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口纷纷到达西部创业,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也尽力为这些外来流动人口创造条件,但很多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应用社会学、民族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发展,西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化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口纷纷到达西部创业,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也尽力为这些外来流动人口创造条件,但很多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应用社会学、民族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西南民族地区流动人口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部各省在基础设施以及各类加工业、服务业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伴随着这种资金和物资的流动必然会促进人口的流动,作为我国一些重要少数族群的聚居地,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但是这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权、失业保险权、医疗保险权、工伤保险权、生育保险权等社会保险权常常得不到实现.基于公民权利救济的考察我们得知,要真正实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权方面的“主观权利”,必须运用权利救济规范和机制,以保证其“客观法”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根据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安徽省流出人口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业类型、收入水平等特征,以及流出人口的来源地和汇入地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流出人口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为主,呈现受教育水平偏低、以常年在外的跨省流动为主等特征;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且多以家庭为单位集体流动,家庭平均收入在中低收入水平,从事行业分布大多在二、三产业,以中低端商业服务业为主要行业。从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和汇入地格局来看,流出人口主要来源于安徽皖北地区和皖中地区;安徽省周边的江浙沪地区为流出人口的主要汇入地,而且这些地区中流出人口集聚程度高,从事行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务工人员劳务合同签订占比最高,工作生活更有保障。随着安徽省发展战略的调整,安徽省流出人口将逐步减少,而省内流动人口将会有所增加,整体上将呈现人口回流趋势,政府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合理引导流动人口实现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他们进入城市后能否适应进而融入新的社会,与社会和谐及民族关系稳定密切相关。城市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不但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度,而且也给城市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一带的少数民族作为调查对象,首先就影响广州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因素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文化和心理三个方面对广州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广州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口大范围流动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社会组织用一种组织化的方式将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到服务管理体系中。社会组织能够在增强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扩展社会资本、重构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方面架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社会组织介入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是做好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有益探索,是构建城市少数民族嵌入式社区环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手拉手”活动的开展,西部民族地区人口受教育比例大大提升,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才大量呈现。但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仍然落后。综合看来,制约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颈瓶”是设施落后、东西部师资信息化掌握程度差;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教育投入显现不足;成人教育资源开发不足等因素。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必须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方式,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年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否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是关系到城市民族关系稳定的重要因素。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代表城市。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了影响广州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因素。然后从经济、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适应现状,并探析了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适应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广州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城市要强调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性,采取多种形式构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沟通的平台;要落实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化管理;要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难题,保障其合法权益;要培育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达到各民族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镇化浪潮正向西部延伸。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需要结合区域实际,有效经营县城,充分发挥西部民族地区县城资源优势作用,努力挖掘县城对人口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承载力,使县城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人口转移的主要集聚地,走一条"县城据点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页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基础数据分析表明,目前全国有流动人口12,107万,其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在人口跨省流动中,川皖湘赣豫鄂六省占流出人口的近六成。其中,四川省外出流动人口规模最大,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16.4%,接近700万。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活跃市场经济的生力军。从当前全国流动人口的流向来看,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流动人口以近距离的省内流动为主。在全国12,107万的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占35%;而省内流动的有7,865万人,占65%。二是省际流动,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4,242万省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提出中国未来20年的全面小康战略,这也是西部地区未来20年必须实现的目标。西部县域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70%以上,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难点和重点,不在于城市而在于县域。县域经济是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根本路径。发展县域经济是西部地区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创新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强大动力;加大县域经济开发程度;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特色经济;建立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战略和以城市化为突破口的工业化战略;调整县域经济结构,改革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首府,新疆政治、经济、金融、信息、以及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东部流动人口以及本地区农村人口来乌市工作、生活.流动人口的涌入为乌鲁木齐市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城市管理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切实解决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相应的对策,从而在新的局面下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有一个拓展与探索,就成为了构建和谐新疆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办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因此,民族地区师专培养的教师应是一专多能.“以师为主、综合发展”将是多数民族地区师专的主要发展趋势、强枝固本,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两汉是梁宋地区的繁荣昌盛时期,其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城市、人口数量等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以农业为主,结合手工业、商业、城市、人口等方面来叙述汉代梁宋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分析梁宋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地方特色经济较为突出的区域经济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顺利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了西部各民族的人口受教育的基本状况,他们和全国的差距,并对各民族在受教育上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族教育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民办教育十分发达,民办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所占份额较大,多年来民办学校成为提供外来流动人口教育的主力军。虽然国家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要求"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但由于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特别多,一些城市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作为一种因地制宜解决问题的途径,让民办教育发挥较大作用,是具有某种合理性的地方性特征。随着公办教育的能力不断增强,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2013年广东省的这一比例已达58.4%。  相似文献   

18.
跨界民族人口流动是国家交流、地缘政治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跨界民族人口流动杂糅着复杂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地缘因素,容易受到分裂势力、反对势力的利用,从而危害边疆稳定发展、破坏边防安全、加剧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消弱国家凝聚力。因此,跨界民族人口流动是边疆稳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政府部门应当在跨界民族人口流动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以国家认同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手段,培育我国跨界流动人口的优势,进而促进我们跨界民族在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中的话语权,最终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博览     
北京:改革拨款方式利于民工子弟入学北京市今后不再按户籍生源拨款,而是按在校生实际人数对学校进行拨款。民工子弟的入学问题一直存在,而且难于解决。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收留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生源拨款,所以就强收一定数额的赞助费,致使民工子弟被拒之门外。也就是说,政府的拨款方式是学校招生歧视的主因。大批外地民工进城,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贡献,应该被我们正视。当前,很多地区已经把流动人口计入本地人口的统计数字中,人均GDP不仅仅是统计户籍人口,也包括流动人口。给予流动人口必要的城市市民待遇,既是现实情况的反映,也是时代的需要。同样,给予流动人口的适龄儿童以本地生源待遇,取消地区歧视,也是我们城市的现实需要。北京市教委以学校实际人数拨款的政策,从根本上消除了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消除了对流动生源的歧视,值得称道和提倡。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急需大量人才,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又依赖于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西部大开发对民族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民族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怎样抓住机遇,发展民族教育,便成为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西部地区民族院校概况。 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最集中的区域,全国少数民族80%的人口分布在西部。民族地区构成了西部的主体。 民族高等教育是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