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温斌 《职大学报》2016,(4):33-36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学并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地域文学,它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文化属性划分的一种结果,与草原文化密切相关,而草原文化又和游牧文化相辅相成。不管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还是草原民族,均体现着"草原"这一本质属性、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娟 《职大学报》2016,(4):37-40
草原歌曲是草原文化属类中的一支,随着草原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草原歌曲也逐渐受到重视,并流行开来。草原歌曲的流行不仅因为它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草原资源是自然资源重要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是在现代工农业快速发展进程中,人们只注重追逐草原资源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草原的生态价值。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意识到草原生态发展重要性,所以各国在加强草原立法的进程中,逐步地引入了草原生态保护的立法理念,确定了相应的草原生态化权利制度。通过立法,明晰草原权利主体的权利义务,发挥草原权利主体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草原权利制度与草原生态保护,阐述了我国应当将生态保护理念确立在相关草原权利法律条文中,实现草原权利制度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草原文化的生态魂》让我们对草原文化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草原文化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者在着力颂扬和揭示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时,又带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5.
草原文化与蒙古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实质和精髓.蒙古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草原文化的基础之上.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汉文化的过于强大和"同质性"特点,使得草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机和困境.失去本民族文化基础的蒙古族大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生活,于是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下降和对前途无望等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蒙古族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必须把蒙古族高等教育与蒙古族民族文化即草原文化承接起来.  相似文献   

6.
承德坝上草原是承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德独特的资源优势.承德坝上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结合当地的综合特色,遵循以挖掘皇家文化内涵为主脉,以保护、开发、利用为原则,以低碳草原生态旅游为出发点,合理划分功能区,科学地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李娟 《职大学报》2014,(6):48-50
歌词充分发挥了草原文化特有的符号,将细节放大,运用合理的结构和生动的词语诠释出蒙古人对草原母亲的依恋,对草原生命的礼赞。  相似文献   

8.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歌,除表现草原儿女对家乡的深情外,更全面的是表现了广大蒙古族同胞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的眷眷深情。今天,强调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更应该大力宣传和高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经典歌曲。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荒漠草原和干草原为例,对天然草原禁牧封育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草原经禁牧封育后,植被盖度、高度、产量和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草地载牧量提高,生态条件改善。可见封育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的草地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肖勇 《阅读》2009,(5):4-5
那一年的春天,伴随我人生的初啼,我翻开了草原这本书。映入我懵懂视野里的,是纠缠在一起的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不单纯是草原的本色了,还有一块块被分割的庄稼地,鱼目混珠地呈现着同样的绿色;还有一种是白色,白茫茫、亮灿灿,在苍天烈日下绵延起伏,那就是著名的科尔沁沙地。  相似文献   

11.
草原歌曲《我的根在草原》:歌词标题直抒胸意,歌词正文简洁纯朴、亲切感人,把鲜明的民族风格完美地体现了出来,强烈地反映出了时代精神,使人对草原之情之爱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2.
李娟 《职大学报》2013,(2):58-60
这首歌词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反映出浓烈的寻根心理。结构、内容、情感和曲调都离不开"三",使文学和艺术元素整齐而又有变化;修辞与故事性结合,充满逻辑性。  相似文献   

13.
《陪你一起看草原》是一首蒙古风情的抒情歌曲,词曲优美,旋律动听,欣赏时总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和心的触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草原阿肯弹唱会体育赛事进行了调研.重点阐述新疆草原阿肯弹唱会民间体育赛事的历史发展、地域分布及项目演变,剖析了草原阿肯弹唱会民间体育赛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首歌颂北疆草原的歌曲。塞外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令人神往。马背民族岁月的古老沧桑,流动在草原人民滚烫的脉搏里。翻阅草原辉煌传奇的历史,曾经的金戈铁马承载着旷世枭雄,让多少后来人心潮激荡。马,是草原上的精灵;河,是草原的血脉;绿,是草原的容颜;歌,是草原永不消逝的韵律……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献资料在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非常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于史料在此方面的局限性也应该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历史文献出于目的、性质、个体认识和规范的不同,常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记载者的学科偏向或不合时宜的记录。如何判断历史时期文献记录的性质,并将其转换为符合现代科学研究要求的数据,是研究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对20世纪40年代东北地区森林和草地分布的辨识为例,探讨如何根据潜在植被对历史文献记录的性质进行判定。一、有关的历史文献记录《东北农业统计》(张玉麟等编,东北科学技术学会…  相似文献   

17.
草地是新疆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在陆地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陆地碳循环的两个重要因素,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防止草地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以NPP作为指示器,利用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和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新疆草地的影响。以2000年作为分界点,将研究时段1982-2015年分成1982-2000年与2000-2015年两部分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5年新疆草地以恢复为主。1982-2000年,气候因素是新疆NPP增加的主要因素,气候因素主导的区域占草地总面积的79.41%;2000-2015年,相比于上个时段,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加强,人类活动主导的区域占总面积的43.03%。同时,人类活动导致NPP增加的面积占比由18.71%上升到27.87%,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以及准噶尔盆地西南地区,生态保护工程促进草地的生长。主要由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NPP减少的面积占比由1.78%上升到15.22%,主要位于伊犁河谷、阿尔泰山区南部以及塔城地区。因此,政府应该坚持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并对其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另外,还需减少伊犁、塔城和阿勒泰等放牧强度过大地区的牲畜量,从而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对毛乌素沙地荒漠草原围封样地狭叶锦鸡儿 小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进行了 7年逐月连续观测,建立了生物量对气候响应的逐月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光、温、水等不同的气候因子在植物生长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其中降水因子在生长季各个月份都是显著影响因子,说明水分的限制作用突出。应用逐月回归模型对三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生物量的波动范围进行预测,并将逐月回归模型与传统的累积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在大多数年份逐月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逐月回归模型是对传统的累积回归建模方法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