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58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生源地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仅在专业情感体验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专业技能学习体验、专业情感体验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了解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了河南省内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母亲职业不同的学生,其总体幸福感差异显著;不同专业、经济状况.生源地、健康状况及家庭排行不同的学生其总体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高职生进行研究,探讨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状况基本良好,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基本良好。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在性别和年级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各因子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及自我价值感量表对238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进行测量,并与250名无留守经历高职生对照。结果:(1)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等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性格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维度差异显著,外向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内向学生,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有留守经历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略低于无留守经历高职生,但差异不显著;(4)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其中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预测力更强。结论:性别、年级、专业和经济状况不影响有留守经历高职生的幸福感,性格、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以及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高职生生活事件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扬州职业大学的859名高职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袁和幸福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试。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专业、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变量问,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的高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宽裕的高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上。结论:生活事件是影响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188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自我效能较高,处于自信心较高水平,其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②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无显著差异;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学科和地区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性别和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④应对方式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其中,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⑥一般自我效能感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比例达19.7%左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22.4%,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12.8%,消极应对预测则为9.6%。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29名高职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60.7%的高职生有良好的主观幸福感,2.6%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较低,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和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综合幸福感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所高校2 780名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对性别、民族、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独生子女、恋爱状况及就读院校类型等多种因素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内蒙古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处于"有些幸福-非常幸福"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75.3%,而"有些痛苦-非常痛苦"的大学生占总样本量的9.0%。大学生的综合幸福感在性别、生源地、年级、恋爱状态及院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蒙古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界关于"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影响不大"的观点,提示理论界今后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研究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因素上。研究结果还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以幸福感教育为切入点改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时间管理倾向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高职生是大学生中一类特殊群体,本实证研究以XX学院不同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征,发现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专业、生源地差异、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GQ-6和GRAT感恩量表对491名高职生进行测试,分析其感恩意识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发现高职生的感恩意识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目前高职生感恩意识现状,探讨高职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学相关专业高职生的情商状况。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EIS)对1094名医学相关专业高职生的情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医学相关专业高职生整体情商状况良好;2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情商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他人情绪管理和情绪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年级、生源地、是否是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与否在情商总体水平和各情商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由于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以及不同性别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旨在帮助学生工作者、辅导员通过了解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学生工作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更好地引导学生、改进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工作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无锡太湖学院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测评,探究人口统计学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是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不同零用钱数额的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相关,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的学历这些因素对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烟台地区的三所高校内进行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积极情感略高于中等水平,生活满意度有待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人口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当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者随机选取了广东省东莞市1679名中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学生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不同性别中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独生与否、高中生与职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学业成绩、家庭经济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87名师范大学生为被试者,采用实验法考察了内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师范大学生内隐自尊的性别、年级及经济条件差异均不显著,城乡来源差异显著;师范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指数的性别、经济条件差异显著,年级、城乡差异不显著;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目的是探究高校学困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结果发现,学困生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和年级两个变量上被试得分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且高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低年级学生,但是在专业变量上被试得分差异不显著。学困生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正相关,情绪智力水平越高的学生可以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78名高职模具专业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但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分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一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为了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及其与感恩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调查了582名在校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感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揭示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婚姻态度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商洛学院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32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在父母感情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校、年级、恋爱经历、生源地、是否独生女和学科背景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90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是否独生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校、恋爱经历、生源地、学科背景和父母感情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90后女大学生婚姻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4)婚姻态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婚姻态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