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综合性作为课程特征之一,提出课程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在课程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要求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学生的自我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综合性作为课程特征之一,提出课程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在课程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要求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让家长参与评价,既是课标要求,也是实际需要。思想品德作业要有学科特色,设计应该更接近学  相似文献   

3.
苏奕 《上海教育》2013,(9):76-77
家校合作在国外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在我国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谓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就是两种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两种身份的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孩子发展。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家校合作有这样几个要素:第一,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教育学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加固家庭、学校之间的桥梁,缩短教师和家长的距离,拉紧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学生成才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大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与目标之一。学校和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需要与家长和社区展开充分的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通过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保证所有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也有助于家庭与社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合作对于家长、学校与社区不仅仅是一种目标,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然而,目前对于学校一家庭一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其重要作用与意义层面上,对于合作关系中操作层面的实证性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6.
莫克琳 《教师》2012,(18):21-22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社会、教师和父母,初中生教育更加需要班主任和家庭的共同参与。初中班主任在与家长合作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时代的特点,快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本文尝试针对初中班主任和家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立家长教育队伍参与班级管理银川市第十五中学苗月仙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进行,而家庭与学校的紧密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务必经常注意做...  相似文献   

8.
魏建春 《教师》2014,(25):35-35
正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当前农村初中的"家校合作"教育形式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偏差,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农村初中家长、学校、教师对家校合作的重视程度不足(1)家长缺乏参与意识。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忽视自己参与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涉及学校,还涉及家庭,学校与家庭之间展开良好合作,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开展家校合作成为一种时代发展的教育趋势。初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遇到的问题也会比较多,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在家校合作中,弱势家庭学生处于一种劣势。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群体,就相关问题展开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文章从学校与家庭、教师、班级三个角度论述了家校合作的多种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对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意识,增强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完善教育的首要和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而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结合教学实践,坚持“三个结合”的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颇为有效。一、家庭与学校结合。把少年儿童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与家长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1.扬长补短。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2.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3.学期中间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课内与…  相似文献   

13.
家校合作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和学校共同服务于孩子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其目的在于促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推动青少年的发展。但由于现实中,不同的家庭和学校,其相互合作程度不同,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联系程度是远不够密切的,这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班队课作为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和路径,也自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班队课的开展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当多的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无暇频繁到学校参与学生的共同管理。而在5G技术成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空中课堂”更加显示出它强大的优越性。疫情期间,建立在家庭、教师全员参与的线上班队课新颖独特,为我们反思常规班队课,建立新模式的班队课开辟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家校合作”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有关教与学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儿童的成长有赖于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支持和关怀,二者共同肩负教育儿童使之社会化的责任。美国学者Davics主张从目的角度把家校合作活动分为: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和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四类。家校合作模式是新课标注重学生个体性发展的一种反映,该种模式关注学生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试图寻找家庭与学校间合作的障碍与可能,寻找不同家庭背景对于儿童成长的优劣势,并在其中获得共通的可达到的家校双方的理解,最终达成协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实现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重要环节。国家政府与社会是双方沟通的重要支持,学校是实现双方沟通的主体,家长应积极支持配合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与家长共同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学校变革的主要趋势。为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努力推进学校整体性变革,欧洲各国纷纷通过立法保障家长的权利,多样化实践家校的联系,强化家长的消费者角色,加强家庭与学校的伙伴式协作关系。多元文化背景下欧洲家校关系的发展深受欧洲社会文化宏观变革、家庭学校机构关系中观改革、家长及教师自身认知态度微观行为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第五条指出,学校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家长,怎样和家长紧密配合教育好学生呢? 教师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彼此尊重、融洽合作的良好关系。双方在心理因素方面,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教师和家长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人材,这是在教育目的上  相似文献   

18.
家长义工制,是家校合作发展的未来趋势。成立家长义工队,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促进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实现全员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目标。在实践中,首先要注意明确成立家长义工队的目的、意义和可行性,还要坚持自愿参与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为家长义工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将孩子培养成长,家庭要和学校做到紧密配合、携手合作,共同肩负起教育好学生的使命。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堂教学和家校共育成为教育的整体趋势。面对这种现状,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和推进家校共育,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20.
家校合作共育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会发展到当今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价值多元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受教育的途径日趋丰富,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的模式已经被打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利用每周五早上20分钟的时间开设"晨光课程",引导家长合理规划,积极参与到班级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中来,这不仅有利于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拉近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实现家校合作共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