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儿童文学是人类童年的心情宝典。当下的情形是,儿童文学的教学从认识到实践,从局部到整体,从教材到方法到考评,都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儿童文学教学教改要取得突破性成果,有待于教与学相关各项因素的调整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约翰·纽伯利专为儿童创作的《一本美丽的小书》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英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儿童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儿童文学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小说艺术两个方面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儿童文学作品拥有生动、直观的特征,对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文学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有不能替代的地位.在学前教育教学当中,儿童文学课程是一定要学习的科目.因为儿童文学教学和小学语文的教学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持续地探究、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幼儿园日趋重视英语教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满足幼儿园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幼师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本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原版英语儿童文学的学习,可以使英语学习立足于职场,学习将来工作环境中经常使用的英语,培养学生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能力——讲英语故事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掌握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体现了成人与儿童两种审美意识的互补与融合.本文从儿童观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儿童情趣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儿童文学创作与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三个方面对儿童文学中的审美意识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彝族作家普飞的儿童文学是童心对真、善、美的再现,它以追求真、善、美为作品主调,有着独特的作家个人的艺术个性和鲜明的地方色彩.研究其儿童文学对把握我国当代儿童文学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存在未根据专业差异精准安排课程内容的问题,即对于人才培养方向不同的各师范专业,却讲授着相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在比较中发现,培养幼教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和培养中小学语文师资的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师范等专业,实际上它们的儿童文学课程在儿童文学层次、重点文体、创编能力指导以及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师范技能培养等方面应该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只有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地为不同专业设置儿童文学课程内容,才能培养出专业素养较高的师范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育离不开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离不开教育.儿童文学对于儿童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这些教育功能可以从儿童文学读者审芙倾向得以体现.儿童读者的儿童文学审美倾向主要有:愉悦性、游戏性、生活性、模糊性.  相似文献   

9.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培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的阅读教学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学客体对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多属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和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亲缘性和契合性,在实践应用的内容、载体上具有着同一性。但师范生的儿童文学应用能力和儿童文学阅读教学能力不强,故本文从儿童文学角度研究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阅读教学能力培养,以提高准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文学阅读是儿童一生的精神财富,笔者从儿童阅读文学的数量、阅读结构、阅读现状、童年生态、作家作品的思想力和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考察发现,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剖析了产生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危机的深层原因,认为中国儿童文学阅读要想摆脱危机,必须明确“儿童本位”的阅读方向,走亲子共读的全社会阅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儿童文学应该真正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在接轨世界文化的同时,着力从自身民族文化底蕴中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内核,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儿童文学得到多方向。的发展,以期更好的繁荣我们的儿童文学市场,找到适合我们的儿童文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乔继英 《职大学报》2009,(3):55-56,52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健康人格的的养成,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儿童言语品位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幼师生将来要走上幼儿教师的岗位,而儿童文学是幼儿思想启蒙的必需,因此幼师生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水平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进行问卷调研并做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学创作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情感与思维的一种形式。儿童文学则是针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状态形成的一种文学种类。目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已经完成了从寓言式向儿童话式的发展和转变。在儿童文学描述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童年的美好,是童年的回忆。儿童文学的创造模式的多样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内容。本文对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创造模式进行了浅层次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儿童文学是阅读教育的核心内容 ,要重视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把培养儿童阅读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课程设置、活动安排、策略选择到阅读评价 ,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的阅读兴趣的培养 ,可以真正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基础课程儿童文学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分析入手,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应改变教育实践课程(环节)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专业基础课单纯教学学科理论知识的传统观念,应结合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与课程性质,围绕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问题,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加强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并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很多研究者对于这一问题都莫衷一是。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论"主要有四种观点:"古已有之"说、"晚清"说、"清末民初"说、"五四"说。这四种观点虽都有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认为儿童文学的起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走过了一段从"自发"到"觉醒"再到"自觉"并最终在五四时期定型的漫长道路,所以,我们有必要将儿童文学放到过程中去做有序的、动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关于儿童文学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而儿童文学具有教育的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随着美育地位的提高,儿童文学的审美属性和美育功能经常被提到。从总体上看,儿童文学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和功能的复合体,包括审美属性和美育功能,而且审美属性和美育功能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的各个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审美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和实现的。儿童欣赏文学作品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有一定的寓意;在翻译时,译者应该采取合适的策略体现原文中的寓意或者意图。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中人名时,我们可以采取:(1)不译;(2)音译;(3)意译;(4)提供翻译补充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