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基于线性历史观和类型学的主流展陈模式易造成考古和民俗展品去关联性、去脉络性的静默状态。借鉴民族考古学思路和方法,博物馆在展览策划中,可从当下社会和当地文化出发,采用考古文物和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同语境组合展示的方式,架构古今展品之间、展览和观众之间的关联,从而激活文物生命力,引发观众参与、思考和探讨;同时,为过去收藏今天,有针对性地对本地代表性族群文化开展田野调查和文化遗产征集。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物是博物馆收藏的一个重要门类,做好民族文物陈列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现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在台湾考察民族文物陈列的见闻,就我国民族文物展示机构类型的关系,民族文物陈列中物、人、展示及观众这四个要素的关系,民族文物展示中四个方面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要求作了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物是历史的瑰宝,文物藏品档案是保存文物藏品的原始记录。本文在论证文物档案与文物藏品档案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对文物藏品档案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文物藏品档案的内容和管理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4.
文物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存在于社会 ,有文物才有文物意识。文物意识是文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文物决定了文物意识 ,反过来 ,文物意识又反作用于文物 ,对文物和文物事业起促进或破坏的作用。正确的文物意识可以促进文物的形成、收藏和保护 ,错误的文物意识可以使文物消失 ,遭到破坏。正确的文物理论、法规、方针和政策是文物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 ,可以能动地指导文物工作合乎规律的运转 ,反之 ,文物工作将受到损失。文物的客观性及其形成过程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或是一处遗址 ,或是一件器物。前者是不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多媒体辅助手段"是公认的可以大大提升博物馆展示陈列可观赏性的有效的博物馆展陈设计元素。但随着人们对文物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数字文物的观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又通过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发现只看文物和图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求知渴望,互动的陈列,比单向的说教式的传统陈列更受他们欢迎,这种辅助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对观众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文博界中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吁重视现代文物工作。首先是沈庆林先生写了题为《近现代文物工作的几个问题》 ,阐述了一些基本看法。苏东海先生先后写了《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物消失论》等重要文章 ,从理论上对现代文物工作进行了论述 ,对全国现代文物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可以想见一定会推动我国现代文物工作迅速全面开展起来。本文以内蒙古的实践为基础 ,谈几点看法。  一、现代文物收集工作的危机与时机现代文物的收集面临着危机 ,但现代文物的收集研究也面临着时机 ,应该认真分析论证 ,推…  相似文献   

8.
基于宣传理念设计策划的文物展览,不仅要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而且要让文物走进观众的心里,最大限度发挥展览的传播效果。借鉴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福建博物院近年来举办的三个临时展览,注重设计策划、效果评估,重点围绕热度的把握、深度的挖掘、广度的拓展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展览主题,创新策划展览方式,取得良好的宣传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全艳锋同志对档案的文物价值和档案价值的认识值得商榷.本文认为,文物包含档案.档案是文物的一部分.文物价值同样也包含档案价值,档案价值是文物价值的一部分,而且档案价值是重要的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公益类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文物资料等的陈列,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历史信息及资源,向社会公众提供高水准、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对博物馆来说,文物藏品就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建立一套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品体系,文物征集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众所周知,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工作的三大职能之一,文物征集是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主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文博事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极好机遇期,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业中的一个大类,其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1.根据革命文物的不可再生性特点,应抓紧对面临毁损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勘实、修复、保护;抓紧对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抢救(包括口述史);加强对所征文物真实性的鉴定、利用。2.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领域人才结构的特殊要求,应通过各种形式抓紧培养专业研究、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科学管理等紧缺人才。3.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的专业特点,应解决平衡布局和统一归口管理问题,促进新一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革命文物是重要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革命文物档案工作作为革命文物工作、革命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革命纪念馆视角出发,开展革命文物档案理论研究,对革命文物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概括革命文物档案的特点,探究革命文物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旨在提升革命文物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为革命纪念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正日益深化 ,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交往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且更为广泛 ,因之外国文物的收藏、研究、利用问题也就日显其迫切性。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一、外国文物的概念问题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极为纷繁复杂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产生的文物也是极为纷繁复杂的 ,它们的情况各异 ,种类繁多。笔者曾在《近现代文物分类法刍议》一文中对近现代文物的分类方法做了简要概述 ,但仍有一种分类法未曾提议 ,这就是中外文物分类法。在中国近现代文物的范畴中存在着两大类文物 :中国文物和外国文物 ,…  相似文献   

14.
各国博物馆保存的中国文物有百万件,而流散在海 外民间的中国文物是这个数目的10倍。真正有可能回归 国内的只有民间的海外文物  相似文献   

15.
李燕 《兰台世界》2016,(3):32-35
博物馆是以文物保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研究机构,它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管理好、利用好文物是博物馆工作的核心所在,而文物档案的建设工作更直接影响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利用。所以,完善藏品信息做好文物建档工作,是博物馆全部业务工作的基石和发挥博物馆作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文物保护研究的热门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文物的活化也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本文以文化类综艺《国家宝藏》为例,探析“媒体+文物”的文物传播路径。《国家宝藏》的文物活化是时间、空间和人三者的整合与互动:节目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再媒介化文物形象的平衡点,通过仪式化传播,横向扩张文物的传播范围,整个过程“落脚”于人与文物,通过人与文物的交流,文物在生活中“活化”。  相似文献   

17.
谢冯卓 《声屏世界》2008,(10):52-53
《马王堆汉墓宣传片》(以下简称《马王堆》),是一部意在向世人展示马王堆汉墓精品文物的文物类宣传片。其结构并不复杂,表现手法还带有传统的印痕,但片中文物的鲜活拍摄和观众情绪的有效调动,使此片较好地完成了文化意蕴传播的功能诉求,是该片的一个亮点。作为导演,笔者就这部片子的构思和技法做个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物是历史的遗留产品,其中很多重要的古代文物蕴藏着丰富的廉政文化资源,通过古代文物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利用历史智慧推进当代反腐倡廉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在深入分析文物科技类图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文物科技类图书的出版数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逐步成为文博类图书的一个重大分支,并将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文物科技类图书就是记录文物科技工作内容与成果的图书,其内容主要涵盖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科技研究、文物建筑测量与维修等。相关图书的出版情况,可以作为反映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标杆。通过对文物科技类图书出版的整体趋势与具体特点的分析研究,不但有利于把握该行业图书出版的整体情况与未来趋势,而且还可以从侧面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自然环境殊异,因而具有丰富的民俗文物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足,民俗文物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民俗文物正趋于消亡和流失。所以,如何理解民俗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如何加强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力度,仍是我们博物馆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