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理配置刑事诉讼举证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刑事诉讼举证责任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和自诉人承担,被告人、被害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但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让他们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可以更好地维护他们的权利,优化诉讼结构,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刑事诉讼体系中,最后陈述权的主体是刑事被告人。包括自然人被告人和单位(法人)被告人,公诉案件被告人和自诉案件被告人,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中的被告人。公诉人、自诉人、辩护人不是最后陈述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诉讼中,由检察院承担证明责任,法院不承担证明责任,是控审职能分离、强化公诉职能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目前仍然有观点认为法院是证明责任主体,法院应当承担证明责任。针对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法院的查明和判定行为不等于证明责任行为,更不同于证明责任。从证明责任的实质分析.证明责任的实质和目的在于解决解决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下判的问题。法官不仅不具有产生证明责任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不可能承担提供证据不足,证明不力的败诉风险。无论是从诉讼证明的性质和诉讼程序正当性的要求看.法官都不应当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4.
以无罪推定原则为主导的司法环境,在刑事案件争议事实不明时,往往由控诉方承担证明不能的责任。然而,传统的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观念与无罪推定原则并无必然关联,一个追求公平正义、法律真实的司法,必然要独立于一切,还原事实真相。争议事实的存在是司法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常态,由谁来承担争议事实不明时的责任,要摒弃传统的控诉方承担过重的证明责任,采取被告人承担对自己有利的证明责任,并适时让裁判者介入,均衡控诉方与被告人承担的证明责任,以追求案件真实,维护公平正义的终局裁判。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在某些情况下承担证明责任,这是符合刑事诉讼目的、诉讼合理主义以及刑事诉讼政策的。需要指出的是被告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无罪而承担证明责任的,而且只是在实体法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承担完全意义的证明责任,即包括提供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在一般情况下,只承担提供证据责任,说服责任的负担仍在公诉方。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是否在公诉书中指控被告人具体的罪名,法院应否拥有变更罪名权,对司法公正有着深层的影响,同时影响到法院的司法审判的逻辑与被告人辩护的方式,并涉及到犯罪理论的界定.只有明确检察机关指控罪名的责任,罪由法定才能真正实现,才能使检察机关真正承担举证责任,才能使法院处在中立的超然地位,才能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从而实现刑事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刑事证明责任是刑事诉讼中极其重要且极其复杂的问题,控方有义务证明被告人有罪在学界已达成共识,然被告人是否应承担证明责任则素有争议。本文认为,被告人在一定范围内应承担证明责任,这一范围主要包括部分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由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基于一系列诉讼价值的考量,针对一些特殊案件或者特殊事实,法律规定在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必须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目前,我国刑事法律关于此类的规定太少,期待将来能够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1 名词解释题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管辖 立案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检查笔录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强制措施 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 不立案决定  相似文献   

10.
3 名词解释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 被害人 自诉人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立案管辖 管辖 审判管辖 地区管辖 专门管辖 回避 自行回避 申请回避 指令回避 辩护权 自行辩护 指定辩护 委托辩护 证据 物证 书证 被害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 检查笔录 原始证据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实物证据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证明对象 证明责任 强制措施 拘传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拘留 逮捕 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 不立案决定 侦查 勘验和检查 人身检查 侦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