如若垂钓鲤鱼,只要能把握好出钓时机、钓位选择、饵料配制、漂讯辨析等方面问题,就会有较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8,(11):72-72
“三分钓技七分饵”,饵料的使用与搭配是获得钓鱼快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钓鱼王公司垂钓俱乐部与钓鱼王公司饵料开发部联合武汉时尚钓鱼文化传播公司制作了“钓鲫经典配方大揭密”钓鱼光碟。此光碟有详实生动的钓鲫饵料配方讲解,又有钓鱼高手的独家钓鱼秘笈奉送,更有精彩的中鱼、上鱼、遛鱼镜头展现,让钓友在观看光碟的过程中体会到别样的钓鱼快乐!  相似文献   

9.
山江水 《钓鱼》2010,(10):38-39
郑州是个缺水的城市,虽说北临黄河,周边县市有几个小水库,但离市区也有20-60多公里。加上交通不便,年龄偏大,便常年游钓于市区竿坑,虽说每次出钓收获不稳定,但也乐在其中,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山水之间。通过多年的垂钓实践对如何垂钓竿坑(竿坑又叫计时塘、赌塘、黑大坑)有了一些体会,现从出钓气候、水质、钓位、饵料、钓技、塘主等方面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塘江水库是地处杭州湾南岸的慈溪市海涂一个集灌溉和养殖为一体的大型水库,库内养殖高密度的梭、鲤、青、草、鲫、鳊等鱼类,是钓混养鱼比赛的好地方。但在建塘江水库钓鱼,有一个"走漂"的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是钓不好鱼的。  相似文献   

11.
刘克非 《垂钓》2004,(3):30-31
几乎所有的钓鱼杂志都设有“饵料”专栏,可为什么没有“钓位”专栏呢?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今年已50有3,钓鱼的时间已有近30个年头了。在这近30个年头的实钓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影响鱼获的首要因素是天气问题。也就是说在钓鱼的时候,鱼开不开口吃饵主要决定于出钓当天气温的高与低、昼夜温差的大与小、风速的急与缓、风向的东、西、南、北等因素,其次才是饵料、钓位、钓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于至凌 《钓鱼》2013,(15):38-39
在多年的钓鱼经历中,主钓鲢鳙的时候并不多,多是在钓其他底层鱼类时,碰到有鲢鳙进窝才钓鲢鳙。在去年几次钓鲢鳙时,我在相同钓位,不同天气和饵料的情况下,钓获量不同,并且有很大的差距,现写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旺意 《钓鱼》2004,(22):27-27
包竿钓(按天收费的塘)在我们皖南山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租养型,承包人每年投放少量的鱼苗,从不喂养,这些水域大多数是无法彻底捕捞的小型水库或宽大的沟渠,水中的鱼类大到十几千克,小到鱼苗,年四季开放钓鱼。另一种是精养型,主要是一些养殖池塘,鱼的密度较高,大小差不多。精养池开塘时,按斤收费,鱼密度减少或变得刁猾难钓时,才实行按天收费。这两种类型的塘,其共同的特点表现在鱼密度小,刁猾,因此,在这种水域钓,要想钓有所获,过足瘾,不仅需要相当的钓技,还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择时出钓,方可事半功倍。笔者现将策略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钟大亮 《钓鱼》2008,(17):46-46
炸弹钩钓组钓鱼,因其饵料集中,鱼钩埋得隐蔽,饵料雾化较快,诱钓合一,比串钩、葡萄钩钓鱼上钩率较高,钓获量多,是海竿钓鱼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华朝熙 《钓鱼》2006,(21):32-32
近年来,由于各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一些一向喜欢野钓的钓友.不得不走向池塘.也有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抑或对钓鱼理念有了新的理解.一贯池塘钓者.也走向自然水域.笔者感到对塘钓与野钓的不同作一些探索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所讲的塘钓,指那些只放不喂,或基本不喂的粗养塘。塘钓与沟渠钓作点比较。沟渠钓是人找鱼,塘钓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7.
台湾钓法     
近十来年,台湾的钓鱼爱好者到大陆来,参加垂钓活动,进行钓技交流,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他们带来了台湾的钓法,引起了大陆钓鱼爱好者的注意和兴趣。 台湾钓法中所使用的装具(含钓具)、饵料以及施钩的方法等都有一些具体的、不同的特点。透过这些具体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比较重视和讲究垂钓装具、饵料、钓法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以求钓得得心应手,上鱼快,钓得多,还要钓得轻松  相似文献   

18.
泉过鱼出     
徐廷国 《垂钓》2002,2(4):57-57
1989年寒冬的一天,我与钓友去朋友的水塘钓鱼。此塘位于山脚下,呈长方形,约有四亩水面,水深1.5米以上。塘内主要是自养的鲫鱼,密度较小。我将钓位选在左岸靠出水口的附近,钓友则选了塘背面一处比其他地方略高的山丘。还没下钩,塘主就笑着对我说:“今天,你钓不到多少鱼。  相似文献   

19.
孙雨 《钓鱼》2006,(21):25-25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有草的水域不仅饵料多.而且比较安全,鱼类家族中的多数成员都愿在这样的水草丛中栖息、觅食、生儿育女。对垂钓者来说,水草虽然挂钩绕线.增加垂钓难度.但仍不失为钓鱼的理想场地。其他诸如“选铧尖.钓半岛.陡坡下面钓鱼好”,“桥墩旁.是渔场”.“方钓角,长钓腰,不方不正把洄涡找”.“洗菜处,淘米点”.“进水口、出水道的洄游点”.“水库钓沟汉.浮钓要靠  相似文献   

20.
刘定龙 《垂钓》2009,(8):30-32
一、鱼窝是钓位、饵料、用饵的正确结合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在鱼不能去的地方,饵料再好也没法钓。钓位对整个垂钓结果一票否决,这就叫“七分钓位”。从饵料方面看,饵是诱鱼的,也是钓鱼的。在同一水域、类似的钓位,饵料的味型、状态和用法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味型决定了鱼会不会被饵吸引,状态和用法决定了鱼在窝子中的数量多少和位置(是在上层、中层还是在下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