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许慎的《说文解字》通过"据形释义"的方法对古老的汉字进行解读,为我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和古人的思维意识、心态观念开辟了道路。本文对《说文解字》"囗部"字以及和该部有关的字进行分析,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我国社会的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2.
以<说文解字>中与神鸟文化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和神话传说、图腾崇拜、人本精神等众多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从中发现<说文解字>鸟部字存有一个"凤"神字族系列.对该字族进行细致分析,可以管窥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神鸟文化意识,它体现的中国先民的神鸟文化意识源于上古的原始神话,进而上升到图腾崇拜,在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构筑了"凤"神字族独特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汉字是一种最古老的表意体系的文字,<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 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根据字形说解字义的文献.<说文解字>的"女"部字"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威"我们可以看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女性文化,从而可以看出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遗迹.  相似文献   

4.
张敏 《现代语文》2008,(3):123-124
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田"部字的分析来管窥中国古代文化,从汉字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等级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祭祀活动等内容.从而揭示<说文解字>对文化普及、文化传承、文化演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对某些汉字的释义由于照搬<说文解字>的说解,显得拘泥于具体事物而欠宽泛,欠准确.<说文解字>的说解除了直接释义外,有不少是就汉字构形造意进行说解的.如"尘",<说文解字>作土上加"赢",不直接释为尘土、灰尘,而就构形指出其造意为"鹿行扬土也".因为尘土、灰尘很难描摹,就借群鹿奔跑扬起尘土的构形来指出其造意.……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收聚了汉代及汉代以前使用的汉字,汉字是音义的栽体,透过它往往可以窥探到当时的政治、文化、风俗诸方面的实情.本文试图从<说文解字·田部>的全部汉字入手,探求古老的井田制及井田文化.井田制是与农业生产排水和灌溉密切相关的一种土地疆理制度,也完美地把当时的政治、赋税徭役、城乡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它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序,是推动当时整个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井田制虽已没落,但后代的土地制度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都有它的影子.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中,成为后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发现"凤"的形象历经从单一走向杂糅,趋于多元,并蕴涵丰富的伦理美德的流变过程,最终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  相似文献   

8.
"姚"字分析     
"姚"字属于<说文解字>女部中,其意义有三,主要意思还是姓氏的一种.其"娆" 义和"易"义应该是从姓氏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姓氏的产生过程,分析华夏古老姓氏的丰富女性文化内涵,反映原始先民对女性的崇拜.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汉字大约有十万字,其中常用字只有几千字。汉字文化渊源流长,"说文解字"在民间称为测字,而东汉许慎撰写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后来也有不少文字学书籍,如《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等。这些数据记录了我国大量古字资料,它能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对研究古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中也有一些生涩的汉字,使学生在阅读时不知其意。通过"说文解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历史的进程中演变、积淀,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汉族先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通过对<说文解字>中马部字的挖掘,我们可了解马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