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娄底湘语主要使用后缀"子"、"唧"、"崽"、"崽唧"等形式来表示小称,这几个后缀表小的功能有同有异,充分体现了娄底湘语小称的特色。小称后缀之多,故需"竞争上岗",更需"互相配合",小称后缀的叠加是娄底湘语的一大特色,归纳其叠加类型可分为两类:"中心语素+子/唧+崽/崽唧"和"中心语素+子+唧",其叠加的深层理据为语用、...  相似文献   

2.
加尤高山汉话名词的语缀分后缀和前缀,后缀有"子,崽、崽崽,头,娘、娘娘,婆,手,巴,佬,鬼,家,匠,师,夫,客"等,前缀有"老、阿"等。形容词语缀多为后缀,基本是双音节,且以重叠式为主,附着在单音节形容词后;前缀很少,一般表示程度深,包含"很"的意思。有些动词词根后加叠音后缀,具有强烈的形象色彩;这些动词多表示人的情态。量词语缀只有"子",且构词能力很弱。  相似文献   

3.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语法意义增强,成为一个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扩大,推出一系列"X哥(姐)"词汇,且其所处位置相对固定。本文将从"哥(姐)"词义、语法特征、"X"的性质特征以及"X哥(姐)"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X哥(姐)"这一词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附加式合成词是由一个词根词素和一个词缀词素组合而成。附加式合成词从先秦产生以来,数量在逐渐增加。通过对东汉时期附加式合成新词进行排查筛选,并根据词缀词素的不同进行分类。将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对前缀"阿""可""相"和后缀"然""如""子""者"等进行举例分析。东汉时期,有些词缀发展得比较成熟,有较强的能产性,如"然";有些不太成熟,已经出现了词义虚化和向词缀发展的痕迹,如"可""相";有些词缀在与某些特定类型的词搭配组合时才会词义虚化,呈现出词缀的性质,如"者"。  相似文献   

5.
张齐华,优秀青年教师,被众多数学教师称之为"数学王子"。成名以来,他的多节课例被数学老师们津津乐道,从"圆的认识""平均数""交换律",到"认识整万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以及重新演绎的"圆的认识""平均数",  相似文献   

6.
在镇江方言中存在特殊的构词成分“唧”,其构词方式和语用表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使用构词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存在着含有构词成分“唧”的词语进行分析,试图从语法和语用两个角度发现这类词语使用的规律。通过对构词成分“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对镇江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丁梅荣 《宁夏教育》2014,(10):40-41
本文针对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无得法",学生"写无章法",作文教学实效差的现状,摸索总结出一套实效性强的"五到"作文法,即"心到""情到""口到""手到""眼到"。  相似文献   

8.
在镇江方言中存在特殊的构词成分“唧”,其构词方式和语用表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使用构词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存在着含有构词成分“唧”的词语进行分析,试图从语法和语用两个角度发现这类词语使用的规律.通过对构词成分“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对镇江方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孔庆梅  武怀旭 《辅导员》2010,(19):20-20
同学们,我们经常遇到带有"夬(guai)"字旁的字,这类字还非常多。我们常见的有"决""诀""快""块""袂""抉""缺""炔"等字;还有我们不经常见的,如"觖(jue)""玦(jue)""(?)(jue)"蚗(jue)"等字。不常用的字我们暂且不去理会,但常用的这几个字:"决""诀""快""块""袂""抉""缺""炔",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抓手,同课异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抓手。同课异构设计是以"认""同"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异",将"认同"与"解异"结合起来的研究过程。"认""同"是教学文本和教学理念",解""异"的是课堂导入、课堂精讲和课堂操练。好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设计数量、设计标准、研讨跟进和教师相互倾听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考数学命题一般是遵循"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基本原则。高考要"稳"就是说有许多"常规题",高考有"变",就是说有一些"新问题""新方法""新知识"等问题.而要做到新,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让情境陌生化。  相似文献   

12.
指小后缀是英语构词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指小后缀及其构词方法、词汇意义、修辞意义、语音变化、新词衍生等方面来分析指小后缀所构名词的特点 ,可以揭示英语指小后缀构词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于文斌 《教育文汇》2012,(1):47-48,44
《大学》是儒家经典的经典,是和《论语》《孟子》《中庸》相并列的"四书"之一。朱熹主张读"四书",当先读《大学》。这是因为《大学》外有"规模之大",内有"节目之详",规模有"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之"三纲领",且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相似文献   

14.
词作"卓然一家"的李清照,在词作主张方面也卓有建树,大胆提出"词别一家"之说,为区分诗词之别立下界石,特别强调了词之为体的合乐特点和文学上的要求。在词作的内容上强调"主情致",在表现风格上强调"文雅",在表现技法上强调"铺叙""典重""故实""浑然"等法度。本文主要在词的形式和技法上,对李清照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对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史记》之《管仲列传》中有一句话:"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教参是这样翻译的:(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课本中亦无相关的注释,老师们在讲解此句时基本上皆参照教参的译文。教参将"九""一""匡"分别解释为"多次""完全""控制",笔者觉得这三个词语的解释值得商榷。首先,这句话中的两个数词在句中应做动词。"九"同"纠",含义是"纠集",与"合"意义相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2010年几乎在各省市自主命题的试卷上全面开花。命题人稳中求新,在2009年"主题""观点"等"探究点"的基础上,新增"体验""比较"等"探究点",拓宽了命题视野。综合2010年高考18套试卷,我们归纳出以下十大"探究点",供考生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词族共有五个子族,所拥有的源义素分别为"圆转义""连绵不绝义""弯曲义""断绝义""瘦长义",源义素之间存在引申关系,由此可证汉语词义外部系统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8.
王明军教授     
王明军,男,1979年生,咸阳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后/博士,硕士生导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科技奖""青年突击手标兵",校级光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宇航学会光电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相似文献   

19.
技法指导"中国梦""好声音""幸福吗""最美""创新""生活·生命·成长"一类的当代热点词语进入中考作文命题,体现了新课标"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要求。其作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着重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要求同学们的作文立意要从"小我"走向"大我",弘扬社会主旋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商洛人口根据移民来源的先后可分为两批,一批是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商州、丹凤、洛南等市县城市广大地区,讲此种语言的人主要是当地土著居民和明代移民至此较早的"大槐树人",他们以主户自居。另一批是第二次移民高潮来陕的人,他们的祖先于清初伴随着"湖广填陕南"的浪潮从江南和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入陕定居,故被称作"客户人",其名称和"客家人"的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商洛的本地人还称"下湖话"为"蛮子""山蛮子""鬼蛮子",下湖人则称本地话为"瞎家伙话""爪子话""奤子话"。在相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称谓的说法作出了相应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