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以下简称《弗》)和《乞力马扎罗的雪》(以下简称《乞》)是海明威根据在非洲打猎时的经历写成的两篇著名短篇小说。海明威自己也曾经认为《乞》是他艺术技巧上写得最成功的短篇。如果说《乞》是由于运用  相似文献   

2.
行乞     
眼前,是一位衣衫破烂的老乞。“请您施舍一点吧”老乞向一位店主说。店主没有搭理他,依然悠闲自得地在沙发上坐着。那是一张漠然而又无情的脸。老乞见店主毫无反应,便缓缓地离开了。老乞又走到了一个路人的面前。“请您施舍一点吧”又是老乞的话语,“滚,讨饭的。”那是一张由于被激怒而扭曲的脸。老乞又缓缓地离开了。“给老乞一些施舍,他一定会感激我的。”我便从方便袋中拿出两袋方便面,揣在怀中,等待老乞的到来。街上的人来来往往,老乞来到我的身旁时,我却没能将方便面递给他———众目睽睽之下,我不敢抬起这只沉重的手。人渐渐稀少,我跑…  相似文献   

3.
泼留希金     
乞乞科夫的脸上显出要问的表情来;他焦急的等着这男管家来说什么话。但那人也在等候着乞乞科夫的开口。到底,苦于这两面的窘急的乞乞科夫,就决计发问了: “哪,主人在做什么呀?他在家吗?”“主人在这里!”男管家回答说。“那么,在哪里呢?”乞乞科夫回问道。“您是瞎的吗,先生?怎的?”男管家说。“先生!我就是这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若说宋江“乞官”、“乞禄”、“乞德”、“乞活”,都是明明白白的;若说宋江“乞死”,或许有人不解。然而事实正是如此。宋江在断配江州途中,被晁盖等梁山好汉救下。人们劝他留在梁山,免去江州受苦,他却着急地说出绝话:“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这是宋江第一次“乞死”。人们或许奇怪,宋江不是“专爱结识天下江湖好汉”吗?为啥好汉们主动邀请入伙,却又拒人千里之外呢?原来宋江无非“叶公好龙”者流,“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当  相似文献   

5.
谁毁瓜田     
胡乞买担任下蔡县令时,一天,有村民来县衙告状,说他家的瓜田五亩,瓜尚未熟,昨夜忽被人将根藤破坏,全成了长不熟、卖不掉的生瓜。胡乞买亲自去勘查,发现瓜田附近有七八户人家,也是以种瓜为生。胡乞买暗思量,毁坏瓜田者不出这些人之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立刻找到了毁瓜田的人。【小迷糊提问】胡乞买想了什么办法呢?【小侦探回答】胡乞买命各家都把常用铁锹拿来,他一一闻过、舔过,发现有一把铁锹上有瓜藤的涩味。这把铁锹的主人就是毁瓜田的人,原来他嫉妒邻居家种的瓜早熟五天,先入市场能卖到好价钱,就悄悄去弄断邻家的瓜藤…  相似文献   

6.
唐弢 《今日中学生》2023,(17):32-33
<正>高尔基说过他的创造孚玛·戈尔狄耶夫,曾经观察过“不满于自己的父亲的生活事业的一二十个商人的儿子”,鲁迅也说他的小说里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此外如果戈理的乞乞科夫,屠格涅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等,都是观察了许多同一类型的人物,这才写成的。创造一个人物既然如此,要创造作品里的一个情境,当然也是如此的。必要的工作是研究和观察。  相似文献   

7.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开创了一种朴实端严、厚重雄健的风格,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封鲁郡开国公,故后人称他颜鲁公。《乞米帖》便是他向别人借米的书简。颜真卿历居高位,按理吃穿不愁,怎么有“乞米”之事,写下借条般的《乞米帖》呢?  相似文献   

8.
路乞今年65岁,是一位可爱的外国老头。退休前,他是一位法律工作者,名片上的头衔为"法学博土"。二十多年以前,路乞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用他学到的汉语自我形容是一种"缘分"。遂决定退休后定居中国,并爱上了一位中国女人。"路乞"是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意思是"路边的乞丐"。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这位老人的,其时他正带领上千名志愿者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沿路捡拾垃圾,志愿者中包括教师、警察、官员、学生和儿童,还有下岗工人。路乞和志愿者们所  相似文献   

9.
四随     
<正>在通化街入夜以后,常常有一乞者,从阴暗的街巷中冒出来。乞者的双腿齐根而断,他用包着厚厚棉布的手掌走路。他双手一撑,身子一顿就腾空而起,然后身体向一尺前的地方扑跌而去,用断腿处点地,挫了一下,双手再往前撑。他一走路几乎是要惊动整条街的:因为他在手腕的地方绑了一个小铝盆,那铝盆绑的位置太低了,他一“走路”,就打到地面咚咚作响,仿佛是在提醒过路的人,不要忘了把钱放在他的铝盆里面。  相似文献   

