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是狄更斯许多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一类人物形象,是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底层小人物和弱势群体的代表.本文简要介绍了狄更斯的人生经历对塑造儿童形象及对其人道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侧重分析其笔下的儿童形象体现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从而让人们对狄更斯的精神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狄更斯作品中的人性表现让读者对他所崇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起源于他所处的时代,狄更斯希望通过人道主义精神去拯救当时畸形而罪恶的社会,而这些思想都很好地体现在了他的小说人物当中,让后人对人道主义思想有多维的阐释性和解读性。  相似文献   

3.
刘育根 《文教资料》2007,(27):18-19
狄更斯出身于贫苦的小资产阶级家庭,长期与下层人民接触,对他们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勿以暴抗暴"、仁爱救世的人道主义思想。本文通过对《双城记》的分析,具体展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的《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腐朽社会的阶级矛盾及社会昏暗。在他所描述的三类人物即“贫民社会”的压榨者、"以暴抗暴"的革命者和"倍受伤害"的仁爱者中,狄更斯为我们极力宣扬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即仁爱精神。这正是这部小说的精华之处。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狄更斯因其作品《双城记》中的“暴民”理论而颇受非议.结合加缪的存在人道主义思想,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两组主要人物:压迫者一反抗者;复仇者一复活者,以揭示狄更斯与加缪这两位人道主义文学家之间的思想联系.  相似文献   

6.
《双城记》中突出地表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作者以他特有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从他的文章中可以通过狄更斯对于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见解对各种典型人物的遭遇及其人性的剖析来探讨人性的善与恶。  相似文献   

7.
狄更斯的《圣诞故事集》采用了模式化的“三段式”结构,展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圣诞节形象,即现实的与理想的圣诞节形象。狄更斯之所以这样安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圣诞节的精神存在契合之处。同时,狄更斯在为他的读者写作,中产阶级读者的立场操纵着他的写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真挚地同情深受封建统治的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愤怒地谴责统治者令人发指的恶行。人道主义是狄更斯小说的指导思想,尤以《双城记》最为典型。文章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并对之加以剖析,指出其进步性及局限性极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淼 《文教资料》2009,(35):20-22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查尔斯·狄更斯以极大的激情猛烈抨击了同时代的社会阴暗面,并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改善人民生活。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正是通过其作品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狄更斯的巨著《双城记》来进一步剖析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狄更斯作为英国19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其中尤以《双城记》为代表。《双城记》的写作背景是18世纪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小说主要通过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封建阶级的残酷统治,表达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和怜悯,倡导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主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角度,来分析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斯《双城记》中德法日太太、马内特医生、律师卡顿三个人物形象典型,最具有代表性,从他们身上能折射出狄更斯的道德观。德法日太太是复仇女神的形象,是反对暴力、反对人性扭曲、反对以暴制暴的代表者;马奈特医生则是仁爱与宽恕的化身,律师卡顿则是一个爱与救赎的自我牺牲者。道德中体现了基督教教义式的爱与救赎和自我牺牲,这三层人道主义思想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道德观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2.
赵艳 《考试周刊》2012,(35):23-24
对于狄更斯的小说作品,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其所体现的批判性和妥协性,然而我们应该更准确地把握这种妥协性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人道主义光芒和善良天性。本文以《双城记》为例,探析狄更斯小说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狄更斯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远大前程>是他晚期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狄更斯创作的一般特点.诙谐幽默的艺术夸张、难忘的形象刻画、人道主义的奏鸣曲,使得他的小说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舍和狄更斯的小说遵循批判现实主义原则,以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展示了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后者充满了善与恶握手言欢的乐观场面,而前者往往弥漫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幽默的外表下深藏着作家复杂而忧郁的感情,鲜有大团圆式的虚假场面。文章将具体分析老舍与狄更斯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梅尼特家庭的体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和探讨,分别对梅尼特、代尔那以及路茜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不同侧面的剖析;接着又对人道主义思想在卡尔登身上的体现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作品是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看待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内容导向。  相似文献   

16.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小说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同时,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予了同情和支持。此外,作者宣扬的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也体现了其思想主张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奥立弗·退斯特》是英国作家狄更斯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刻画奥立弗、露梓等弃儿,传递了作者温情的人道主义。论文通过分析狄更斯笔下弃儿类型和特征,以求深入理解狄更斯文学创作中这类人物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学界兴起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而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的思想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从人道主义和反人道主义这两个思想维度出发,通过分析阿尔都塞思想的前后继承性,主要论述了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质,从而重申了"反人道主义"并非"反人道"或"非人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狄更斯的《双城记》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揭露了社会的种种黑暗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欧洲大陆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狄更斯对灾难深重的人民大众深表同情,真切希望他们能够摆脱压迫,然而又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革命,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大部分都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而出于对该时期资产阶级和社会上级阶层贪婪、虚伪以及凶残面貌的愤恨,狄更斯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尤其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悲惨生活有着无限的同情。因此,我们也可以在狄更斯的许多作品中看到他对于女性的尊重和怜爱。《大卫·科波菲尔》以大卫作为人物主线,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大卫·科波菲尔》中女性形象及其命运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表现的分析,从而得出造就其不同性格和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