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红梅 《出版参考》2012,(Z1):10-11
正没有任何一个编辑能保证自己负责出版的图书都是"精品",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负责,至少可以做到每一本图书都是"正品",没有差错,能将正确的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那么,如何提高图书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必须打有准备之仗在作者交来稿件之前,就必须多和  相似文献   

2.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于华夏文明之中的中国档案事业也起步很早,关于档案管理工作及档案库房等方面的记载也远早于西方各国.其中有关档案库房最早的记录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的“天府”负责保存王室最机密的档案,堪称最早的国家档案馆.图书档案古来一体,无论中外皆是如此.迄至近代时,有一些西方国家仍将图书档案混为一谈,没有实现图书档案的“分家”.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4.
书与学校、书与学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缘分。老师教书,学生读书,学校为教学订购书也成为一种不变定式。总之,书是教之本、学之本,学校不能没有书,离开了书学校教学就无法正常运转了。从市场的角度说,学校是一个图书消费大市场,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固定的图书消费群体,学生用书消费占据着我国图书消费总量的70%左右,正是由于学生读书要买书,老师教学要买书,学校负责统一订购书这个不变的定式和消费规律,学校被当成了市场,成了众多书商争夺图书业务的“主战场”。各路书商都在割学生用书这块“肉”。由于学生用书需求量大,各路书商都在盯着这个市…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似乎认为图书的印制质量是印刷厂的事,与出版社关系不大。出版社的成员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对图书印制工作不甚熟悉,加之忙于案头工作,因而几乎无暇顾及图书的印制质量。为了声明印装质量由承印厂负责,出版社往往在图书的主书名页或封底加上“本版图书若有印刷装订错误,可向承印厂调换”之类的话。诚然,承印厂应该对印制质量负责,而出版社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吗?  相似文献   

6.
“增加品种,充实备货”在书店工作中,已经强调很久了,但效果似乎不太明显。为了揭开这个“谜”,负责面上工作的何副经理,决定带我到基层店调查一下各店的进货工作,下面便是调查期间的日记四则。四月五日 A店今日到A店,来了个“突然袭击”——直接到门市部,一是看看图书开架情况,二是数数图书品种。开架还是名副其实,只是图书品种没有达到要求。A店是个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图书三大奖之一的“中国图书奖”,20世纪的最后一次评选工作已经结束。本届获奖的有一百五十种图书(含一种荣誉奖)。这是从申报的一千二百九十一种图书中评选出来的。评选中机会均等,坚持了严肃、认真、公正、平等的原则。可以断言,申报的一千多种图书,是相对于1998、1999两年出版的二十多万种图书中选出的优秀图书。“中国图书奖”的评选,只能是优中选优。也就是说,评出的都是优秀图书,但因名额限制,优秀图书并不一定都能评上“中国图书奖”。 细看本届获奖图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最重要的是突出了主旋律二…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组织“三个一百”的原创图书的通知》,全国出版社踊跃报送图书和选题,参加“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的评选活动。从出版社积极参评的态度和推荐专家认真负责的推荐精神,可以看出,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开展的“三个一百”原创图书评选活动堪称“重大举措,众望所期”。说它是“重大举措”,是因为这一活动是实实在在地落实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部署,是实实在在地推进出版业发展。在它的推动下,出版社必将更加重视开发原创选题、编辑出版原创精品图书。说它是“众望所期”,是因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评奖叫停后,广…  相似文献   

9.
2016年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在中国简称为“世界读书日”),在全球落地推广二十周年的纪念日. 1995年秋,国际出版商协会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有代表提出了设立有关“世界图书日”的文化创意议案,随后由西班牙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交了申请书.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俄罗斯方面提议须加入“版权”的内涵.因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了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决议.其主旨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诚如蒙牛集团员工中流行的那句话所说的:有信心不一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赢,但没有行动一定会输。书是“做”而不是“坐”出来的。市场当前,图书市场品种繁多,热闹非凡。但成千上万种图书中,很大一部分是在凑热闹赶潮流,真正能激起浪花吸引读者的畅销图书可谓是屈指可数。怎么让自己的图书不成为“凑热闹”的积压书?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图书成为“摆堆”销售的畅销书?这里,笔者想说一个民间图书工作室的朋友周先生做畅销  相似文献   

