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凉山彝毋宾格代词,“go”主要起代替人、事和方位名词等作用;同时“go”在句子的结构中与谓语动词结合时有变调的现象,而且变调的现象比较复杂,主要是“go”与中平调动词、低降调动词等结合时要变调。但这种变调变音现象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而是有其严格的规律。一般来说,“go”与高平调、低降调动词结合时声调不变;“go”与中平调动词结合时声调变为次高调;名词宾格代词“go”与低降调动词结合时不变调,但其后的低降调动词的声调变为次高调。  相似文献   

2.
在谓宾对象介词短语中,介词所标记的是谓词宾语指涉的对象,标记对象的介词一般是“对”或“对于”。蕴涵这种介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谓核动词具有[+施加]的语义特征和[十黏连谓宾]之句法特征;它包括“形式动词”、“‘于’缀动词”、“允准动词”和“示显动词”四个次类。谓词性宾语则具有[-受事赋值]和[-致变]两个语义特征,它可分为“心理感知与评述动词”、“动作动词”和“形容词”三类。介词所标记的谓宾对象,须具有[+受涉]、[-倚变]和[+拒载]三个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因受谓核动词的制约,既有施事题元角色,也有当事题元角色。  相似文献   

3.
“将”本为动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产生了介词、连词、助词等用法,语义、句法功能趋于复杂化。“将”作为并列连词是“将”作为伴随介词进一步虚化的结果。“将”的虚化路径与它作为动词的实词意义有密切关系。同一种意义的“将”发展出几个不同的语法成分,是语法化中的歧变原则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如何变疑问句和否定句的问题,是初中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1.“特殊动词”在变否定句和疑问句中,起着关键作用。 英语中有24个“特殊动词”,而目前同学们大概学了12个,即:am,is,are,was,were,do,does,did,may,can,must,shall。那么,这些动词“特殊”在哪里呢? (1)这些动词后边可以直接加上否定词not,从而使肯定句变成否定句。 如:I am a student。—— I am not a student。 They can speak English。 ——They can not speak English。  相似文献   

5.
“有”字句是一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是以动词或动词短语为谓语的句子,主要用来叙述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等。但“有”是个非动作动词,它不表示动作行为,所以“有”字句与一般的动词谓语句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
<正> 动词的重叠不是重叠动词。动词的重叠是语的重叠,重叠动词是词形的变化形式。动词的重叠在《水》中有四类。一、AA 类(A 代表原动词)*①倘有不然,难以相见,保重保重。(4·52,间隔号前后数字分别表示中华版的卷数和页数)②问时,你只说有个官人请讲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10.119)“保重保重”“专等专等”分别等于“保重,保重”“专等,专等”,它们是一个动词(如“保重”)或者是一个动词性词组(如“专等”)重复出现两次,构成一个联合谓语,故是语的重复,而不是词形的变化形式。从语义上看,动词的重叠与重叠动词一样都有附加意义。《水》“AA 类”的动词重叠共出现4例,这4例都表示动作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是初二英语中比较重要的语法项目之一 ,为学好这一部分内容 ,请同学们记住下面这段顺口溜 :⑴“过去时”真淘气 ,动词一见就不满意。⑵规则动词还好办 ,就那也有好几点。⑶加“ed” ,加“d”“y”要换 ,这里面还要细分辨。⑷不规则动词书后边 ,我要逐个来记全。⑸“否定”、“疑问”经常变 ,“didn′t”“did”走上前。⑹“didn′t”“did”一出现 ,“过去式”马上就滚蛋。⑺动词要用原形现 ,这点定要记心间 ,否则错误会出现。说明 :⑴在英语中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要用“一般过去时”。它主要通过动词的…  相似文献   

8.
从语法学的角度讲,动词的连接形是句中动词之间连接的形态标志。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动词的连接形是句义中动词义位组合关系的负荷者。在以往的研究中,蒙古语言学界研究动词连接形的语法方面论著较多。其中,绝大多数论著将带有各种连接形附加成分的动词称之“副动词”①,并且,把动词词于和连接形附加成分视为一体,阐述其句法功能。另有一些论著,将发生上述形态变化的动词解释为“表示这个动词跟别的动词连用”,称它的形态变化为动词“连接形”②。笔者认为,后一种解释更合理。因为,动词的连接形与静词类的格形式相同,表示词与词…  相似文献   

9.
一、在用法上的区别1.一般现在时主要由动词原形表示,但第三人称单数后要加词尾-s,其变化规则与名词变复数的规则一样。另外be和have有特殊的人称形式,如右表所示:一般动词动词be动词haveIlikeit.Youlikeit.He\Shelikesit.We\You\Theylikeit.Iamateacher.Youareateacher.He\Sheisateacher.We\You\Theyareteachers.Ihaveabike.Youhaveabike.He\ShehasabikeWe\You\Theyhavabike.情况方法例词一般情况加_edplay_playedwant_wanted以辅音加不发音字母“e”结尾_dlike_likedlive_lived以辅音加“y”结尾变y为i再加_edcry_criedstudy_stu…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凸现”双宾语的语义焦点“直接宾语”,用介词“以”将其提到动词前面,从而构成“以”字结构。从语法结构上说,属于双宾语的变式结构;从语义特征上说,介词“以”具有将后面的宾语交由动词处置的语法意义,属于早期处置式。  相似文献   

