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安海燕 《考试周刊》2013,(60):158-159
渴望幸福、追求幸福、获得幸福,是人类心灵深处的需求。由此,新时期的幼教人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幸福"?"人为什么要受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更适合孩子"?"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教师"?"让孩子们拥有正能量"、"培养孩子们创造幸福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成为新时代幼教精神的核心;"拥有并传递正能量的教师"才是真教师。让孩子们"赢在起点,胜在终点",从小培养他们充满爱心、敢于担当、乐于创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成为当代幼教人艰巨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要回答"现行教育撕毁了什么",我们必须首先回答"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如何办让每一个孩子都满意的教育"这些根本问题。办让每一个孩子满意的教育就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地方,家庭环境不同常常会给孩子的学习、成长带来差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态度、习惯、受教育程度、教育方式及其创造的家庭环境,都会波及到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充分认识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你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囿于客观条件限制,学校还无法达到“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最适合他的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家庭教育来给以弥补。为孩子创造最适宜他的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家长应该去做和能够做到的,好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童年,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是学校和父母最关注的问题。每个孩子就是一朵花,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花的品种,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花的生长状态,只要有父母和老师的辛勤浇灌,相信他们一定会茁壮成长。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更应该给他们一个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致力于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快乐小猴子班"  相似文献   

6.
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进而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是思考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起点。"一个孩子就是一部教育史"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是对区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顶层设计,内涵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个体"学习需要"为教育的起点、生长点和教育资源,以"终身发展"为导向的基本理念。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发展形态的个性化教育改进框架包括改进领域、改进原则、改进方式、改进策略等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无疑,创造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进而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是现阶段思考未来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的起点。在"一个孩子就是一部教育史"这一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应在办学理念、管理  相似文献   

8.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70):165-166
"做中学"是一种教育方式,对老师来说,它是探究式教育,对孩子来说它是探究式学习。围绕着"探究"这一核心,"动手做,做中学"成为教育的重点,让孩子爱上学习成为教育的目标。现今,在将"做中学"与幼儿自制玩具相结合,意图开发适合幼儿园孩子的自制玩具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11.
正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以情感为前提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也是每位教师应该恪守的准则。教育的内容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而更加注重于"育人",因此,对于如何带好班级,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这一直是众多班主任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谈谈本人的做法。一、用爱沐浴学生、温暖心灵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位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才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张群 《山东教育》2005,(23):63-64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只有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才能算是最好的教育。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外国语小学“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就是要告别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走进以学生为本、以每个学生全能发展为本,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促进每个学生最大化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这是我们教师最想让刚入学的儿童获得的一种体验。为此,我们教师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情境,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体验。其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来缓解低年级孩子的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一特点,也不乏是一种好的方式。一个有责任意识的教师,会在自己的教学之路上不断地研究、探索并创造出适合孩子的、属于自己的、让人尊重的一片蓝天。让  相似文献   

15.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要表现在言语上,更要身体力行地融入到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的"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主旋律。教师只有改变了教学观念,从孩子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才能上出有"精神"充满活力的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适合我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作文课活起来。本文笔者设计了《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3 Main task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也就是说教师教学时,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会有心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下面就以一道思考题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作息时间是为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应给予教师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创造的空间。每个班的作息时间可体现自己班级的特点,使教育活动适合孩子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教育管理应“以人为本”@高条娥!浙江杭州~~  相似文献   

19.
<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把"适合的教育"献给孩子,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适合的课堂让学生享受本真的意味。"本真"意味着质朴,天然去雕饰;意味着纯粹,脚踏实地;意味着个性率真地表露。"本真课堂"关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拭去浮华,拭去过分的精雕细刻。"本真课堂"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前行的"纤夫"。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放手,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凸显生命的灵动,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励生命的创造,丰富生命的意义,真正释放孩子学习的天性,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