10.
<正>1842年问世的《死魂灵》第一部是俄国作家果戈里(1809年—1852年)的名作。乞乞可夫来到了省城,他要进行一项骇人听闻的投机买卖:收买"死魂灵"。当时沙皇政府规定,每隔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政府征收人头税的依据是登记在册的人员数字。农奴死了,名字不能马上注销,要等下次普查时才  相似文献   

11.
仲永是我国宋时的一位“神童”,传说他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于是,他父亲爱之如宝,常带他外出,令其题词作诗,邑人常“以钱币乞之”。这样,仲永停止了学习,苦于表演乞钱,终于失去了才智。好端端的一个“神童”,由于没有培养教育,过早地夭折了,是很可惜的,所以王安石作《伤仲永》以启后人。卡门,是外国的一位“神童”,1881年生于匈牙利。据说他6岁的时候,哥哥要他算15×15是多少,谁知他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答案准确无误。哥哥不信,又让他算924×826是多少,他仍是连头也不抬一抬就算出来了。这一下…  相似文献   

12.
《少年科学》2007,(3):14-18
月翻‘目..勺闷口民p犷乞d...r一月...一出已尸尸一..尸‘..声~所以找不得不按片他做戈i、少J又了几这事!任碑,一.,一. .. .我躲在这灌术后而,我听到吸注器的声音了。我们还来得及靛叭}、.假鲍普和波普 花瓶事件~~  相似文献   

13.
每天都要给年幼的儿子讲故事,有一天我给他讲的故事是这样的:马丁&;#183;加纳德是闻名世界的科普作家,在他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抽出三只空杯子,又拿出十片小贝壳,说:“请把十片贝壳装进这三只空杯子,要求每只杯子里的贝壳只能是单数。”同学们都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可怎么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同学们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时,马丁站起来说:“我有办法。”他走到讲台前,把十片贝壳分别放进两只空杯里,每只杯子放五片。  相似文献   

14.
西晋木年,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使整个中原大地烽烟四起,加上连年天灾,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就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人民为着生存,很多人流亡他乡。在流民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流民——乞活。史书零星记载乞活,史料分散。周一良先生写过《乞活考》侧重考证。一些学者的论文也涉及到乞活,但研究乞活的专论极为鲜见。乞活上溯于西晋光熙元年(306年),下至东晋元熙元年(419年),长达一百一十三年,比东晋时间还长,几乎和十六国相始终。历朝历代皆有流民,但乞活存在一百余年,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为什么乞活存在这么长时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两大艺术贡献着手,以他较有代表性的吸收现代派艺术成果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阐述了海明威将借鉴意识流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体现他小说创作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6.
果戈里与狗     
《学子》2003,(11):57-57
在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里,有一段描写罗斯特来夫请主人公乞乞科夫参观他的狗舍的场面。在最初一种版本里,是这样描述的—[—一走进去,就看到了强盗,颓废,飞,美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过去了。接着,夏天也过去了。弗雷迪这片叶子已经长大,叶片又宽又厚实,五个角又尖又硬。他长在一棵高大的树上。可春天里,当他在靠近树梢的那根大树枝上出现时,还不过是小小一片叶芽罢了。在弗雷迪的周围,叶子真有成千上万,全都跟他一模一样,或者说,看上去全都跟他一模一样。很快他就明白,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哪怕是在同一棵树上。他左边那片叶子叫艾尔弗雷德。他右边那片叶子叫  相似文献   

18.
从有关乞立赵氏的四篇状文和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史》及《挥麈录》等典籍记载的秦桧乞立赵氏第一状为秦桧伪造。真伪状文变化很大,且乞立赵氏状文首倡者不是秦桧,他只是连名者。秦桧凭借伪状捞取政治资本,掠美名,取富贵,势贯古今,其欺世盗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几件颇有意义的佛经目录——《沙州乞经状》(以下简称《乞经状》)。对于这些《乞经状》,日本一些学者已有所注意。如矢吹庆辉曾将他发现的该《乞经状》之一——斯2140号收入《鸣沙余韵》,并在《解说篇》中略作研究;牧田谛亮在《疑经研究》一书中对该号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竺沙雅章在《敦煌的僧官制度》一文中对该号有所叙述;土肥义和在《讲座敦煌·第二卷·敦煌历史》、岡部和雄在《讲座敦煌·第七卷·敦煌与中国佛教》中也均有所提及鲜鲅д咚浯硬煌嵌榷  相似文献   

20.
《殽之战》秦穆公所用的三帅,是孟明、西乞、白乙。此文前面写“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后面写晋“败(?)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课文注解⑧:“百里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是秦穆公派出的三帅的全名。”我在备课时,参阅了一些古籍,知道百里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特别是弄清楚西乞术,白乙丙和蹇叔的关系,对“蹇叔之子与师”那一小节,就讲得比较确切了。三帅之名在《殽之战》中先略而后全?倮锩厦魇?“百里”是氏,“孟明”是字,与他的名“视”相应,那末,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