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写法灵活、个性鲜明、文情并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通常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其中记叙散文又分为四小类: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与状物散文。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曾说:“评卷场上,议论文一统天下,千人一面,文章已没了个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1990年代散文创作呈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共生共有的局面。循此线索观察,此期出现了“散文热”等现象,散文创作的基本特征比较明显,出现了诗人散文、小说家散文、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女性散文等,杂文创作也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3.
周涛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及散文创作思想对当今的文坛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其散文的可贵与可惜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其可贵之处主要从诗化散文、边疆散文、文化散文、气势散文和自由散文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概括了周涛散文的主要特点;可惜之处主要分析周涛散文的不足,这对周涛的文学创作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玉奎 《新高考》2011,(11):13-15
长期以来,考生在散文阅读题部分得分一直偏低,这成为许多师生心中的块垒。如何才能提升学生在散文阅读方面的应考能力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散文备考的做法。一、散文知识介绍1.散文的分类(1)记叙性散文(重点)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景中含情。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59):39-40
散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文体,分为叙事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和抒情性散文。针对散文教学,可以运用聚焦策略,从散文的语言、情感、方法等方面,开发和确定"这一篇"的教学内容,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散文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初中散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师不以散文文体特色为抓手教散文,一般都是从结构、感情、形象、语言等肢解散文,品味散文只注意到字词句的层面,散文教学没有了"散文味儿"。本文从散文文体特征出发,发现散文在选材与意蕴的表达、篇章的营构与风貌、意象与情境意味以及语言运用的不同效用等有着独特特征,散文教学应从这些特征入手展开,解决散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粗略地分,有写景散文、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说理散文四类.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不同种类散文的艺术特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欣赏,才能取得切实有效的散文教学效果. 一、写景散文的教学——赏析式 写景散文大都文辞优美、意境深邃、人文和谐,这些特点汇聚成一个字——美.因此,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澳门,人们一般认为,散文是仅仅次于诗歌的重要文体。澳门散文有其独特的品质和发展足迹。文章从澳门散文发展的三个时期、澳门散文的主要特征、澳门散文类型和重要作家作品、澳门女性散文等方面入手,勾勒澳门散文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王嵩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3):42-47,64
或许出于独尊抒情的所谓"文学散文"观,胡适散文往往被摒之于"散文"之外,成为现代文学史、散文史上的失踪者。胡适散文在许多专家学者那里评价不高,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长于议论拙于抒情,不合一般意义上散文以抒情为主的观念;二是语言以清楚明白著称,被视为流于浅近,缺乏含蓄幽远的韵致。在大散文的视野下,胡适散文应该在现代文学史、散文史占有重要地位。这样既合于悠久深厚的汉语散文传统,也符合现代文学史、散文史实际。而胡适散文清楚明白的语言和长于议论的特点,既是其自觉的追求,也是其散文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支重要流派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周涛的散文在当代散文界自成一家,其"重建精神家园"、"自由是散文的生命"和"没有大地就没有大文章"等有关散文创作的言论,道出了他对当代散文生态环境、散文家的责任、散文的文体改革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变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丰富了当代散文理论。  相似文献   

11.
散文选材广泛,常见的有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咏物散文、记游散文,还有意蕴深刻的哲理散文等。散文阅读的考查,往往有文章思路的把握,作品情感的领会,优美意境的领略,精彩词句的品味,哲理性语句的含义理解。此外,句式的仿写、表现手法的赏析以及拓展综合运用也是散文阅读的重要考查点。  相似文献   

12.
第一怪,散文风格的界定越来越细。有人认为,近10年散文创作的繁荣可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相比,其主要表现是数量大、品种多,出现了诸如“大散文”、“文化散文”、“学者散文”、“游记散文”、“艺术散文”、“思想散文”、“小女人散文”、“小说家散文”等名目繁多的界说。然而,在散文热闹的背后,当我们真平心静气下来回头看时,我们会发现在散文的舞台上除留下几个歌星般的名字外,散文在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平原的《中国散文小说史》和顾彬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散文》都设有欧阳修散文论的章节。两家所言实际上反映出古代散文研究的两种普遍存在的突出倾向,即一是从研究现代散文的经验出发来研究古代散文;一是从西方美文的观念出发来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前者看重古代散文中和现代散文面目相似的作品;后者径直以所谓边缘性、附带性、分散性、私秘性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特性。这些似乎都有悖于从古代散文创作实际、批评实际出发研究古代散文的基本原则,因而,所得结论未必尽能深中肯綮。  相似文献   

14.
联想是思维的基石。散文的特点令其更加需要联想。联想有利于散文创设意境,联想能增强散文形象美,联想使散文寓意更深刻,联想能使散文更富文彩,联想能使散文更浑然。散文写作过程中,联想要定向、要自然、要深化,要提高联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记游类散文、说理类散文都是各类散文中的典范,他的散文所呈现出的“真”、“美”、“散”的审美特征可以映照出中国现代散文整体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6.
杨朔、秦牧、刘白羽被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他们在十七年期间创作的散文相当程度上体现着那个阶段的散文风貌。本文试图在前人论述十七年散文艺术缺陷的基础上,从文化心理和散文的双重结构的角度对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进行分析,以找出十七年散文在艺术方面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略地评析了当代台湾散文创作的表现并预示了其艺术走向。作者认为,台湾散文可能正在或即将发生历史性的蜕变和结构性的更新。知性散文的崛起,生态散文、政治散文、幽默散文的蔚为大观,山林田园乡土散文、寻根探访乡情散文的别开生面,以及散文艺术形式、审美特征的重大更新,都说明台湾散文创作空间的较大扩展,美学观念的较大位移,一元单向度的散文模式已向多元色彩的散文世界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文学肇始阶段占据散文主流地位的《书》一类元典,是先于诸子散文,且对先秦语录体散文、政论散文、历史散文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早期散文文体的代表。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裕龙大酒店、稻香湖景酒店召开。来自于中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从通论、唐前散文、唐宋散文、元明清近代散文四个方面交流讨论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