11.
任何图书在炒作的初期都没有人站出来说“不”,也是没有什么官司可打。因为只有对红极一时的图书说“不”字,才会使评论家一炮打响。也只有在  相似文献   

12.
图书库存是出版企业的重要资产,加强图书库存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库存费可以忽略不计”“零库存最完美”“库存周转率越高越好”“库存管理就是仓库管理”“只有自己库房的图书才是库存”“所有的库存需求预测都是错误的”六大认识误区,提出了加强图书库存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俄罗斯医学保健图书在书店可以说已经泛滥成灾,几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在打医学、养生、保健图书的主意。1997年在莫斯科还成立了一家以“顺势医学”为字号的出版社,专门翻译出版国外“非传统”的医疗保健图书。市场的需要决定着出版选题,《21世纪自我医疗大全》、《家庭医生百科全书》之类的图书应运而生,几乎什么都能治病,手掌按摩、脚掌按摩、印度音乐疗法,差不多什么都入药,胡萝卜和土荤香、圣水童  相似文献   

14.
刘军 《科技与出版》2007,(10):18-19
如果出版社没有叫得响的产品,就算每本书都赚钱也成不了品牌社。一个出版社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图书。品牌图书对出版社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品牌图书让读者记住了一个出版社,使他们在购买相关图书的时候,自觉去寻找该社的展台。作者出书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他们会首先投奔“名社”,并因为自己的作品被“名社”出版而感到骄傲。因此,品牌图书不仅能提升出版社整体的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还会使它在无形中获得更多的出版资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既然品牌图书对出版社这么重要,那怎样才能打造出品牌图书呢?首先,品…  相似文献   

15.
叶璐 《编辑之友》2016,(3):34-37
“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重要战略任务,目前,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急速攀升,开始成为欧美地区重要的图书贸易伙伴.但中国图书的影响力依然有限,仍处于弱势地位.图书版权输出是在不同认知框架设定下的贸易行为,厘清框架在图书贸易中的影响,在输出过程中主动重构图书框架,使中国主题图书既能“走得出”,也能“输得入”.  相似文献   

16.
一、撰写图书宣传文章的意义和作用1.扩大图书发行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不仅要对图书的质量负责,还要对图书的结果负责。所以,编辑要积极参与图书的宣传、促销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写好图书宣传文章,引导读者选购、阅读所需要的图书。这个任务,只有编辑有条件完成。因为编辑最了解图书的特色和质量,了解作者的情况和成书背景,也了解同类书的情况等,对图书最有发言权。过去说,“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不同了,“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书宣传不到位,读者得不到信息,同样销售不出去。人家的书虽然差一点,但宣传得好,同样销量大。因此,…  相似文献   

17.
亚马逊新款Kindle电子阅读器亮相 2009年2月,亚马逊推出了新款电子书阅读器Kindle 2。Kindle图书的优惠和谷歌的免费图书,可能会触及图书出版业的底线。所谓的旧版“库存“图书和公共图书馆中没有版权的图书一样,都是许多出版社的大量利润来源。虽然这些图书不像畅销书那样可以一次获得很多收入.但却源源不断地在累积。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采购本是阳光下的交易,但未必每宗交易都能暴露于阳光之下. 在对贵州省罗甸县和金沙两个学校查验中,发现的问题图书令人触目惊心.大量图书版权页没有CIP数据记录,一号多书,印刷质量差,盗版,甚至不少是色情书.这样的图书如何能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堂而皇之"地走进学校,简直让人费解.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的21世纪以来,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繁荣发展,一直以两位数高速增长,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创造了中国童书“大国崛起”的“美丽童话”,成了一支拉动中国出版上行的的“领涨力量”,被誉为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一棵“常青树”.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黄金时代”能持续多久?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美丽童话”能持续多久?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一直是出版界及社会相关部门关注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20.
图书消费主义的本质是将文化消费“物化”为一种纯粹的商品消费,从而使“身份"“心理冲动”“职业”“习惯”等成为消费的重要驱动力量.图书消费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的应然价值被它作为商品市场的实然价值所取代,这是图书消费市场价值观的畸变.它对社会文明进化的影响和对图书出版发行事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