11.
быть在俄语中是一个特殊动词。它作为实义动词,表示“有、在”等意义;也可作为助动词,与未完成体动词不定式连用,构成复合式将来时;还作为系动词“是”与名词、代词、形容词及被动形动词等  相似文献   

12.
同汉语一样,英语中的否定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否定谓语通过否定谓语部分来达到否定整个句子的目的,是英语中最常见的否定方式,其变换方法可以通过下面的口诀记忆:句子变否定,谓语是关键。①实意动词最常见,助动3d(don’t,doesn’t,didn’t)加前边,其后动词变原形;②倘若“be”、“助”、“情态”含,not随后特自然;③any要把some换。④说明:①句子的否定主要体现在谓语部分,因此句子如何变成否定形式应围绕谓语部分展开。②句子的谓语是实意动词(行为动词)时,它在句子中的形式不外乎以下三种。A.原形形式。变否定时只需在谓语动词前加don’…  相似文献   

13.
动词不定式在英语语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然而对于语言类型不同、语法结构迥异的蒙古语提出动词不定式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蒙古语-qu动词与不定式动词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即它们“兼具动词与静词特征”这种双重性,但不能因为英语(等)的不定式动词一般都可以用-qu动词来翻译,就可以得出后者亦即“不定式”这样的结论.从蒙古语-qu动词与英语不定式的“非限定性’意义、句法功能等方面的比较看,“蒙古语有动词不定式”的见解不符合蒙古语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终止性动词又称“点动词”、“瞬间动词”、“短暂性动词”或“非延续性动词”,顾名思义,其动作从起到落快速、短暂、不能延续。常见的典型的终止性动词有:die、join、come、go、arrive,reach、see、hear、close、leave、begin、start、lose、fall、get up等,它们可以用于完成时态,  相似文献   

15.
引言“把”字句的转换有它特定的规律。某些句子,可用动宾谓语句表达:“主──动──宾”,也可用“把”字句表达,将名词性宾语移前:“主──把+名词──动”。动宾谓语句转换成“把”字句,也有一定的规律,这跟动词有很大的关系,也踉宾语和“把”字后名词有关系。本文着重谈谈“把”字句转换为动宾谓语句的情况。一、谓语动词后边的补语成分“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后面带的补语,种类很多,按补语的不同性质,分为以下几种:1、动词或形容词作补语:这里主要指“上”“下”“清”“紧”“回”“去”等动词或形容词与谓语动词构成的动…  相似文献   

16.
郑芩 《文教资料》2013,(32):160-162
“爱VSV”构式是汉语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构式。文章以句法为切入点。从句法构成、句法功能这两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爱VSV”构式。“爱V不V”构式由两个固定不变的常项“爱”、“不”和一个变项“V”构成。常项动词“爱”表示个人主观意愿;常项副词“不”是对行为发出者或说话者主观意愿的否定;变项动词“V”以不带宾语的单音节动作性、自主性动词为主。“爱V不V”构式的句法功能较为丰富,它既可以充当单句的句法成分,又可以单独成句或作为分句,而且不同的句法功能还在使用频率和语义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使用形式宾语“it”问题●感官动词及make,consider,think,believe (包括take…for granted)等后有宾补时,用形式宾语“it”.将“that——clause”放在宾补后面。●like,love,hate,appreciate等情感动词常用形式宾语“it”,将宾语从句放在“it后面。●部分动词 介词构成的短语动词(answer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中的动词,是古汉语的主要词类之一。它一般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动作、存在或变化的词。如“走”、“行”、“惊”、“惧”、“浮”、“游”、“生”、“死”、“征”、“伐”、“倾覆”、“离散”等。动词在句子中通常用作谓语,其中有许多能带宾语,可受副词的修饰限制,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在古汉语里有时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有时及物动词对所带的宾语并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有时动词可以用作名词,有时又可用作状语。总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动词可以活用。动词的活用,常见的有如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正> 古汉语的传统教法运用起来驾轻就熟,所以人们不愿摒弃。然而它使学生泥古不化、述而不作。我们根据成人理解力强而记忆力差的特点,对古汉语的旧教法实行大胆改革,其作法是“三变”。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由于古汉语知识浩繁,即使讲得再多,也不过是举例发凡而已,因此必须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教给学生治学方法,即“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给学生一把开启古汉语知识宝库的钥匙,使之终身受益。例如,一个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除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外,还可以根据一个名词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等,来判断这个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我们给学生总结出十种辨识方法:一、代词和名词充当宾语时,它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二、状语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三、名词前  相似文献   

20.
一、am,is,are称为be动词,它与不同的人称代词搭配时,随主语人称的变化而变化,即:“你”变“我”也变。“我”用am,“你”用are, is紧跟他、她、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