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流和主体间互动是近年来动态认知逻辑研究的主要问题。主体的知识和信念随着信息的更新而改变,比如宣告p成立之后主体知道p。信息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受信息变化的影响,主体的知识和信念也是动态变化的,绝不是静态的。信息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动态认知逻辑在静态的认知和信念等逻辑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动态算子,建立形式系统,研究模型上的变化,以此研究主体根据信息变化进行的推理。  相似文献   

2.
认知逻辑属于哲学逻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但它也面临着种种的问题和挑战.除了传统的逻辑全能问题之外,还存在其它哲学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尽管认知逻辑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它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从单主体向多主体方向发展,同时研究的方法也多样化起来.  相似文献   

3.
认知逻辑处理的是关于知识和信念等认知概念的逻辑性质和关系的问题,多主体的自认知逻辑系统,是在单主体唯一知道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充。现将单主体的K45系统扩充为多主体的K45n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语法规则和稳定集以及典范模型的语义和证明理论,同时也对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描述逻辑能处理更一般化的模糊动态信息,将模糊动态描述逻辑FDDL的真值空间扩充到完备格上。  相似文献   

5.
辛提卡构造的认知逻辑系统所刻画的认知主体具有“逻辑全能”属性,即认知主体知道自身知识的所有逻辑后承同时知道逻辑系统的所有逻辑后承。霍克特认为这一属性表明辛提卡构造的认知逻辑系统不可能是逻辑;李金厚和蒋静坪认为逻辑全能问题是个伪问题。在这里认为逻辑全能问题是认知逻辑系统表达认知主体过于理想化,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在逻辑可能与认知主体的认知可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逻辑方法是密码协议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化方法.从已有文献的技术成果出发,以经典的类BAN逻辑作为主要对象,把逻辑方法在密码协议分析上与经验方法和计算方法分别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分析了类BAN逻辑方法在分析结论的全面性、可操作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在有效攻击的构造和分析结论可信度上的局限性,以及从参与分析的主体角度分析了类BAN逻辑方法在协议分析上的主体特征.除了这种比较分析,也试图在计算主义框架下提供类BAN逻辑方法应用于密码协议分析的哲学基础,并给出了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弗协调命题逻辑Cn(1≤n〈ω)为基础,采取逻辑分支相融合的方式,使用逻辑扩张的方法,可以将弗协调逻辑措施应用于多主体认知逻辑,建立一个弗协调逻辑与多主体逻辑的融合系统CnEmK(1≤n〈ω);CnEmK(1≤n〈ω)具有可靠性和完全性,并且是一个可以处理弗协调性的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CnEmK(1≤n〈ω)也是一种基本的弗协调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以之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扩张得到关于公共知识、共同知识、协同知识的弗协调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8.
《普通逻辑》二十五年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逻辑应以传统逻辑的精华为其主体 ,适当吸收数理逻辑的基础知识 ,形成二者融合的教学体系 ;逻辑形式中不仅应包含有演绎推理 ,而且应包含归纳推理 ;三段论规则可以区分为构造规则、一般规则和导出规则 ,它们在层次上是不同的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适用范围并没有宽与窄的区别 ;充足理由律可以保留 ,但它不是普遍的逻辑规律 ,而是论证的规律 ;在论证中 ,应当把论证方法与论证规则协调起来 ,以消除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空缺问题的处理中三值逻辑对逻辑代数、关系数据库的影响以及SQL对三值逻辑的支持是数据库中的一个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10.
问一个一般问句可以看作是有利于明确主体"事务管理"(issue management)的外部事件。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就对提出、精炼和解决一个事务等外部事件的刻画讨论了事务管理的静态逻辑和动态逻辑,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动态认知逻辑的扩张以及其它一些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