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空巢老人的问题,指出了图书馆为空巢老人服务的必要性,探讨了图书馆为空巢老人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及现代化的发展,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对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的内容以及建立的主要环节进行了阐述,总结和分析了现阶段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管理与服务优化策略,以期推进社区空巢老人健康档案的建设和应用,提高我国健康档案工作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1.67亿老人,其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的问题愈发凸显。老人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也需要精神上的抚慰,而这恰恰是人们容易忽略的。在现实当中,甚至发生过老年人状告儿女,要求他们回家看望的情况。但总的来说,那只是一些个例,更多“空巢”的原因是赡养人的能力不够。这说到底是一个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单身居住的老人日益增多。尤其在农村,大量中青年外出务工,老人在生活方面遇到的困难尤为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海门市四甲镇开展以老年人所需、所想、所盼为主旨的活动,组织各村民政协管员对“空巢老人”的居住情况、经济来源、子女情况、健康医疗、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和所需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空巢老人”档案。由镇老龄委、村老协根据老人的实际需要,结成帮扶对子,定期看望老人,送欢乐、送温暖,使老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家庭结构的改变,“空巢”家庭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由于“空巢老人”生活中面临的诸如经济支持、精神需求、疾病医护、生活照料、人身安全等为主要特征的困难和需求,因此有建立“空巢老人”档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档案学视角探讨了空巢老人档案在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帮助解决我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黄冠  王冉 《报刊之友》2014,(2):86-88,106
《角落》是主要以“空巢老人”为题材的纪录片,它主要反应的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的种种问题也随即产生。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这个社会性问题,形成呼吁效果,《角落》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主题确定、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剪辑等四个阶段。从阐述主题与前期不断改进,拍摄与后期剪辑技巧的合理使用,来讲述纪录片《角落》制作的历程及感悟。  相似文献   

8.
随着"空巢老人"群体的不断扩大,大众传媒对"空巢老人"的媒介呈现与主题构架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后者的关注与行动.本文选取人民网为研究样本来源,运用词频分析法并构建LDA主题模型发现:人民网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地方新闻是其主要的信息来源且以正面宣传为主;其对"空巢老人"的报道着重关注四个主题"居家养老...  相似文献   

9.
盛爱凤 《大观周刊》2012,(49):127-127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人口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增长迅速,人口流动速度快。在这样的社会背蓄下,“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名词的相继出现。老人社会工作日益重要,而老人社会工作中老人精神生活的调试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系统中以"空巢老人"为主要内容的51篇报道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媒介是如何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介对"空巢老人"的消极(负面)报道较多,积极(正面)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且报道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再现的"空巢老人"形象大多是生活孤苦、内心空虚的,且女性多于男性,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大于农村;低龄和中龄老年人成为了被报道的主体,涉及高龄老人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媒体在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时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如报道角度较为单一等等,并没有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群体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1.
一则“嘉兴老人突遭遇意外,父母双亡于家中数天无人知”的消息,在2014年的初冬引起社会激烈的讨论。许多人指责在上海工作疏于关注父母冷漠的儿子,但现实的真相,和普遍存在的孤老问题,引发我们更深的担忧——当老人们无法得到儿女的赡养,当儿女不能作为老人养老的依赖时,他们该如何安度晚年?我们的社会和制度,是否为这个正在不断增长的老龄化人群、不断加大的空巢老人群体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2.
郭颖 《今传媒》2012,(5):34-35
随着家庭的日益小型化和分散化,出现了"空巢老人"这一名词,这标志着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进入一个新阶段。公共新闻的理念要求传媒人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公共生活。文章通过对《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日报》网络版在2011全年报道的内容分析、讨论不同类型报纸中空巢老人新闻的比例及其特点,肯定了大众传媒在报道空巢老人这一议题上的探索与成绩,也指出了由于社会关注程度的不足以及缺乏年龄分层的敏感,空巢新闻的数量、版面编排、议题设置、写作角度与方法等方面均显薄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的作用,协同各方力量,营造和谐老龄化社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近日,湖北秭归县委专门就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登记建档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提出了具体要求。采取分乡镇组织工作专班,以村(居)委会为单位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进行全面、准确、翔实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重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保护与利用。文章介绍了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四大特色文献资源体系,并以古籍特色资源“化、承、用”、珞珈文化方阵“资源再造、智慧服务”、图书馆与博物馆“跨界融合”为例介绍了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以及推进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海建 《青年记者》2016,(27):31-32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是国内外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议题,但目前国内将贫困报道作为一种单独的报道类型来加以研究还比较少见。学界有些贫困报道研究是以报道内容来界定的,比如“公益报道”“慈善报道”“爱心报道”等。学者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往往没有明确辨析其内涵,认为贫困报道是社会弱势群体遇到突如其来的、无法承受的挫折时,媒体介入所进行的报道,这种报道往往形成社会资助,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还有一些研究是以报道对象来界定的,如“农民工报道”“留守儿童报道”“空巢老人报道”等。另外一些学者虽然使用了“扶贫报道”的概念,但研究对象一般是政府或某些社会组织对某一贫困地区的帮扶。这样,其内涵实际上变成了以某些地域为对象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正作品名称:孤寂才是凶手创意说明:不要让寂寞成为老人死亡的诱因。在中国每3个自杀的人就有1个是老年人,关爱空巢老人,从我做起。广告故事:也许我们看到过太多幸福的家庭,四世同堂,皆大欢喜;也许我们听说过几个沧桑的老人,孤苦伶仃,与世隔绝。与其他老人看起来,他们没什么不同,但他们失去了的,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子女。他们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人群,空巢老人。有这样一个老人,他每天都在市场上奔跑,到处打听儿女的下落;有  相似文献   

17.
1月17日下午,省档案馆到三箭平安苑社区开展“双报到”工作,走访慰问社区困难家庭,为空巢老人和受伤的社区骨干送去礼品和春节祝福,使困难群众在寒冬中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借入户走访良机,工作人员虚心听取群众心声,既拉近了与群众间的关系,又加深了对报到社区群众现实需求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8.
张磊  郑元昌 《新闻前哨》2007,(5):F0003-F0003
第17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复评于4月15日在汉揭晓。我省共有21件作品获奖。独守“空巢”的爹娘哟!(金奖) 2006年1月15日,湖北省浠水县洗马镇,65岁的毛学元老人和70岁的老伴张仕均在打扫房屋,准备过春节。老人有3个儿子,都是长年在外打工,为了多挣点钱,春节期间很  相似文献   

19.
4个空巢老人,拼家过日子,80多岁了,把日子过得有色有声  相似文献   

20.
文章指出空巢老人精神寂寞的社会现状,提出"文化养生"的解决方法,并阐明公共图书馆老年分馆是老人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及具体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