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细致地描写了渡口的撑船老人与他的外孙女翠翠相依相伴的纯朴生活 ,同时还叙述了掌水码头团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翠翠的爱情故事。小说向我们展现了宁静自足的边城生活 ,边城人心地善良、性情淳厚、风格朴实、信仰单纯、追求执着 ,加上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渲染 ,《边城》内外 ,缠绵着浓郁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事命运、爱情悲喜的真善美。  一、镌刻在古老自然中的宁静、质朴与美丽  沈从文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空前黑暗的时代 ,也正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特定的历史氛围中 ,沈从文并没有被社会大变革的最…  相似文献   

2.
<正>【原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边城》的最后一句话,翠翠守着这句话一直活下去……请以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翠翠为对象,通过大胆且合理的想象,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创新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必须以《边城》中的翠翠为对象进行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生》2013,(12):28-29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如诗如画的边城,演绎着人生,也演绎着生活。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教材必修三选了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若和动荡社会相比,简直就是一处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处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  相似文献   

5.
高爱国 《语文知识》2013,(3):129-129,60
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在结尾处为翠翠安排了一个永远等待的结局:“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的爱情最后以悲剧收场。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写于1934年,小说以湘西边境的小城茶峒及附近山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撑船摆渡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船总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寻找边城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个美丽的地方,一幢幢别致的吊脚楼,一条缎带般的清水河,装点了小说中那古老的南方小镇。今天,我们来到湘西花垣县茶洞镇,寻找当年边城的影子。沿河是一排饱经沧桑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站”在那里,石砖砌的墙壁,古木铺的地面,青瓦盖的屋顶,以及用圆柱撑起来的房子,无一不散发着边城的气息。那条翠翠摆渡的清水河,安静地流淌着,河边还散落着几个洗衣的女人。这些百年不变的风景构成沈从文笔下的那幅画。然而在我看来她却不是真正的边城,真正的边城还需要翠翠的身影。小镇上的翠翠很好找,每个年轻的女子看起来都跟翠翠一样…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一部以情感人的小说.老船夫与其外孙女翠翠间的挚爱亲情,令人感动不已.小说中所反映的天保、傩送之间的兄弟情也令人难忘.作家所描述的边城人民人际交往上的许多平凡事,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芒,散发着乡情的浓香.《边城》中翠翠与傩送之间纯美的爱情及其悲剧结局令人心生怜悯,具有一种悲哀之美.  相似文献   

9.
孤独人生     
边城这个温柔而又美丽的小城哺育了翠翠,翠翠心里也装着边城,一个小小的孤独的城。翠翠的小城里灵秀,多情的山水酝酿着翠翠的孤独,蓦地发现孤独一直都在,一直都充溢着翠翠的小城,于是乎发现:人的本质是孤独的。  相似文献   

10.
知道凤凰古城,还是从中学时期开始的,我偷偷地看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小说中摆渡的老船夫和外孙女翠翠,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和两个儿子天宝、傩送等,都是那么的热诚、质朴、善良而讲究公道。书里面展现的秀丽的山水和淳厚的民风更让我着迷,带着多年的憧憬和向往,我坐进大巴里往那座古城急驰。初冬的雨一直下着,车窗外透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便一头闯进了沈从文先生的领地:雨幕中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  相似文献   

11.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以湘西小山城茶垌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情,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卢斌 《教育文汇》2005,(9):61-62
《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的湘西,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纯朴善良的老艄公,情窦初开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美丽和谐的生命图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活跃着众多鲜活的少女形象,如翠翠、三三、萧萧、夭夭、阿黑等,她们身上无不体现着自然人性的生命之美。沈从文在其作品中多角度书写了这些少女的真、善、美,在她们身上寄寓了他对"美在生命"、"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边城》被誉为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而其中印刻在脑海里难以抹去的便是翠翠。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边城>以其俊雅、浪漫的湘西故事,为人类的"爱"字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有人说,该小说情景优美,可作散文读;有人说,该小说语言含蓄,情思朦胧,可作诗歌读;更有人说,该文是心理小说.的确,该小说以其多方面的艺术效果,影响和滋润着我们几代读者的心.现就小说中主要人物翠翠的"哭",来谈谈该小说的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16.
李静 《考试周刊》2009,(30):16-16
在沈从文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水富有独特的艺术蕴藉。《边城》里的水,烘托着人物的心理活动,暗示着人事的悲剧结果.也联结紧凑着小说的结构。边城乃至于湘西的水,哺育了湘西人的生命.长养了他们的知识、智慧和爱心。对那些湘西山水世界里的人.沈从文倾注了无尽的感动和欣赏。以水来知人。以人来知愁,更以愁来知人,或许这是走近《边城》,走近湘西人。走近沈从文的一条小径。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认识作家笔下湘西独特的风景美、风俗美。2.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3.体会翠翠的形象美,并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人性美。4.揭示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意图。课文仅仅节选了三章,加上“草灰蛇线”的情节特点,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情节理解上的障碍;同时主人公翠翠心理层次的渐次展示,也使得学生难以把握其心理特征。故教学难点确定为: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从《边城》的写作意图来看,作者要展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故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翠翠的形象美,并进一步挖掘小说中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教学中,我们对《边城》中对翠翠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从沈从文的自然人性角度出发,发掘作者在翠翠身上表现出的善良、淳朴、纯洁、自然的人性美。在沈从文的创作历程中,伴随着湘西的美丽风景、淳朴的人性关系以及城市生活的虚假和伪善,《边城》就是在这种矛盾对立的生活环境下创作的作品,他利用自己对两种世界的认知,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一个与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9.
晓荷 《素质教育博览》2010,(10):49-49,41
在甲骨文中,"酉"表示装酒的坛子。人们为了让每个看到这个汉字的人都能够明白"酉"表示"酒"的意思,就加上了三点水,表示酋里面装的是一种液体,也就是"酒"。从此,"酉"和"酒"就分家了。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人们经常用"酉"作为偏旁来构成汉字,而用"酉"作为偏旁构成的汉字,一般都与酒有关,比如醉、酱、酌、酗等等。下面我们重点说说这个"醋"字。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小说中的精品当属《边城》,《边城》是一个完美的童话,也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更是一曲富有神韵的爱与善的歌,小说以川湘边境的小山城茶峒和距离一里多地的渡口为背景,描写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的悲欢离合和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及渡口撑渡老人的独孙女翠翠和城里掌水码头的团总顺顺两个儿子的爱情故事,展示普通生活中普通人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