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维娜 《中国教师》2009,(Z2):342-343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给予一定的重视和赞赏的教育。后进生始终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也是教育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然而,赏识教育为我们转化后进生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依据。赏识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中,在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就要学会赏识激励学生。要认识到: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鼓励。只要这样做,班主任的赏识、激励教育才能产生预期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教育呢?  相似文献   

3.
微观点     
杜二菊:惩戒教育也是爱的教育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不可少,惩戒教育也要有。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支撑。赏识是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赞赏、激励,促其继续发扬;惩戒则是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予批评、惩罚,促其戒除。惩戒是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就要付出代价并敢于承担,是以"惩"的手段达到"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张伯荣 《考试周刊》2013,(79):181-182
<正>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采用赏识式的评价。所谓赏识教育,是一种最常用的、正面的激励教育方式,也是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心理学认为:正确运用赏识与激励,可以激发人积极的精神情感,促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上进心。后进生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所谓后进生,是指在思想品德上距离教育目标较远,在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优秀的学生需要赏识教育,“后进生”更需要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神奇的作用。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走人了另端,成了纯粹的“表扬”教育。课堂上,“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  相似文献   

7.
张锦权 《成才之路》2011,(36):88-88
现象一:赏识缺少分寸,陷入廉价。 赏识教育是赏识那些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进步,是激励和赞赏的结合,激励要放在克服困难之前,赞赏应该放在克服困难之后。赞扬时,还要不断提出新的目标,让学生去超越。而我们有些教师,不提目标,只提没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张口就能回答。如一堂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从头到尾是“表扬声一片”。  相似文献   

8.
转化后进生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从根本上来说,转化后进生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激发其自信心、自尊心。教育工作者要分析后进生的成因,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实现根本性转化。一是要对后进生满怀期待和鼓励;二是要尊重后进生;三是要赏识后进生;四是要加强人际交往的指导;五是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赞赏!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想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到会赏识激励学生,是很重要的一环。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解、包容后进生的所作所为;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地赞赏激励他们;关心热爱后进生,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增强后进生的转化动力.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是班级客观存在的"弱势群体",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学会赏识、宽容和激励他们,是实现"润物细无声"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是后进生前进的有力推进器,是后进生重拾信心、不断进步的一剂良方。实施赏识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固有的认知,注重从学生的内心需要出发,情感上贴近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不吝激励、表扬和夸奖,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和关怀,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转化为积极的行为,为进步奠定基石,找回本属于他们的艳阳天。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们普遍认同、赞赏赏识教育,强调家长、老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要尊重学生,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必要的,学生需要赏识,但赏识要有艺术,赏识要有原则,赏识要有节制,不可滥用。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赏识孩子。"这句格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工作中,我从多方面、多角度不断地用赏识的目光、赏识的话语来激励学生,温暖学生的心田,使优秀学生更进一步,一般学生奋发进取,后进生迎头赶上。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赏,无疑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奋力前行。但是如果教师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分对象、时间、场合滥施表扬,"表扬"无"度",则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一、赏识教育要施之有度众所周知,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应掌握的重要教育思想,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差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才  相似文献   

16.
提高英语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是后进生家长、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要实现这一愿望,需要教师正确对待后进生,实施赏识教育;需要具体分析后进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也需要后进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赏识教育理念为指导,对现阶段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用赏识教育法转化后进生的可行性;二是运用赏识教育法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青云 《教育探索》2008,(8):115-116
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很重要的,对后进生的转化尤其重要。赏识教育作为后进生转化的重要理念,其实践策略如下:尊重后进生,引导转化;相信后进生,促进转化;鼓励后进生,促成转化。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是用赏识去发现、唤醒、激励受教育者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能的教育。近年来,我院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大胆尝试赏识教育,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使一些入校时被认为智能平庸、成绩一般的学生重新找回了自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赏。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对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明确后进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②尊重学生的人格,巧施师爱;③必要的赏识激励,让其享受成功的体验;④选择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