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卓雅 《科教文汇》2007,(11X):189-189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本文试图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译者的文化态度和双语文化知识对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丢失和歪曲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本文试图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译者的文化态度和双语文化知识对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丢失和歪曲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汉互译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今社会,与他国的商务活动变得日趋频繁和重要,作为沟通桥梁的商务英汉互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能使商务英汉互译顺利进行,商务英汉互译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准确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符合目标语言文化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英汉习语的概念,接着根据上述概念并结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在英汉习语互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文化的习惯和特点。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把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英汉倍数表达存在较大差异,正确理解倍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才能在口译时翻译得准确无误。本文分析了英汉倍数表达差异的原因,列举了英汉倍数表达的几种方式,并总结了英汉倍数互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孟燕只  于艳 《内江科技》2010,31(5):68-68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结晶,是学习一种语言、研究一种文化的必然要素。本文以有关动物的习语为例,探讨英汉习语所承栽的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出现文化差异的原因及英汉习语互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英汉颜色隐喻的异同,并探讨其形成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这些颜色词,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学习具是十分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习难在翻译,翻译学习难在掌握语言之间的差异。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成为英汉互译的最大障碍。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特别是了解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不同之处,对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提高译文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李春 《科教文汇》2008,(25):247-247
任何语言都兼具形合和意舍两方面的特征,不同的是各种语言在表现趋势上存在差异。汉语的意合和英语的形舍的区别体现在词组、句子和言语交际上,构成了英汉两种语言质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有利于促进英汉对比和英汉互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兰洁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3):165-169,174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文章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使用而增色。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特有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因为典故的内涵并非显而易见,只有处于同一文化中的读者才能顺利地理解典故的隐含意义。典故的隐含意义,即典故的语用隐含,是指典故在具体的文本使用中所产生的比喻义﹑外延义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含义。因此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文本中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就成为典故翻译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语用隐含的角度和文化传真的原则对英汉典故词语互译的各种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旭琳 《科教文汇》2007,(12X):223-224
本文通过初步探讨隐藏在民族思维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初步探讨隐藏在民族思维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分析英汉思维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而探索英汉互译中排除思维方式消极干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尤小燕  秦海 《内江科技》2010,31(10):79-80
文章从分析英汉语篇差异入手,以具有代表性的英汉互译例句为例,具体分析了中国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英汉语篇差异的认知所导致的语篇问题,尝试将语篇理论引入英汉翻译中,旨在表明对两者差异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翻译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促进英汉互译教学。  相似文献   

14.
程晚晴 《百科知识》2021,(21):56-57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在词汇、语法、修辞手法及逻辑思维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英汉互译所传达的不仅是各自语言系统本身,而且还涉及了中外文化差异.词类转换是英汉互译中的重要技巧之一,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可以使译文通顺准确,符合本族语的思维习惯,反之则会使译文看起来生硬累赘,让人无法接受和理解,甚至产生歧义,造成误会.探讨英汉互译中词类转换现象,将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45-246
如何将所译的文章恰当、准确而又忠实原文地再现出来是翻译的一条最基本要求,本文运用英汉互译实例,从两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运用翻译学原理体现语言互译的等值性。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化的差异使译者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很多时候源语言和目标语不能完全对等。本文作者结合大学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英汉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最后指出怎样使异入语文化在目标语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国际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英语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因此,做好英语的研究工作是我国适应当下发展应该做好的,而不同语种之间的转换是英语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环,英汉互译方法的研究可以使得英语翻译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目前英汉互译已经普遍的应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中,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从而为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英语形合法和汉语意合法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着重讨论英汉句法结构上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最后给出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为芳 《科教文汇》2010,(5):111-111,125
英汉对比研究对英汉互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句法的角度,从形合与意合、分析与综合、显主语与显主题、主动与被动、代替与重复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运用这些特点指导翻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词汇、词义空缺的原因、应对策略以及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