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文学社,是语文教学的外延,是语文教学由课内走向课外。也是语文教学给学生创设的一块自由天地,它是一块蓝色的土壤,是一块充满神奇、充满希望、充满成功的黑土地,是学生心灵的芳草地。从这里走出无数的文学名流,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巨匠……。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培养作家,但它对促进学生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万紫干红的园地里,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地区语文教学群体的涌现,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从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京(北京)派语文”“海(上海)派语文”“岭南派语文”乃至“杭(杭州)派语文”等等,可谓争奇斗艳,各有千秋。它们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底蕴,是一代又一代优秀语文教师实践智慧和理性探索的积累,并在新时代得到光照和升华。这会给一方的语文教学产生优质引领的重要作用: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润泽新一代语文教师,构建并发展语文优质教学体系。另一方面,群体风格的高度归纳,不仅明确了地域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促进了地域语文教学品位的形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自现代教育诞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先生曾把语文学习比做一个“暗胡同”。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们也一代接一代地提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有关语文的刊物更是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讨论来讨论去,今天一个最佳模式,明天一个最佳套路。那么,造成语文教学现状的根本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以下几个原因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传统的语文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宝贵的经验。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来,广大的语文教师响应国家的号召,顺  相似文献   

5.
90后的一代是在资讯爆炸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追逐时尚,喜欢新鲜感.思想前卫,最怕落伍。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妨多捕捉社会生活最“热”的文化资讯,极力营造一种活跃的、积极的、充满灵性的课堂气氛,打造充满时代气息的语文课堂,争做富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它曾造就了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意识到以前的语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讨论语文教学中人格的复归就显得十分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俊峰 《语文天地》2011,(11):46-47
当前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普遍不高,总使人感叹今不如古,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是语文学科缺乏人文精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使语文教学进入美好的境界,这:是一个应当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看似繁华的时代背后,传统文化正悄悄流逝,受到了国学拥护者的关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承载着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让祖国的灿烂文化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牛和泉 《山东教育》2004,(25):22-23
小学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是,近年来,有些语文教师,为追求课堂的轰动效应,引导学生进行所谓的“求异思维”,有意或无意地歪曲课文人文价值的取向,致使课文人文价值失落或扭曲,这对语文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之难毋庸置疑,将之称为语文教学的"瓶颈"也并不为过。而作文批改之累,更是尽人皆知,它消耗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的智慧与汗水。过去,我一直勤勤恳恳地履行着一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认认真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每次批改作文都是非常精细,  相似文献   

11.
对语文教育而言,语文教师的骨子里的文化传承信仰总是时时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形成的土壤,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文本探究、综合性学习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传统文化的精粹浸入骨髓,这于语文教育而言,至为重要。她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2.
孙庆佶 《江西教育》2004,(12):36-36
最近,有幸相对集中看应聘语文教师的课.得到一种便利。七八位教师都讲鲁迅杂文《拿来主义》,反复比较,甚感有趣:尽管讲课教师来自四面八方,讲课风格迥异,但是,在讲鲁迅杂文时所表现出来的拔高、拘谨和“宏大叙事”的倾向却是一律的。可见,《拿来主义》这一篇长期保留的老课义,在特定语境下一代一代教下来,已然形成同定套路,颠扑不破。愚以为与新课标的要求,同语文教学改革大方向存在差异和距离,未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是历经了时间空间淘洗的语文教育精品,有很强的陶冶情操、熏陶美感、砥砺思想、提升品格的积极作用,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名家及他们的名篇也有一失。几十年了,乃至更长的时间,名篇中的一失仍然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4.
目前,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文化课.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困难重重.但一代一代的职校生,他们通过两年的学习就会走上就业岗位,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依托.职业高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任其发展,必须对现在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代代年轻学子念着“子曰诗云”走了过来,中国悠久的文化也得以在这“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的深情朗诵中继续光辉灿烂。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贡献大矣,语文教学的历史久矣,这是让所有语文教师都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但是,现在呢?语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它面临着如此多的挑战与考验。  相似文献   

16.
许多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因循守旧,闭塞、沉闷,毫无生气,学生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丧失了学习语文的能力,造就了一代代“死读书”的书呆子。  相似文献   

17.
平时接触语文教师,看到有人总是对学生的作文摇头叹息,责怪学生写不出好文章来,似乎学生大有一代不如一代之势。但是,作为教师,有没有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我的大语文观念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想到了哪些好点子,作文评讲了多少,语文综合活动开展了多少,教给了学生多少?我认为,指导学生作文有很多新鲜的方法,而引领学生登高望远、欣赏名家名作,实在是个不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俊峰 《语文天地》2011,(21):46-47
当前中学生的语文素质普遍不高,总使人感叹今不如古,一代不如一代。究其原因,是语文学科缺乏人文精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经典范文组成的,包括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历经千年传诵,依然充满生命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语文科与其他学科比较,  相似文献   

20.
张红 《西宁教研》2002,(3):39-3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力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构建了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强调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评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确立,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