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各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模式。最后提出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设计,应借鉴欧、美等国经验,以国家制定法律的他律与网络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保护网络隐私权。  相似文献   

2.
网络隐私权是网络法律体系中最基本的权利,对传统的民法是一个新的挑战。具体分析了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特征、网络隐私权的侵害方式,并提出对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日前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在一切保护隐私权的立法和法律条文中,二是体现在有关网络数据和网络安全的立法中。我国网络臆私权的法律保护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和分析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网络空间中个人隐私权遭受的侵害情况,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隐私权保护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数字图书馆运作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个人的隐私权问题,为了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隐私权保护,首先要开展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活动,除此之外图书馆要提高保护隐私权的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开展对图书馆网站的隐权保护的认证,对个人信息采取技术保护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信息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个人信息隐私权成为当务之急。文章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包括过度收集以及使用目的不明确、错误收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传输和交易以及个人信息的二次开发利用,就如何保护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隐私权提出了立法建议,以及应该注重行业自律和个人的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网络上人肉搜索事件频频发生,由此引发了在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本文从公民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在网络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网络环境下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隐私权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本文在分析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的关系及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中国的司法体系对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立法规定不足、公民维权艰难、缺乏有效行业监督等问题,通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现象的成因分析,阐明当前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主要困境,并厘清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及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法律联系,提出合理化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高科技条件下,网络隐私权引起广泛关注,各国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不外两种:行业自律模式和法律保护模式。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存在明显疏漏,应明确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制定专门的隐私权法对其实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1.
我国隐私权的保护总体上"内容少、法律散、手段弱",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本无法可依,应在民法中确立独立的隐私权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实现隐私权保护的系统化,实行行政监管制度,即将颁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能否解决有关问题有待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在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既是宪法性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尽快制定专门法,并从我国公民隐私权完整保护的角度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3.
人肉搜索引起的社会评价争议是网络信息开放、言论自由与网络环境下公民私权利之保护的冲突与平衡,是社会中其他相互冲突的诸权利协调与博弈过程中的矛盾反映,暴露出中国网络隐私权、网络名誉权保护制度与互联网侵权救济制度的不足。互联网技术及日益发达的讨论性社区为人肉搜索提供了技术基础和虚拟社会基础,法治框架所要提供的则是它所需要的法律基础。对人肉搜索进行价值分析将指引着人肉搜索法治维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论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论述网络隐私权的性质、由来、侵权行为的表现极其特征,从理论、法律和实践的视角探 讨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时代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进,也使网络社会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用户和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又不防碍网络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法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传统隐私权不断向网络领域延伸,侵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特别是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不足,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正确实施,尤显得必须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国际范围内的普及,侵犯隐私权的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隐秘化等新特点,形成网络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潜在阻碍。在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我国保护网络隐私权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网络立法;政府积极管制和行业自律相结合;成立专门保护隐私权的机构以及强化信息主体的自我保护。自主原则、无害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应成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几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我国在人格权的保护上,虽然已制定了相关法律,但对于隐私权却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保护。本文从隐私权的概念与特征入手,阐述了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具有数据性、财产性及易受侵害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的保护对策不同于传统隐私权。本文从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及法律规制三个层面探讨如何保护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其中,法律规制措施主要包括:立法上制定专门的信息保护法及加强对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规制;执法上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局"以及统一的数据库;司法上建立解决争议、落实赔偿和处罚的机制,充分保障信息主体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