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齐关心,共分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动起来吧2001年世间…  相似文献   

2.
五花八门     
“世界环境日”的活动主题1972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审议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各项建议,并决定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将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从1974年起,每年都有一个活动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家园。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72年 6月 5日 ,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 1 1 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通过了一个保护全球环境的计划 ,并通过了庄严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同年 ,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自 1 974年以来 ,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有一主题 ,以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主题如下 :1 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 975年 :人类居住。1 976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1 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和水土流失。1 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 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 980年 …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日  1972年 6月 5日至 16日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 ,这次大会通过一项决议 ,从 1974年起 ,将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  196 0年 ,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 ,将 3月 2 3日确定为“世界气象日”。地球日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 ,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日——6月5日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规定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正式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中国土地日——6月25日1991…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联合国召开专门的人类环境会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并先后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儿童与环境“等宣传主题.……  相似文献   

7.
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国际防治麻风病日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2月29日—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3月1日—国际海豹节 3月12日—植树节(中国) 3月17日—国际航海日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或称世界保健日) 4月12日—世界航天日 4月20日—世界地球日 4月25日—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中国)世界儿童日 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世界护士节 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6月6日—世界爱眼「于 6月17…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环境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和物质资源。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四大问题中,水作为一个很关键的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88年我国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从1994年起,为与“世界水日”保持一致,每年的“中国水周”改为3月22日至28日。  相似文献   

9.
人类居住的唯一家园地球现在正遭受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蔓延等"环境综合症"的困扰.人类将如何解除困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全人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对数以千万计的在校大学生实施环境教育更为重要,因为他们一方面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意识性强,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社会的领军人,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践行者.因此对高校在校生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人类聚居环境泛指所有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认为居住环境。人居环境是一个整体,是城市大景观中的子系统,由环境中各类形象构成,这些形象相  相似文献   

11.
重视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素质辽宁师范大学林宪生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为纪念这次会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正式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的口号.可见,环境问题已...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0周年。回想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人类环境会议。113个国家的1300多位代表,热烈讨论一篇涉及人类命运的重要报告——《只有一个地球》。这个报告由58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并采用40个国家的详实调查材料写成。它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如果人类继续增殖人口、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肆意污染和破坏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必将出现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各种自然原因,我们生存的环境已发生了变化:沙漠蔓延、森林锐减、垃圾成灾、酸雨肆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等等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灾害。因为环境的好坏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兴衰,所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紧迫和重要的任务。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新的正确的理解和态度,使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3,(11):5-5
2013年3—4月号,本刊以《小东西PM2.5是个大问题》为题关注大气污染,希望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2013年9月12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大气污染治理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国十条”)由国务院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15.
1972年10月,第27次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保护环境,同时要求各国政府和联合国单位为推进环境保护进程做出贡献。联合国环境规划总署每年都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人类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中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其他人为的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污染。因此,保护环境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提出要求,一定要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保日”。同时,我们国家也在1989  相似文献   

17.
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国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讨论了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一年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讨了把每年的6月5日  相似文献   

18.
吴浩 《中学生物学》2001,17(3):28-28
艾滋病自1981年被人类发现,它犹如瘟疫一般在全球肆虐,已夺去一千多万人的生命,至今人类尚无对付艾滋病的药物,惟一的办法只有预防.为了提高人们的警觉,自1988年起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并且每年都会有一个主题,它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住文化源远流长,从华夏远古时期先民开辟第一处山洞、构筑第一架居穴开始,一种与居住相关的文化形态就随之诞生了。居住文化是人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的综合及其抽象。任何文化都要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居住文化也不例外,人们总是力图使自己的建筑类型和居住行为与环境相适应。居住文化作为环境的产物,在其发展进程中必定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类居住文化的视角来透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来协调居住与环境的关系,为人类营造舒适、安全、文明、高尚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环境开发署2005年2月22日发表的<全球环境展望>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正造成一些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再次传播和蔓延,威胁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