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默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默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默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默读训练的最终目的立一。默读训练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初学默读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出声音,不动嘴唇,不用手指,并逐步提高默读速度。默读训练可以贯串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分析课文前的默读:要求学生通过默读,初步读懂课文,能说出课文的大意。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默读之前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7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2.
孙晓艳 《文教资料》2009,(35):64-65
默读.有着别的阅读形式不可比拟的价值与特性.是学生个体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默读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在默读时,注意力、记忆力及理解力是重要的阅读心理因素。因此在训练小学生默读能力时,应遵循小学生阅读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把握小学生的阅读心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默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也是一种常态化的阅读方式。2022年版课标对学生的默读训练比较重视,在各个学段都提出了让学生默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重视中高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却很容易忽视对低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这就导致许多低年级学生不会默读,在默读时出现不由自主地指读或者唇部轻微翕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默读速度和默读效果。那么,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默读能力呢?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默读指导。  相似文献   

4.
谈“默读”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默读训练”却重视不够,学生默读能力很差。有的学生无默读习惯,连数理化题目也要朗读。这说明“默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需要认真重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两项重要的训练。但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对默读训练不够重视。因此,使得不少学生到小学毕业也未养成默读的能力和习惯,这使他们继续学习和以后工作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所谓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指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所以默...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起步要早,并分两步进行。 第一,轻声的“默读”训练。这个训练是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训练应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还不能有效地抑制发音器官,读书时必须读出字音才能领会字义。如果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加强轻声的“默读’训练,那么到三年进行默读训练就比较容易了。  相似文献   

7.
<正>默读能力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相较于朗读而言,默读具有速度快、有助于阅读者集中注意力思考等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默读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保证其学习效果,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部分语文教师对默读这一阅读形式缺乏正确认识,时常会花费大量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在默读训练上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当前的语文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明确“渐进式”默读训练的目标和任务,并积极探索有效的默读训练方法,以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默读是阅读生活中普遍的经常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基本方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应逐步强化对他们的默读训练,尽早把学生引导到默读方面来。教师应科学有效,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并把默读这种阅读方式内化为学生主动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统编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特别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并在"课后练习""阅读提示"等板块中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默读的训练要求,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  相似文献   

11.
《大纲》规定从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课文”,三年级“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四年级要求能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到五年级则要求“养成默读的习惯”。对《大纲》中的这些要求贯彻得怎样呢? 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总的说完成的不好:学生默读能力不高,默读习惯没有养成。反映在教师的教学上,对学生默读的训练和培养抓得不经常。其表现是:没按《大纲》中各年级对默读的要求进行训练;不教给默读方法,不提出默读要求,有的不进行严格训练;课堂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一、多种方法,激发默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三年级学生学习默读正处于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对默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第一步。1.观看录像,引发学生对默读的好奇。三年级的学生容易疲劳,语文课上朗读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口千舌燥。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图片资料: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人已经休息了,文学家鲁迅一个人在家中看书:初中、高中的大孩子在寂静的教室里自习;许多人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书,互不干扰……看完录像,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录像里的入读书都没有发出声音。教师再告诉学生,“不出声的读书”是最常用、最实惠的读书方法,它的名字叫默读。  相似文献   

13.
何美娟 《广西教育》2014,(41):46-46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有效的默读能培养学生精读、专心阅读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默读"流于形式,大都呈现出"朗读有余,默读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主观上认为默读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出彩,默读的课堂不够活跃、热闹。那么,怎样才能使默读得到有效运用呢?一、边默读边批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时要让学生养成边默读边批注的好习  相似文献   

14.
课前准备盛老师选择了两个内容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练习,一是有关笑的词语数个,二是张海迪事迹简介,以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下面多次训练反复默读课文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5.
课前准备 盛老师选择了两个内容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练习,一是有关笑的词语数个,二是张海迪事迹简介,以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下面多次训练反复默读课文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不发出声音地读书。其实不尽然。默读是心诵,拨动思维之弦在心灵深处发声。它不是通过耳朵器官来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默读、朗读与背诵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读、写、算”三大基本训练的首要项目。阅读有两种基本方式:朗读和默读。默读技能是在儿童初步掌握了朗读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训练而发展的。从应用的角度看,默读比朗读更广泛。平常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主要指的是默读能力。那么,学生掌握默读技能,形成阅读能力和标志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理解、记忆方面的要求,对阅读速度也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默读、朗读与背诵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