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巴人起源于汉江上游,流徙往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乃将文明传播到广大的西南地区,以致西南三地在商代西周时形成了基本面貌一致而根本属性相同的“巴蜀文化”。至春秋战国时代,分居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巴人因“居峡而峡”、“居蜀而蜀”的长期发展,乃分别创造出看似“类型有异、族别非一”的巴国文化和蜀国文化。巴人的流徙和分居以及相伴的文明传播和文化发展,不仅使得当时广大又荒僻的西南地区受到文明之光的普照,而且为中国在秦汉时期实现天下统一、建成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而文明富强的封建大帝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悠悠龙祠情     
帝尧之都临汾,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城市,千百年来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历史和文化的遗痕,元代戏台的古朴、尧庙宫殿的威严、姑射山的灵秀……都是我们踏入“根祖之门”——华门后,可以觅得到的尧都历史见证。除此之外,尧都深沉的文化还积淀于她淳朴的民风民情。而能将这些文明典型地凝结于一身的,则非龙祠莫属。  相似文献   

3.
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它饰域完整、工艺丰富,展示了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审美特色;题材鲜明、表意通俗,体现了闽东祠堂装饰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造型秀逸、格调清丽,充溢着“海滨邹鲁”的福州人文底蕴和闽东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样式丰富了福州祠堂文化的审美内容,同时也为闽东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相似文献   

4.
“文化”人之根,“法治”国之本。中国文化是典型的道文化,诸子百家都根源于道家,儒家不过是官僚士大夫阶层体道训民的产物罢了。《道德经》第一章断句的错误偷换了道学的基本范畴,实际上,道学是“通无有”之学,推崇“实践”的“人文主义”;基本价值取向是:“同”或者“求同”;基本方法论是:肯定再肯定。这都与西方“辩证”的“物文主义”方法存在差别。历史必将证明:只有中华文明与“老子”的思想被世界广泛接受、推崇的时代,才是世界文明真正复兴的时代,才是世界真正走向文明的时代。而现在,就是世界公认的文明中心向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文化回归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作为一种信仰民俗,它具有传承性和精神性,也同时包括了信仰、仪式和象征等三个不可分开的体系。十八位龙神作为洮州地区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在当地的文化、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精神作用。在这一信仰的形成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些有关于"淫祠"和江南地区移民的痕迹,这些因素一方面对十八位龙神信仰的最终形成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也佐证了"淫祠"禁令之下民间信仰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写在“水”上的文明彭兆荣历史老人这样说:如果没有河流的奔腾不息,就没有现代的大都市文明,也没有现代化。伦敦全靠泰晤士河的滔滔流水,携带着西敏斯特的尊严涌向大海。它的历史和“贤人祠”里的英灵一样永垂不朽。塞纳河,与其凌空飞架的大桥,以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姿...  相似文献   

7.
三星堆遗址是四川广汉地区发现的青铜遗址群,研究表明在夏商时代中国西南地区有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中心,既有其自身文化特点,又与中原夏商以外的其他地区的文明存在密切的联系。三星堆美术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化的文明结合体。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长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后才出现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各自异彩纷呈的中华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屈原“二湘篇”的主旨进行了探讨,从创作素材上看,“二湘篇”来源于民间传说,在表现手法上,“二湘篇”以客观描写为主,塑造了鲜明的艺术现象,从文章体制来看,“二湘篇”是祠神的祭歌,写得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9.
戎州山谷祠系戎州人士为纪念黄庭坚而修建,建于南宋,迭加修茸,至今已达七百余年。戎州人曾在山谷祠共祭诸葛亮,建筑总体共三合两分。山谷祠自修建以来,便对宜宾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繁荣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汇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0.
“初二现象”概念的提出,切中了学生由童稚走向成熟过程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作为“成长烦恼”的现代版,“初二现象”有着较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要点难点,比较典型的如:(1)沉缅幻想,逃避学习;(2)迷恋精神寄托物,如通俗文化产品;(3)外表上过度表现自己,派对早恋;(4)反叛师长,追求独立,学谁像谁,“就是不学好”;(5)不尊重父母的劳动,乱花钱,讲攀比;(6)说谎、抽烟、拉帮结派、小偷小赌、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初二现象”并不像媒体炒作的那样普遍和严重,但借助这…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要日已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统一落实在课堂上,贯穿于教学中。需要教师彻底更新观念,建立师生活动的课堂氛围;民主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积极性;转换教师角色,尊重学生个性,以培养课堂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高等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既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本文作者试从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谈谈当前高校科技产业化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河南油田持续推进主辅分离、重组改制、全员竞聘、减员分流、薪酬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内在要求,扎实有效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表现在:①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人;②坚持以先进典型激励人;③坚持以创新的手段改变人;④坚持以优秀骨干带动人;⑤坚持经常教育来转化人;⑥坚持常用组织关怀贴近人。  相似文献   

1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本对科学技术的内涵和分类作了说明,并阐述自然科学技术在什么情况下是生产力,社会科学技术是否是生产力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牡丹亭》的传统诠释在于“以情抗理”,这一诠释并未彻底突破《西厢记》的言情模式;它往往突出了杜丽娘一线,而视其它情节的掺入为零乱、散漫、抵牾……实际上,《牡丹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从传奇的结构及其人物体系来看,一部《牡丹亭》A是在杂乱无序中,以“阴阳两界”、“花园内外”为转轴,建构了一个精致的二元世界:男性与女性、情与非情。二者间的矛盾统一突出了男性主体对传统(男性)价值体系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执著、愤懑、荒谬、空幻的情感历程。《牡丹亭》由此成为折射时代意蕴最精致的文本  相似文献   

16.
在我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中,高校积极参与,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高校今后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提供了指导。高校联系服务群众不仅是高校同群众之间关系的密切,也为党和国家的群众工作做出表率,对整个社会、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的群众观教育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代注庄家大量援引佛教和新儒家的理学思想来注解“心斋”,虽往往有失原意,但这种历史“误读”的本身,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思想史中道家与儒、佛两家在心性理论上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8.
博客之所以成网络时尚,在于博客独特的传播特性:一种个人化与公共性并存的数字化网络平台。这个技术平台因缺乏外在的科学规范而出现失序状态,衍生出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泛滥、侵犯他人名誉权、侵害隐私权、引发著作权纠纷等主要冲突类型。对此,应从技术控制、法律监管、道德自律三个层面加以平衡。  相似文献   

19.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应该走在全社会的前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决定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应该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同时高等学校功能的拓展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对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的特有优势使得其在党风政府建设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成为可能。但高校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向高层次迈进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只有解除这些制约,才能实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装饰造型法由从传统装饰造型中借鉴到由传统向现代转换,重点要落在转换。如何借鉴,又如何转换,可用"融合与互渗"来概括其中之精要。从借鉴的角度来谈,是以传统为主体而言的,提倡从传统文化艺术、精神,传统的造型元素、表现技法及材料入手,将现代因素渗入传统;从转换的角度来谈,是以现代为主体而言的,可从图形创意阶段与图形表现阶段入手,将传统因素融入现代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