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戴美娟 《教师》2014,(24):27-28
本文通过对全国各地中考作文例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和考纲对作文评价的要求,探究中考作文命制的原则依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形式看,命题作文约占70%,话题作文约占7.5%,材料作文约占7.%,半命题作文约占15%。2011年中考作文,除了少数地区考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外,绝大部分地区考的是命题作文。由此可见,话题作文正在逐渐淡出中考平台,命题作文回归了传统。例如: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的命题是《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杭州市的命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长春市的命题是《学中好景常追忆》;陕西省的命题是《想看见你的笑》。  相似文献   

3.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文在中考中的分数已成为真正的"半壁江山",愈来愈受到老师、学生的高度重视。而话题作文因为具有拟  相似文献   

4.
不管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与内容”,还是中考作文评分,都将“真情实感”列为重要条目.高度的重视恰恰说明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的缺乏.《初中生·作文》强调“真情表达,轻松作文”,可谓是牵住了牛鼻子. 写真情实感为什么这么难?原因当然不在学生那里.我们从最受关注的中考作文题说起.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哲"即聪明,哲人乃才能见识非同寻常之人;哲理则是包容聪明智慧之理。纵览2011年中考,引导考生作哲理思辨的作文命题并不鲜见。有的考题直接提出思考论辩的对象或范围,例如青海要求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作文,清远市要求以"顺流逆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咸宁市的作文题是《示弱挺好》,镇江题为《理解是个慢慢的过程》;有的考题则将思考点"隐藏"于题目中,例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中考的第二年,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和落实的又一个年份。《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和正在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和产生着重要影响。“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民间素有“得作文者得中考”之说,中考命题者对作文命题当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按照既有利于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广大中考命题者孜孜以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8,(9)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是中考、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命题形式。究其原因,话题作文的预设性较弱。它没有选材的限制,只要不超出话题范围就行;没有文体的限制;还可以自主拟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语文课程标准》)。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  相似文献   

8.
苏晓华 《甘肃教育》2005,(11):25-25
在索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的指引下,近年来中考作文有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开始向话题作文转化。这一转化是有其依据的.那就是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在“实施建议部分”对初中写作作了一些说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9.
一、从内容取向看,话题集中在四大主题上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下述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2004年中考所出现的所有话题,预计也将是今后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语文已经进入了大分时代,作文占据了语文的大半壁江山,决不能停留在认识上,而是必须具体落实在实践中了。综观2013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在形式上,以命题作文为主,从北京中考作文题《好奇》到上海中考作文题《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无论是重庆的中考作文题《微笑的味道》,还是南京中考作文题《书里有个“我”》,要么是纯粹的命题,要么是提示语加命题。以江苏省为例,13个市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命题或者材料加命题的形式。在内容上,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交际等实际生活,基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贴近生活,紧扣生活。命题作文不可避免地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中考作文一个重要的导向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因此,在近几年中考中总能看到类似“成长”之类的话题,考查学生思考感悟人生的能力。如,2008年济宁中考作文题是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相似文献   

12.
赵荣民 《初中生》2005,(30):21-22
江苏南通市2005年中考作文题:以"生命的芬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600字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请以"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湖州中考作文题,去年为"挥挥手,出发",今年为"欣赏"。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湖州中考作文命题,旨在唤醒考生心灵,鼓励抒写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体验,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表述的【韩老师说文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信念     
【真题回放】请先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为了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迹清楚,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7年桂林市中考作文题)【试题指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  相似文献   

15.
统计显示,2002年全国3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题中有21个为话题作文;2001年有18个为话题作文。笔者多年来参与中考作文的评卷工作,发现考生对话题作文把握不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话题作文既然已成为全国中考的主流形式,那么,作为学生就必须掌握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特别是在拟稿前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曹津源 《语文天地》2011,(20):58-60
浏览2011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一种"老话题"现象——前些年出现过的中考作文命题元素不同程度地"被复制","被仿制",此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五类:一、要求考生取材的范围大体相同例如去年河南考《我身边的______》,今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根据上面的要求,结合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中考作文命题情况,现就2006年作文命题的走向作一些预测性分析。一、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份量将进一步加大,命题形式仍呈多样化之势2006年中考命题形式将在今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依然呈现多样化趋势。首先,话题作文份量继续加大。《语文课程标准》主张:为学生的自主…  相似文献   

18.
<正>【常见失误】失误一:套用话题当作标题从中考评卷情况来看,标题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大部分考生只是简单地将话题变换一下,有些考生甚至将话题作文视为命题作文,直接以话题作为标题。如山东聊城卷中考作文话题"读懂",大量考生拟出的标题不是《读懂》,就是《我终于读懂了》;浙江温州卷中考作文话题"邻里关系",不少考生拟出的标题不是《邻里关系》,便是《我看邻里关系》。这样的标题不是离题,而是缺乏新  相似文献   

19.
一、话题作文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2000年以来,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话题作文明显增多,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放宽要求。高考作文题型对中考作文题型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根据近年中考的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作文形式都倾向于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另外作文命题的语言也简洁明了,限制因素少,为同学们的写作扫除了不少审题障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中考的第二年,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和落实的又一个年份。《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