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老师信箱     
《中华武术》2002,(9):49-51
答 你说的“得手、发力”,是武术实战中的要素。我们截拳道中常说的“近身与发力”与此是一回事。只不过武功门派不同,具体的应用方法各有不同罢了。截拳道主张不分门派、不拘泥于招法(即“以无法为有法”),具体实战时凭本能的反应应战(“别管什么招法,跳过去揍他就是了”——李小龙宗师常常这样训导自己的弟子)。  相似文献   

2.
近身与发力     
一、近身 李小龙:”我的全部武功精粹就是两点,近身与发力。”发力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力量、速度、打击部位、发力距离等为至要,其中的发力距离为重中之重。发力距离过远,打到的时候,对方受力不大,徒有力量和速度;发力距离过近,发不出大力,空有一身力量。为了创造一个最佳的发力距离,有时要向前贴近对手,有时要向后远离对手。看李小龙的打斗视频,有进有退,进退迅速,时而贴近对手,时而远离对手.目的之一就是创造一个最佳的发力距离。  相似文献   

3.
姜义环  杨听宇 《游泳》2013,(6):22-22
Q1:自由泳打水下打发力还是上打发力?是努力维持垂直水面打水还是任意滚动身躯略有内打?感觉自己打水是被动的,在身体滚动时稍加鞭水,没有体会到由什么部位发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功体疗法,蜚声中外。它不仅在于内容极其丰富多彩,而且对于医治疾病,增进健康,具有实际的效用。古谚说:“世上无长生不老之药,人间有延年益寿之术。”延年益寿的“奥秘”何在?我们结合武功体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增进健康的机理及功效首先,武功体疗的“武功”,需意、气、力的贯通和神、灵、稳的要求。其动作通过动与静、紧与松等的辩证配合,促  相似文献   

5.
雷师太 《武当》2010,(4):27-28
四、鸡腿力 如果把鸡腿力理解为仅仅是指一条腿支撑,这就未免太简单化了,与前面说的单重又有什么区别?不错,鸡总是单腿着地,但更重要的是,鸡在行进时,前腿落下时不仅仅是在支撑,而且有向后刨的劲。也就是说,鸡行进时是后腿向前蹬而前腿向后扒,这其实也是许多四脚动物奔跑时的共同特点,在拳中采用这样的运动方式的好处是发力平稳而没有间断点。  相似文献   

6.
李照山  张毅弦 《精武》2004,(5):26-27
发力是大成拳“七妙法门”之一。任何形式的技击方法,都必须靠力的传递才得以实现。根据力的运行模式和打击效果,大成拳有整体力、穿透力、二争力、浑元力、螺旋力等。这些发力一般都是在定势或定态状况下进行训练。但在实际的推手或断手中,要求肢体能在各种非定态的情况下发力,就是随意态发力。此力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武功壮健操是一种很好的“自动”,即自我运动方法,它符合人体的运动生理和解剖特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结构紧凑,自然朴实,将意、气、力融合贯通,快慢相连,刚柔相济。注重在发力时富有弹性,表现形式上讲究横落顺,进退均在立足方元上。手法伸中有屈、屈中有伸,眼法以目贯注,身法着重掌握重心,步法轻柔稳固。这套功法是由创编者奚潘良先  相似文献   

8.
对武术中发力的研究 ,根据牛顿定律 ,功能等于 1 /2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 F=1 /2 mv2 ,以及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V=s/t的原理 ,阐述了武术中的发力运动规律 ,形象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抽鞭子、荡秋千、刮旋风、射箭等。将发力划分为挣力、鞭稍力、稍上稍力 ,秋千力和高旋力的 5个阶段及其练习方法与过程 ,其目的为了提高人体素质 ,掌握武术中的发力练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谢远基 《武当》2014,(6):26-27
八卦掌是一种以行步走转与掌法变换结合,强调内劲发力的武功,又称八卦连环掌、游身八卦掌。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中的八卦图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相似文献   

10.
李秒丰 《武当》2004,(12):13-14
在训练发力之前有必要对力的形式有大概的了解,便于对力的掌握和使用。力,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线性力(直线力、弧线力、单向力、双向力)、杠杆力(平衡力、支撑力)、旋转力(离心力、向心力、螺旋力)。就其做功形式而言,主要有冲击力和膨胀力。就其释放能量快慢而言,又有瞬问发力和缓慢发力。就其类别划分则可分为:简单力和复杂力,静力和动力。在拳中又分为整体力和局部力,明劲和暗劲。线性力和冲击力、杠杆力是简单力;旋转力和膨胀力是复杂力。复杂力是两种以上力的复合。  相似文献   

11.
赛艇运动中把“推进和滑行”这一词组中发力当作“推进”,而回桨动作为“滑行”。好的技术是以桨手的协调和桨叶的控制为基础的,前者提供了力,后者使力转变为赛艇的有效推进力。在训练中怎样掌握桨叶的正确运行轨迹,训练中常见的错误有什么,本文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专门研制的摔跤测力装置,对过胸摔、挟颈背、拉臂转移和滚桥技术动作开始发力的力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动作开始的发力具有力值大和力的梯度大的特点,均有爆发用力的特征。其中过胸摔和滚桥主要把位发力最大,其总合力和力的梯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13.
经常进行武术骰练的人都知道,“劲”从拳术术语上讲称“拳劲”“爆发力”。所谓发力是拳术有效打击力量的动力。站桩、试力,走步,发拳等训练都是为发力做准备的。所以,我们练习发力,确保有力可发,就必须要通过站桩、试力、走步等内容训练,待有一定基础后,才能专门从事发力的练习。发力是站桩、试力、走步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把力发好是不容易的。意拳的训练要讲究科学性,要系统地按照意拳的训练方法训练。例如“站桩”既能培养浑元力又是拳术的基本功;“试力”就是把站桩所求出的力量,通过放大和移动进行强化,把力试出;“走步”是意拳的实战步法,要求身法、手法、步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5,(7):86-87
王励勤的心得 以前的板,不发力时综合表现不错,但自已发力的时候,表现就弱一些,而目前的新板无论发力还是不发力,都能达到自己希望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小龙曾说:我全部的武功精粹凝结起来就是两点——近身与发力。可见,在散打中,巧妙的接近对手是击倒敌人的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在散打的学习与比赛中,很多人往往被对手拒之门外,想有效地重击对手难  相似文献   

16.
于深金 《武魂》2013,(5):27-27
笔者试图从物理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大成拳发力。着眼于不同重心移位的放人发力,有类属于运动能量等量传递的夺位发力,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后产生的惯性力。有源于流体力学的松紧波浪之力一一身涌发力。有着重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身手互争的拍皮球发力。三者既有一气呵成、又有分别突出的运用特点.更有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李春光 《武当》2012,(12):32-34
人们习练形意拳,很多数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往往会才发生一些技术性偏差。为弥补这一缺憾,我试以入门的基本练法,来谈谈习练五行拳、十二形拳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要求和纠正方法。形意拳的步法有二十五种以上,每种步法都可以打出任何一行的一个起落,而任何一行的一个起落,又可以向前后、左右、上中下等任何一个点的方向发力。无论一个起落用什么步法,打什么方向,用多快  相似文献   

18.
“吐气发声”是武术运动中用于发力的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即发力前先吸气后闭气以待,随发力的同时微启声门、用力将体内气体呼出、发出喊声的用力方式。武术界认为,此“声”不仅可用来增添士气、威胁对方,更重要的是能“以声催力”。在投掷项目中,我们也常见到许多运动员在发力时大喊一声。为什么投掷发力时有人发声,有人不发声?此声能否起到武术中的“发声催力”的效果?搞清这些问题无疑会对投掷运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此,笔者试图从生理学角度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素有南北派武功之分。对于两派的起因与形成,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着重就南派武功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形成的历史条件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十分渴望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使自己的劲运得美观、力发得漂亮。然而由于太极拳传统劲力理论的观点分歧、内容庞杂,广大习练者很难从中系统、全面地掌握运劲发力规律,从而影响了运劲发力水平的提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笔者用现代物理力学知识,将人体所受的力分为支撑力、磨擦力、对手的打击力和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